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10861500000050

第50章 七圣刀与祆教关系一解

一文中,认为“七圣刀”、“七圣法”是宋代祆教传播于开封、杭州、上饶、韶关等地的物质见证。其根据是《东京梦华录》、《韶州车驿》、《西湖老人繁胜录》、《武林旧事》和《三遂平妖传》,尤其是《阁山排军》中所说的朱三“于七圣祆队中为上首”一句,是最重要依据。文中提出“七圣刀”为何七人表演?“七”这个数字与祆教有何关系?

“七”字在祆教中的关系实属重要,可以说,祆教是崇尚“七”字的宗教。“七圣”应视为祆教中的“七柱神”(the hepted)。“七柱神”中最高的天神是阿胡拉·马兹达。这位首神是智慧神、火神、善神,是其他六位天神的统治者、父亲和创造者,其他六位天神是:

①王国天神赫沙斯拉·伐利亚(khshathra Vairiya),天空之主,守卫大地、保护与农业紧密结合的手工金属制造业。又称“善良权威神”。

②妇女天神斯潘达·阿尔梅提(Spenta Armaiti),忠诚或服从的善行者,“农业之母”的土地保护神。

③健康天神胡尔伐达特(Haurvatat),生命和生活之源——水的保护神。

④长生天神阿梅尔拉达特(Ameretat),植物保护神。

⑤善意天神乌胡·玛拉赫(Vohu Manah),动物保护神,尤其是农耕之兽、温顺善良的牛的保护神。

⑥至善正义天神阿萨·瓦希斯塔(Asa Vahista),宇宙和人类秩序象征、祆教重要象征——火的保护神,又是绿洲农业的百谷神。

“七”字在祆教中,还有“七大创造”的意义。上述六神保护着六大创造,而六大创造之外,阿胡拉·马兹达是最大的创造者,是善思、善言、善行的守诫神。

“七”字在祆教中,还表现为“七大节日”:诺鲁孜(NōRōz)节(元旦节),献给火的保护神阿萨·瓦希斯塔;仲春节,献给王国天神赫沙斯拉·伐利亚;仲夏节,献给健康天神胡尔伐达特;收谷节,献给妇女天神斯潘达·阿尔梅提;返家节,献给植物保护神阿梅尔拉达特;仲冬节,献给动物及其保护神乌胡·玛拉赫;万灵节,献给人类及其保护神阿胡拉·马兹达。

“七”字,还表现在祆教的每日献祭的祈祷书——《七章书》(Yasna Haptanhaiti),是献给阿胡拉·马兹达的颂词。

总之,“七圣刀”应与祆教中“七柱神”有关,而“七圣刀祆队中为上首”应是阿胡拉·马兹达天神的象征。“七圣刀”显然是祆教在民间的演化遗存,西域人的“吞刀吐火”魔术可能与此有关。至于是否为祆教徒所为,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