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10852500000052

第52章 唐玄宗的冬天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特殊的帝王,他开创了中国封建历史的最高潮,使一个帝国达到了强盛的顶峰;他又使这个帝国迅速走向衰败和堕落,甚至被人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从发展走向衰败的分水岭。这位奇特的帝王就是唐玄宗。

就是这样一位帝王,开创了唐朝的数个第一,是唐朝所有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是唐朝所有帝王中最早让宦官带兵的帝王,但他也是让唐朝蒙上“脏唐臭汉”不佳名声的帝王,也是让唐朝走向败落的帝王。他前期英明神武,后期昏聩无耻。他的所作所为,连后代人也弄不明白,以至于给他一个“玄之又玄”的“玄宗”庙号。

这位大起大落的帝王,他一生到底有哪些跌宕起伏的博弈经历,作出的抉择是否就决定了他的起伏人生。

唐玄宗名李隆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嫡孙,唐睿宗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出生的时候正是武则天主政要做女皇的时候,他成长在一个政变频频的政治旋涡当中,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宫廷变故,形成了意志坚定的性格。

708年,李隆基出任潞州别驾,积极网罗人才,为以后发动政变作准备。回京城以后,他更是厚结禁军首领,暗地里结交各种有识之士,培养亲信党羽,等待发动政变的时机。710年,韦后毒死中宗后,试图自己临朝称制。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处死韦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拥立父亲李旦复位,即唐睿宗,李隆基因功封为皇太子。

然而,睿宗同样无能,朝廷大权都落到武则天之女,李隆基的姑姑太平公主手中。太平公主数次参加宫廷政变,具有极其丰富的宫廷斗争经验,权力欲望也急剧膨胀。她利用睿宗的软弱,控制朝政大权,并企图效法母亲武则天成为第二个女皇,这样就和年轻的太子李隆基必然发生冲突。

太平公主的实力是相当庞大的,她一边派人渗透到李隆基身边,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一边在朝廷扩张自己的势力。到睿宗朝末期,“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门”,“在外只闻有太平公主,不闻有太子”,左、右羽林将军也都投靠了公主。对于太平公主的咄咄逼人的攻势,年轻的李隆基采用了以柔克刚的策略。

由于太平公主的野心是篡夺王权,临朝称制,博弈双方不可能达成合作。因此,这是一场典型的零和博弈,输的一方很可能失去一切。鉴于对手强大,李隆基一直引而不发,暗中积蓄力量,等待对方自行暴露自己的弱点,从而给对方致命一击。

712年,天空出现彗星,太平公主指使亲信向睿宗说:“从天象的变化看,皇太子要当天子了。”

这本来是挑拨睿宗与太子的关系,可事与愿违,弄假成真。睿宗立即作出决定把皇位传给了李隆基。这使李隆基取得名分上的优势。

同年,不甘失败的太平公主企图发动政变,废掉李隆基。

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先发制人,首先诱杀左、右羽林将军,然后迅速除掉了参与阴谋的宰相,将太平公主赐死于家,干净利索地解除了对手。

在这场长达几年的博弈中,李隆基先是迷惑对手,暗中积蓄力量,在取得优势的时候,主动让对手率先发难,陷对手于不利境地,然后名正言顺地消灭对手,这正是典型的“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博弈战术。

除掉太平公主以后,唐政权从长期的动荡中趋于稳定,但经过数次动乱,中央集权软弱,李隆基大刀阔斧地采取措施,终于迎来了一个太平盛世。这其中也表现了他宽阔的胸襟和极高的博弈手段。

为了巩固皇权,不再发生祸变,唐玄宗采纳姚崇的建议,将政变功臣贬为州郡任刺史,诸王也派到外州任职;同时整顿禁军,设立由宦官高力士亲自指挥的飞龙禁军,保证了皇帝的安全。

