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10852500000039

第39章 好酒需要慢慢发酵

当多方博弈中有一方占据绝对优势时,围绕着这个强者,必然给各方分配一定的权限和势力范围。

对于理智的博弈者来说,只要自己不是最强者,所能做的就是争取自己的权力范围,并在允许范围内按照既定的规则扩大自己的权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枪打出头鸟”的习惯,这实际上也可以用博弈规则来解释。在任何博弈中,都有一些既定的规则。按照规则,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博弈中都占据不同的地位。

如果你积极地“越位”,一方面可能是觉得自己有越位、改变规则的实力;另一方面,就给对方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你试图改变自己的地位。这必然会威胁到博弈对方,使对方采取相应的策略,如果是多方博弈的话,就容易出现“枪打出头鸟”的现象。

事实上,很多博弈场合,双方都希望有所改变,从而以最小的成本谋取更多的利益。

在自己没有足够实力的时候,就必须遵守规则,以便一步步向胜利的目标接近,这也是规则。历史上的晋文公,就是一位安心遵守规则的人,也是一位博弈智者。

晋文公,名重耳,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为春秋五霸之一。在五霸当中,以晋文公的霸主地位来得最为曲折,也最富有戏剧性。

历史上的晋文公重耳并不是很多小说、史料中描绘的那样“恭仁谦让”,“英明神武”,相反,他年轻的时候只能说是一个很普通甚至很容易满足的贵族公子,也就是说他是一位十分“安分守己”的人,因为他似乎“命中注定”与国君无缘。

他的父亲晋献公是一位相当厉害的国君,精明能干,开创了晋国的大国地位;他的兄长申生仁厚而精干,文武双全,深得国人的拥戴。如果这种形势保持下去,重耳注定没有什么作为,由于重耳是晋献公的第二个儿子,父亲和兄长都十分精明干练,对重耳来说,如果有篡位之心,只会使自己死得更快,因为他既没有实力,在国内又没有多少声望。只能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才能保住身份与地位。所以,在晋国没有发生动荡的时候,重耳一直老老实实地当他的老二,没有任何非分之想,这反而赢得了国人的尊重。

然而,世事难料。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废长立幼,太子申生被迫自杀,重耳和另外一个公子夷吾被迫逃亡,晋献公还派人追杀。许多人觉得他十分冤枉,自愿和他一起逃亡,包括狐毛、狐偃、赵衰、魏仇、狐射姑、颠颉、介子推、先轸等人,这些人都成为他的得力助手。由于晋献公的错误举措,虽然引发晋国内乱,但反过来说又增加了重耳的威望,赢得了人心,这时,他已经四十二岁。

晋献公死后,命令荀息辅佐骊姬所生之子为国君。由于长子申生和重耳都在国内具有较好的声誉,他们的悲惨结局引起公愤。结果尽管荀息忠心耿耿,但还是被大臣里克用计杀死。

里克连杀奚齐、卓子两个幼主后,暂时掌握着晋国的大权,派人去请逃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回国。重耳听了晋国使者的话后,一时摸不清国内的情况,说:“父王在世的时候,我违命出逃;父王去世后我也没有尽孝,哪还有脸回去当国君呢?”

公子夷吾从屈城逃到梁国后,就时刻打听晋国的动静,献公一死,他就派人打回他的封地屈城。在里克邀请重耳遭到拒绝后,他主动与里克取得联系,为了保证自己能顺利继位,他又以允诺割让五座城池的代价取得秦国的出兵支持。

对于重耳的这次拒绝回国继位,以至于让夷吾顺顺当当坐上晋国国君的宝座,表面上看,重耳似乎亏了,但实际却并非如此,从博弈几率来说,重耳的这次选择的确不是最佳选择。国内大臣和百姓都渴望稳定,希望有位年富力强的君主,重耳和夷吾谁回去,都能顺利执掌晋国大权。但这两兄弟都是被迫逃亡的,对国内的形势一无所知,而里克连杀两位君主,执掌晋国的权势,内心有什么打算,谁也不清楚,所以,没有足够的把握,回去后果难以预料。

正是因为如此,重耳选择了观望这个举措,这在当时来说,还是非常理智的,因为观望还可以决定下一步举措,而回国命运就全部把握在他人手中。只是他没有想到夷吾居然为了继位,不惜出卖国土来换取秦国的支持。所以,重耳的这次失误也是他“安守本分”、不愿冒险的必然。

古人认为祸福相依,的确如此。重耳的决策过于谨慎,对他也不是坏事。夷吾取得秦国支持,回国继位后,国家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领导群体,国势不振。对外不守信用,对秦国采取敌视态度,使自己陷于泥潭而难以自拔。

而重耳由于夷吾的迫害,他最初在狄国建立的安乐窝待不住了,跑到了齐国;齐桓公死后,齐国大乱,齐国又待不下,只能再次流亡。在新一轮的流浪中,只有楚成王以诸侯国君之礼款待重耳,在这里,重耳许下了“退避三舍”的诺言。

长期的流亡生活,使重耳感受到寄人篱下的凄苦,但也开阔了视野,树立了与诸侯一较高低的雄心壮志。他在外流亡十九年,相当于周游世界考察,对自己进行磨炼,这位贵公子日渐成熟。

而在此期间,晋国在夷吾父子的统治下,越来越不稳定,与秦国的关系不断恶化。当秦国愿意扶持重耳回国当国君时,他再也不犹豫了,果断地决定回国创建自己的事业。

公元前636年,在外流亡十九年的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这时,他已经六十一岁。晋文公在秦的帮助下,稳定了自己的统治。在基础稳定,国富兵强之后,晋文公君臣终于走上了争霸之路。

要取得霸主地位,当时两个最强硬的竞争对手是秦国和楚国。当时秦楚都有争霸的实力和野心。但重耳才智出众,他在周王室发生叛乱之际拒绝秦国勤王,使秦国失去提高威信的机会;又帮助秦攻楚,使秦楚处于敌对状态,不得不与晋国结成同盟。对于楚国,他汲取宋襄公在泓水惨败的教训,分化楚的盟国,避免过早地与之决战。

公元前632年,都想称霸的晋楚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大战。这一年,晋国联合了秦、齐、宋,出兵车七百乘,与楚战于城濮。

战争开始,楚军士气高涨,晋文公知道不可以直接与楚交锋。为了争取主动,他命令军队“退避三舍”,后退九十里驻扎,兑现了当年的诺言。楚军主帅紧追不舍,但长途奔波,孤军深入,士气衰弱,而晋军的斗志却被激发起来。两军交战,晋军采用避实击虚的方法,集中优势兵力,击溃楚军左右两翼,取得胜利,史称“城濮之战”。当时的博弈形势:

在这场博弈中,晋文公在长期流亡中磨砺出来的不急不躁的风格得到充分体现。当时的晋国刚刚从动荡中恢复过来,而楚一直在磨刀霍霍,两军初次接触的时候,实际上是晋弱楚强,形势对晋不利。

晋文公打着兑现当年“退避三舍”的旗号退却,使自己离后方补给线近了,更容易受到支持,如楚撤退,晋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而楚军追击,既使自己远离后方,又激怒了晋军的同仇敌忾之心,形势发生逆转,在这场决战中,变得晋强楚弱,所以晋很容易击败了楚军。而且在战胜之后,晋文公并没有继续追击,这就避免了彻底激怒楚国,使两国无休无止地厮杀、两败俱伤的结局。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向周襄王举行盛大献俘仪式,周襄王封晋文公为侯伯,从此,晋文公就成为春秋时代的又一位霸主,这就是十九年磨砺的结果,也是遵循规律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