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本质特征首先取决于它们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文明无论大小,在地图上必定会显示其坐标位置。
人类的文明创造是在一定的空间环境,包括陆地、河流气候、动植物等自然生态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自然界的自然变化是极为缓慢的。人的力量在经济、国家、社会、战争等方面与自然界的交往过程中,却总以较快的节奏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环境,来创出物质和精神文明,在不同的地貌上留下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积累的劳作踪迹。人类自身的生产和自我塑造也如戏剧演员一样,在这个舞台和布景中无尽无休地相继演出。
于是出现了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自然环境对每种文明都提供了直接机遇。黄河、印度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尼罗河等产生了古代大河文明,而腓尼基、希腊、罗马、某种程度的古埃及,都是地中海文明的产物。
地理环境对文明影响的典型事件,尤其表明交往的至关重要性。各种文明就是在不同自然环境中,通过贸易及其他交往渠道,受到外来文明的激励而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一旦这种交往停止、流动中断,文明就衰落了。跨越原有自然环境,摆脱封闭状态,扩大文明范围的事例,比比皆是。伊斯兰世界文明的形成,在于阿拉伯商旅、军旅、教旅穿越“干燥海洋”(沙漠、草原)流动向地中海地区、印度洋沿岸、远到马六甲和中国。
地理环境对文明的作用,不仅是利用有利、克服不利,而且是发挥人力、超越环境,创造发展更有利条件。这是人与空间、时间关系的辩证法。
如若把地理环境从地理扩大到生态、人口、经济、技术等物质环境,它对文明的影响将是深刻的,对文明相关的社会结构的影响也是深刻的。人口、人力、大脑是文明建设最重要的资源。人口太多,人力成本低,现代科技便受到冷落。文明需要社会经济富庶的支持,文明反映了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文化艺术是社会经济成本的高代价付出。没有足够的生计,文化只是一种可望而不可有的、少数人的奢侈品。文明对贫困者无异于一本合着的书。作为经济的文明,是其他文明的基本环境。
研究地理环境,地理只是侧重人文地理、通过空间和时间展示文明交往价值的一种历史化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探究地理影响社会生活结构的真实事物,在于找出从地理氛围中观察历史长河流动的人和自然的联系,在于发现地理对文明交往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