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大众快乐处方
10863900000002

第2章 提升快乐商数(1)

知足为常乐之本。快乐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就看你如何去触发心识的感受。

决定快乐的因素

快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感觉,具有浓重的主观色彩。它与种族、年龄、职业、地位和个人占有财富等没有多少内在联系。请看下列公式:快乐商数=(基因+性格+智能+物质条件)/满意度从快乐商数公式中,人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诸如基因、性格和智能这些属于主观因素的系数,占有相当的比例,而物质条件只作为其中一个系数出现,并非是决定因素。起主要作用的则在于个人的满意度。

快乐的能力显然受到生物和遗传的影响。研究表明,人的心情有一半由基因决定。由于各人的基因不同,因而其产生的心情状况也有异,故有些人常能开心快乐,而另有些人则多愁善感。因此,人的快乐情绪并不是由人的意志来决定的,而是由人的基因来决定。

科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把有关幸福快乐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性格外向、活跃开放的人,比那些自我封锁、内向缄默的人快乐。

性格外向的人是最快乐的人。他们有最好的社交技巧,且有主见,更容易与人合作,因此能更好地与他人接触。外向的人也趋向于在他们的休闲时间做更多令人愉快的事。

性格开朗的人也有低沉沮丧之时,但他们在不快乐的时候也会寻找解脱方法。

先哲有言:智者乐。智能的最佳结构,不是单层的平面结构,而是多因素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犹如一座高大雄伟的“金字塔”。按知识、智力和能力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知识是第一层次,说明掌握知识是发展智能、培养能力的前提;智力是第二层次,是建立在坚实基础知识之上的,是矗立在塔座上的塔身;创造能力是第三层次,是智能的高层次,是在智力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发明创造的本领。

智能高的人,事业上容易有成就,有发明创造,所以智能高也是快乐之源。智能高的人,往往是乐伴终生者。

快乐与物质占有并不成正比,有钱与否并不重要。大量调查显示,最幸福快乐的人不是有钱人,也不是穷人,而是中等阶层。

如果要获得快乐,我们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快乐——快乐是一种幸福或满意的心境。心理学家对快乐的定义是:一种主观上安乐的状态——平衡而满足的内在感受。

知足为快乐之本。因为快乐是主观的,也是相对的,就看你如何去触发心识的感受。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如意。若以物欲为中心来役使自己,所追求的愈多,烦恼痛苦也愈多。倘能由外向的期盼转为内向的自足,心境平坦而不纷扰,才能真正欣赏到生活美好的一面。

对人生的最大满足感,不是对家庭生活、友谊或收人满足,而是对自己满足。人的满意度与幽默感成正比。许多人一生穷困,但因为有幽默感,所以知足常乐。许多人健康不佳,但因为有幽默感,所以能击败病魔。快乐的人往往是身心健康者。

性格上的开放乐观,修养上的随遇而安,生活上的知足常乐,观念上的顺其自然,情感上的澹泊宁静等,都可以塑造豁达的外观。乐由心生,有其内必有其外。要使自己进入乐境,就要调节人生态度的开关,保持一种悠然的满足感,不断提升自己的快乐商数,使快乐伴随生命的全过程。

自测是否乐观者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请你从下面的陈述中找出适合你的情况:一、健康

1.健康状况经常引起你的忧虑;

2.健康状况有时给你添麻烦;

3.你的健康完全正常。

二、食欲

1.你经常抱怨没有食欲;

2.虽有食欲,但饮食上比较挑剔;

3.食欲正常,不挑食。

三、外表

1.完全不满意自己的外表;

2.觉得外表不如希望的那么令人满意;

3.认为就自己的年龄而言,外表看来十分不错。

四、生活风格

1.习惯以怀疑的态度看待周围环境;

2.基本满意自己的生活,但有时遇事爱发牢骚;3.将来也愿意像现在这样生活下去。

五、心情

1.周围许多人常常惹怒你;

2.日常烦恼的事务有时使你伤脑筋;

3.你很少心绪不宁。

六、精力

1.常常过度紧张;

2.缺少勇气去从事困难的事;

3.工作稳定顺利,遇到新的东西也吓不倒你。

七、怎样作出决定

1.总是力图避免单独作出决定;

2.有时犹豫不决;

3.仔细斟酌后能果断作出决定。

在每组三种情况中,属于1,得2分;属于2,得1分;属于3,不得分。

将所有得分加在一起算出总分。12分或更多:你缺少乐观,以致所看到的周围的世界漆黑一片。你的悲观主义影响你的健康,并使你和亲人、朋友们的关系不融洽;6分至11分:你不是牢骚满腹,但在你身上缺少决心和信心。应多与人交往,不要与外界隔绝;5分或更少:你是兴趣盎然的人,不会因琐事而陷入苦闷。乐观有助于你克服困难,人们也容易和你相处。但你要注意,过分的乐观有时会妨碍你作出正确的判断。据此,我们在评价自己时,必须保持头脑清醒。

