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我与鄂尔多斯学
10851100000017

第17章 一门新兴的地方学

——鄂尔多斯学

2002年年初,根据奇·朝鲁同志的提议,我和鄂尔多斯的专家经过充分的酝酿和讨论,提出了创立“鄂尔多斯学”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极大重视和支持,当年9月,就批准成立了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组建了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并由从市政府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在当地具有影响力的蒙古族奇·朝鲁同志担任会长。在奇·朝鲁同志的领导下,这个研究会围绕着鄂尔多斯学的创立,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创办刊物,组织研究项目,出版文集,为决策作咨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5年过去了,鄂尔多斯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地方学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认可,使鄂尔多斯学的框架和内容日益清晰。更重要的是,地方党委、政府已把鄂尔多斯学和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当做鄂尔多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使之在鄂尔多斯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建设资源和建设推动力的作用。

作为一门地方学,我认为,鄂尔多斯学就是以鄂尔多斯为研究对象,主要是以那些具有自身特色、自成体系、有自身发展规律的社会文化现象、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也就是把具有地域性、特殊性甚至唯一性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加以理性概括,成为一个有专门知识和理论的学问,构成“学”。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可研究的内容,但不能说每个地区的研究都是一门“学”。要形成一个专门的学问,必然要有它一些特殊的内容,有它自身的体系,有它自身的规律性的东西,还有历来对它研究成果的积累所形成的基础。

那么,鄂尔多斯学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呢?

第一,鄂尔多斯较完整地保留了蒙古族最基本的传统文化,是蒙古传统文化的标本。鄂尔多斯部落在形成之初就是蒙古各个部落中的核心,是成吉思汗的嫡系,是最具蒙古族传统特征的一个群体。他们在15世纪中叶进入河套地区以后,把这些传统也带进了河套地区。鄂尔多斯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又造就了一个保护和传承蒙古传统文化的环境,这里三面环河,一面有明长城阻隔,天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蒙古各部落中,只有鄂尔多斯部落完整地聚居在一个固定的地区,这个部落没有被打散,没有被别的部落融合,别的部落也没有进来,它最终成为蒙古传统文化没有受到强烈冲击的绿洲。清代中后期,有一些汉族进来了,进行了农业的开发,发展了手工业,但这些零星进来的从事各种生产劳动的汉族是带有谋生和移民性质的,并没有从整体上改变鄂尔多斯。而清代实行的盟旗制度,又从行政上强化了原来鄂尔多斯的部族组织形式,实际上创造了一个能够继续保留自己传统文化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直到现在,关于蒙古族的语言、民间文学、服饰、饮食、歌舞及宗教信仰等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都在鄂尔多斯地区得到了较完整的保留。

第二,鄂尔多斯保留了蒙古族最完整、最丰富、最有特征的祭祀文化。蒙古族从历史上来讲,是一个崇尚祭祀的民族。它受到原始萨满教及其他文化观念的影响,长久以来,形成了对天、地、山、树等自然界的崇拜,对祖先对长辈对亲人的崇拜,对战功和英雄的崇拜,等等,这种崇拜的观念集中表现在长期形成的神圣的祭祀活动中,祭祀活动成为有民族特征的文化现象。除了这些蒙古族普遍存在的祭祀内容外,鄂尔多斯还保留着独有的、最具个性的祭祀文化。

一是对成吉思汗的祭祀。从15世纪中叶鄂尔多斯部将八白室迁入河套之后,就把对成吉思汗的祭祀仪式带到了鄂尔多斯地区,而且严格地保护了下来,历经几百年,不断不衰,愈加丰富,愈加完整,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祭祀仪式。这种独有的祭祀仪式,最集中地反映了蒙古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在成吉思汗陵所举行的祭祀活动,规模宏大,仪式繁杂。通过祭祀活动,表达了蒙古族的寄托、希望和祈求的心理,最具民族个性。

二是在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普遍存在的“苏勒德”祭祀。在鄂尔多斯地区,几乎每个蒙古族牧民家门前,都可见到“苏勒德”祭台,牧民们虔诚地进行着对“苏勒德”的祭祀。这个从古代就保留下来的祭祀仪式,已深入到每个牧民家庭。这种祭祀尽管有从萨满教到藏传佛教的浓重色彩,但它反映了长久以来草原游牧生活所形成的对英雄战功的崇拜,以及价值取向和信仰追求,这种习俗与鄂尔多斯蒙古血脉相连,故而经久不衰,保留至今。

