书城传记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
10864200000084

第84章 比昂斯腾·比昂松

比昂斯腾·比昂松,1832年生于挪威北部克维尼的一个牧师家庭。

童年时代,比昂松随父迁居罗姆斯达山谷的奈斯塞特。这片山明水秀的乡野夹在两个海湾之间。这段农村生活成为他早期创作的重要题材。1843年他赴莫尔德就学,1849年前往奥斯陆学习写作,3年后考入皇家弗里德里克大学。

比昂松的处女作《两役之间》发表于1857年。早期剧本还有《西格尔特奸雄》(1862),《苏格兰的斯图亚特》(1863)等,这些剧作和易卜生的早期历史剧一样,曾轰动一时。

同一时期,比昂松还发表了以乡间故事为题材的小说,主要有《阳光之山》(1857),《阿恩尼》(1858),《快乐的男孩》(1860)。《阳光之山》的文体在挪威文学中自成一格,他把汉斯·安德森小说的风格和北欧英雄冒险故事相结合,成为挪威新文体的开山祖。

作为“当代的写实大师”,他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1874年发表的戏剧《主编》和《破产》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主编》以他曾经任职的莫尔根布雷德报编辑傅立尔先生为样板,反映了报界的现状。《破产》描写一个妄想用谎言逃避灾难的商人,是商场生活的缩影。剧本演出后,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并因此赢得了国际声誉。

次年,比昂松在奥勒斯塔德买了一块农场,过起了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1883年,《铁手套》上演,这是出主张婚姻生活中男性应和女性一样恪守贞洁的戏剧,再次轰动了全国。

这一年,他完成了宗教幻想剧《人力难及》。该剧否定宗教奇迹降临人世的可能,创作手法也别具新意:以挪威北部突兀的山水和风土人情作背景,寓宗教神秘色彩于尘世现实之中。难怪有人认为这是挪威文学史上最深刻的作品。

比昂松的其他剧作还有:《皇帝》(1877),《兰吉和帕斯柏格》(1898),《拉柏尔苗》(1901),《大马蹄农场》(1902),《达葛兰妮兹》(1904)和《新酒酿成的时候》(1909)。小说有:《渔家女》(1868),《马根希尔德》(1877)《库尔兹的家产》(1884),《上帝之道》(1889)和《玛莉》(1906)。

比昂松在诗歌方面也颇有才华。他的诗歌大部分收在《诗与歌》中。他晚年创作的诗《是的,我们热爱这块土地》已成为挪威国歌的歌词,它激励人们为挪威而自豪,为挪威而奋斗。

1903年,比昂松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个参加颁奖典礼的获奖人。1909年6月,比昂松不幸中风,一只手臂瘫痪。1910年4月26日逝于巴黎。他的遗体覆盖着挪威国旗,运回奥斯陆,灵柩途径丹麦时,哥本哈根的不少市民为之举哀,乐队吹奏挪威国歌,出葬时,举国为之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