智力因素与康乐

人的智力高低与康乐的关系至为密切。古人说得好:智者乐,乐则寿。英国伦敦大学的迈克尔·马默特教授的研究也表明:高级管理人员的身心最健康;中级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次之;打杂工人的身心健康最差,最易患心脏病和其他疾病,寿命最短。其原因是,后者的工作单调,不易发挥个人的创造才能,又得听从别人的指挥,故在被动中身心易出问题。

另有许多调查资料表明:无论男女,文化程度越高,其性反应越强。例如性学家金赛的调查即发现,对女性来说,在婚后1~15一年的婚内性生活中,受教育少者有不少人难以达到性高潮,而受教育多的女性有较多的人可以达到性高潮。

更具体的调查数字是:在婚后头一年里未出现性高潮的女性,初中文化者占34%,高中文化者占28%,大学文化者占24%,研究生程度者仅占22%。相反,在性生活中屡屡能出现性高潮的,则更多见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女性,初中文化者占31%,高中文化者占35%,大学文化者占39%,而研究生程度者却可达43%。

国内1989~1990年对20000例男女两性性生活状况的调查也表明:文化程度高者,其性生活频率、满意度和女性产生性高潮的频率与满意度都较文化素质低者明显增高。究其原因,在于文化素质较高者大都有更加丰富的感情世界,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有更多接受性科学知识的机会,其性观念也更开明而较少保守。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文化素质较高者将对性有更加细微的感受能力,并使其性能力保持良好的状态。

传统文化中有儒医同源之说,儒知医。古往今来的大文学家,各人都有自己的养生之道,事实证明,这与其文化背景有直接关系。左丘明在《左传》中讲道:“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指出:“德润身,仁者寿。”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指出:“善必寿长,恶必早亡。”由此可见,健康与文明道德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

人的学问越高,得脑病的可能性越小。书读得越多,知识面越宽,思路越开阔,大脑的工作效率越高。人在思维用脑时,精气上注而不致外泄,故可以摄精。难怪历代养生家一致认为:聚精会神乃养生大法。

释家认为:下乘执法,中乘全法,上乘无法。

道家认为:心有七孔。上智之人其孔通明;中智之人五孔心穴通气;下智无孔气明不通。以此之说,想来人的心窍开与不开,与智慧有关。怪不得民间早有“这个人开窍不开窍”之说,其实这是指心智而言的。

快乐本是心里想

乐是心里想,想乐你就乐。现代人对乐的重视正在潜意识中与日俱增。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总是说自己乐不起来,但不知他是否体会到:这实际上还是想不开所致。

一个人快乐与否,不在乎他拥有多少外在成绩,而在于他内心世界的充实与否。只是,多数人将全部精神投注外在世界的追求,而忽略了内在世界的填充。这也就是现今社会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非常非常不快乐,觉得生命无味,身心俱疲的原因所在。他们只顾公开的世界,忘记自己内心的私人天地。在他们的内心,从来不曾有过一个宁静安适、完全放松的晚上。尽管他们居有华屋、躺在席梦思床上,享受着空调,却难以安然入睡。

其实,就大众而言,一个人要想过上快乐的生活并不难。这里,有两条知足常乐的原则很重要,这就是:不要把生活复杂化,不要想一下子拥有太多。

许多人不快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一下子想拥有太多的东西。要名,要利,要更多的财富,得不到就怨这怨那,气恼频生。

有些娇懒惯了的小青年们对于自己的一无所有常常感到自卑。于是,他们便认为只有追求高消费、高享受、拥有名利,才是最大的快乐。殊不知,这种无休止的欲求只会引来一个又一个烦恼。

唐朝大学者韩愈有一句养身名言:“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心。”意思是说,追求感官上的快乐,不如排除心灵上的忧烦。人的一生,由于经历不同,或忧或乐,或悲或欢,总是避不开、躲不了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个人的情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去寻求豁达的胸怀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快乐是一种心境。古人云:“贫贱是苦事,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悲观的人本来有十件好事,倘偶然遇到一件不顺心事便马上觉得沮丧、懊恼,于是原先所有的快乐便都不翼而飞了;而乐观的人在经历十件不顺心的事之后,偶然碰上一件好事,便会感到幸运,感到快乐,于是一切的不顺心便都抛之脑后。

与其皱眉头,不如偷着乐。人生苦短,怎么能不珍惜快乐。人生漫漫,怎么能不创造快乐。如果你快乐地去迎接每个日子,生活中便挥发出一种香味来,像新开的花朵和香草一样——这便是你的成功。