第三,鄂尔多斯有着研究和传承地区文化的深厚传统。尽管鄂尔多斯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可是它又是处在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汇合之处,多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在相互吸收中得到了丰富,增强了传承的生命力。正因为如此,鄂尔多斯部落重视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研究,在蒙古社会具有较高的地位。明清之际,蒙古民族文化经历了一个繁荣时期,历史学的发展尤为明显,几部著名的蒙古编年史如《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黄金史纲》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而且都出自鄂尔多斯。鄂尔多斯蒙古一批具有阅读蒙、藏文典籍能力的知识分子的出现,不仅致力于宗教文化的传播和研究,也为编纂历史著作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首先是鄂尔多斯当地的蒙古族,以及在这个地方工作的外来汉族和其他民族学者,积极地开展了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的研究。直到现在提出鄂尔多斯学的概念、组建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这中间,似乎有一种一脉相承的历史责任感,一种文化积累和传承的传统。正是由于有了这个条件,鄂尔多斯传统文化的许多精华,一经挖掘就能很快地得以普及。对于鄂尔多斯的历史、文物、民俗、民间文学、民族歌舞等的挖掘、整理、研究,一直有一批热心的人在坚持进行。这种传统一代一代地相传,研究成果一批一批地积累。

第四,近年来,鄂尔多斯走出了一条资源转换促进发展的成功道路,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构成了鄂尔多斯学研究的新内容。长期以来,鄂尔多斯地区由于人为的和自然的因素,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侵害。改革开放以前,沙化严重,生活贫困,发展缓慢,是内蒙古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重要产业政策调整的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和地区实际,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推动了一个传统农牧业地区向现代化工业大市的历史性转变,使一个生态环境恶劣、人少地广的少数民族落后地区,迅速巨变为中国西部的经济强市。对这一巨大变化,很多人正在进行研究和探讨,有的叫它“鄂尔多斯现象”,有的叫它“鄂尔多斯模式”,有的叫它“鄂尔多斯奇迹”,甚至有人形象地称其为“鄂尔多斯风暴”。这个“风暴”的数字概念是:全市经济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高增长,“十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29.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6亿元,是2000年以前总和的2.6倍。2006年,鄂尔多斯创造了一系列更加令人吃惊的数据:GDP 800亿元(预计今年将首次超过千亿),人均GDP达6600美元(全市人口150万),已接近沿海发达城市平均水平,财政收入跃居全自治区第一,达145.8亿元。

中国社科院《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包括港澳在内的全国200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鄂尔多斯的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一,效益竞争力名列第八。2006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评比中,鄂尔多斯排在第54位。同年,东胜区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中位列第25.

20多年前,我曾研究过鄂尔多斯沙漠化问题,对鄂尔多斯40%以上的土地沙漠化及其不断地扩大表示了深深地忧虑,对于生态的恢复和重建认为是很遥远的事情。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特别是在工业反哺、实施禁牧休牧、生态移民、集中发展的革命性变革,以及提出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发展思路以来,鄂尔多斯的植被覆盖率从30%提高为70%,农牧区人口从93万减少至50万。转变生产方式后,大自然得到了充分的自我修复,与此同时,全市粮食产量从2000年的13亿斤增加到24亿斤,牲畜存栏量从615万头只增加到1498万头只。

鄂尔多斯经济现象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的同时,人们还注意到,鄂尔多斯特色的传统文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强烈的互动效果,促进对外开放的效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效果。这些独特的内容理所应当地成为鄂尔多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基本的内涵。

将以上4个方面的内容作为鄂尔多斯学的基本内容,这还是一个初步认识。想要阐明的是,作为地方学来讲,我理解它并不是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而是对这个地方最具特色的问题的深刻研究和认识。“学”就是把握其特征和重点,探求其规律,进行理性概括,从而深化和带动对整个地区的全面认识,也就是说,更多的是着眼于它的个性。当然,这并不排除我们对鄂尔多斯进行全方位和全面的研究。没有这个基础,“学”的建立也必然会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