这是极为高明的一手,功臣知道主子的深浅,贬斥功臣,使他们不敢居功自傲,远离政治中心,又使他们无法故伎重施,既减少了对皇权的威胁,又树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其后,唐玄宗针对当时官僚众多、国库开支庞大的现实,裁减冗官,整顿吏治;抑制奢靡,提倡节俭;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唐玄宗在其统治前期,最为成功的还是能够重用贤臣,虚心纳谏。他前期用的几位宰相,如姚崇、宋?、韩休、张九龄等人,皆为当时杰出的人才。

这些都是敢于忠言直谏之人。韩休的直言敢谏更是独树一帜,以至于唐玄宗每次稍有过失,就担心被韩休知道后提意见。

有一次玄宗对镜闷闷不乐,有人挑拨道:“韩休时常提意见,陛下您因而心情不好,人也消瘦了许多,何不将韩休贬逐呢?”

唐玄宗叹道:“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开元年间,唐玄宗还恢复贞观年间曾实行过的谏官议政制度,鼓励他们直言进谏,无所回避。

这样不仅使下情得以上达,而且防止和纠正了唐玄宗的不少过错。这些措施无疑也是一场君臣之间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中,君臣的出发点都是共同把国家治理好,有着共同目的,因此,他们能够形成合作性的双赢博弈。贤臣根据君主的得失,提出改进意见,指出缺点,唐玄宗虚心接受,及时改正,其结果是臣子找到了知音,得到了自己施展抱负的“乐土”,唐玄宗也迎来了“开元盛世”的美政时期。

但是,这场博弈,又是以君主是否采纳贤臣为决定因素,所以,这又是一场不对等的博弈。唐玄宗的成就是他虚心纳谏,任用贤良;他的失败也是任用奸佞,导致朝政败坏。

唐玄宗执政后期,自认为天下太平,逐渐沉溺于阿谀奉承之中,这就让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得到机会登上了丞相的宝座,朝政开始败坏。后来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死了。身边的奸佞小人到处替他寻找替代品。最后他看上自己的儿媳妇――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

唐玄宗夺取了自己的儿媳妇,演出了封建王朝不堪入目的一幕。唐玄宗宠爱杨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爱屋及乌,杨氏一族把持朝政,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上台。这是一个无赖之徒,治理国家无能,败坏朝政有方。朝政更加败坏,但唐玄宗还沉溺在享乐当中,不知道国势日益糜烂。

他的春天并不长,他必须为自己的昏聩付出代价,于是冬天很快就到来了。755年,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经过多年的准备后,率军于范阳发动叛乱。他以奉密旨讨伐奸相杨国忠为名,挥师南下,很快攻下潼关,直指唐朝首都长安。

这时唐玄宗带着他最心爱的妃子、佞臣仓皇西逃。在逃亡的路上,统治集团内部长期积累的矛盾爆发,到马嵬驿这个地方,在太子幕后支持下,随行将士由禁军将领带领发生哗变,杀死杨国忠,扬言还要诛杀杨贵妃,认为她才是祸乱的根源。

对于将士的突然发难,72岁的唐玄宗毫无思想准备,但长期的政治斗争,使他意识到,这是他最为危险的时刻。这位垂暮之年的老人对于将士要夺走他最心爱的女人,心中万分郁闷,他不明白一个没有卷入政治旋涡的弱女子为什么会引起对手的愤怒。其实,这对将士来说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杨氏一门由于杨贵妃的原因而满门富贵的现象天下皆知,将士既然已经杀死杨国忠和他的家人,无疑已经得罪了杨贵妃,也间接得罪了唐玄宗。

杨贵妃如果活着,危机一除,她极可能唆使唐玄宗展开报复。因此,对将士来说,留着杨贵妃只能给自己带来祸患,他们必然不惜一切代价杀死杨贵妃。对于唐玄宗来说,要安定将士的心,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将士不稳定,自己也就处于危险的边缘。

在这种利益的博弈中,这位在历史上并没有干预政治的美人成为唐玄宗后期错误的替代品。这场博弈以唐玄宗的妥协而告终。

此后,太子李亨即位,即为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这位创造了唐王朝数个第一的帝王在悔恨中走完了自己的凄惨晚年,他的冬天是寒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