选择快乐的思维

医学研究表明,人体中有一种神秘的快乐物质,并已揭示出快乐物质隐藏在大脑底部梨状脑下腺后面。这种物质是一种天然兴奋剂,可帮助人类克服生活难题,是人体自身的消愁药。

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的私人生活中,常常有些使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面对这种现实,是情绪低落、消极悲观,还是恬淡无忧、积极乐观地对待,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审慎地选择快乐的思维不仅仅是权宜之计,它能够产生非常实际的效果。著名棒球投手卡尔·艾斯金说过:恶劣的思维比恶劣的投法造成的坏球更多。美国马尔兹博士联系到自己的快乐思维写道:回顾我过去的生活,我觉得最为快乐的日子是我作为一个医学院学生奋斗和早期开业时的日子。我经常饥寒交迫,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好几个月的中旬,我都还不知从哪儿能弄些钱来付下月的房租。但是我有一个目标,我有达到目标的强烈愿望和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决心。马尔兹以苦为乐,取决于他有快乐的思维,因而使他度过了生活中的逆境,最后成为医学博士。

培养快乐的思维,方法很简单,只需把各种事物往美好方面去想就行了。首先,你可列出一份快乐思维的清单,每天在心中想它几次。如有不愉快念头进入你的心里,你就当即停止想它,而下意识将它赶走,并换来幸福愉快的想法。

快乐不过是我们处于愉快时刻的一种情绪体验,它同血液循环一样是人类健康生存的必要因素。俄国心理学家K·柯克契耶夫试验过人在快乐与不快乐的思维中的状况: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都更灵敏,触觉也更细微。威廉·贝特斯证明:人进入快乐的思维或看到愉快的景象,视力立即得到增强。玛格丽特·柯贝特发现: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记忆大大增强,心情也很轻松。精神医学证明:在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胃、肝、心脏和所有的内脏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能够用快乐思维,激活体内的快乐物质,从而达到健身悦心的目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选择了快乐思维,也就等于选择了健康。

交友之乐

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候,只要有知己朋友,便能有精神支持,有宣泄对象,快乐时有人分享,痛苦时有人疏导。任何一个人,在任何地方,只要对人友善,乐于助人,便能寻觅到真正的朋友,便能拥有众多的同情者和支持者。好的人缘总会使人欢乐,广泛的交友其乐无边。

巴金说过:“友谊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定的光彩!”英国思想家培根也说:“除了一个真正的朋友外,没有一种药剂是可以通心的。”

医学心理学认为:愤怒、焦虑、忧愁、恐惧等不良情绪出现时,不可过分克制、压抑,而宣泄就是最好盼调节方法。

一般说来,宣泄的对象应该选择了解自己的亲人或知心朋友,与他们倾诉自己的遭遇或痛苦、委屈,可以舒缓心境。

向知心朋友宣泄往往胜过咨询心理医生,因为朋友了解你,也能够耐心地倾听,对事件的理解也就比较透彻,更因为朋友了解你的性情脾气,能够用合适的语言开导你,帮助你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使你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或结伴活动,有利于健康防病。因为文娱、体育活动,对丰富人的生活内容、愉悦心志、健康长寿是必不可少的。就是意志消沉、性格孤僻韵人,如果周围有几个好朋友,也会被真诚的情趣、友谊的温暖所感染,从而慢慢地变得生机勃勃。相反,一个缺少友情的人往往感到孤单、自悲而情绪抑郁。

朋友互访,会带来难得的精神慰藉和鼓励。例如对美好往事的共同回忆,对未来愿望和理想的真挚勉励、美好憧憬,尤其是探访患病或长时间卧床的朋友,会对他的早日康复大有好处,也给朋友在病中的寂寞无聊生活增添几分温暖与清新。

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证明:人在孤独、烦恼、忧闷时,体内的肾上腺素、肾素等物质分泌过多,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脏器功能失调的现象,久而久之便会诱发各种心身疾病。相反,一个人的心情轻松、愉快,体内可以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把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平衡,使之保持健康正常状态。正如所罗门王所说:“快乐是心理的良药。”

总之,与知心朋友交往,不仅使人找到一个互相帮助、安慰和学习知识的环境,而且通过感情交往,能缓解以致消除不良心理情绪,从而有利于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工作之乐

人的一生中,可以没有很大的名望,也可以没有很多的财富,但不可以没有工作的乐趣。

美国一家报纸举办“在这个世界上谁最快乐”的有奖征答,所得到的四个最佳答案是:一、作品刚完成,吹着口哨自我欣赏的作家;二、正在筑沙堡的儿童;三、忙碌了一整天后,为婴儿洗澡的妈妈;四、手术台上实施手术后,终于挽救了危急患者一命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