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经方治疗脾胃病研究
10850400000081

第81章 附子汤

“治法”

温阳补火,培土制水。

“组成”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服用方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义分析”

本方以附子名方,目的在于温补元阳以散寒邪,伍以参、术、苓、芍,则不但温阳胜寒,且能逐水镇痛。试从方中用药规律来看,茯苓、白术并用,善治水气,如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均用此二味以治水气。徐大椿在其《伤寒论类方》中,将附子汤列入理中汤类,排在理中汤、真武汤之后。由此足见理中汤与真武及附子汤之间的密切关系。理中汤为太阴病主方,而真武与附子汤又是少阴病的重要方剂,显而易见,如此排列恰恰体现了太阴病和少阴病的关系。至于真武汤列于附子汤之前的理由何在,笔者认为,二者药味仅差一味,剂量却大相径庭,前者佐生姜,旨在温阳行水;后者佐人参,意在壮阳益气。后者术附用量倍于前者,恰好说明少阴病阳气虚的程度。因此,结合临床,我们认为附子汤证的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湿凝滞。临床指征为:背恶寒,手足寒,肢体骨节疼痛,口中和,腹中冷痛,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沉或沉弦。

本方重用附子为君药,量至两枚,是取其辛热温阳之功,配人参、白术、芍药、茯苓共达破阴回阳、除湿镇痛之效。附子虽为辛热有毒之品,经依法炮制,其毒性已微,只要临床辨证准确,配伍合理精当,掌握煎药及服用方法,必能取得满意疗效。方中附子用量较大,煎药时须先下多煮15~30分钟为宜,再入他药,二煎兑于一起分服,则无中毒之虑。

“方歌”

附子汤治背恶寒,脉沉口和阳气残;

参附苓术芍药共,更治妊娠腹如扇。

“历代论述”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方中用生附二枚,取其力之锐,且以重其任也。盖少火之阳,鼓肾间动气以御外侵之阴翳,则守邪之神有权,而呼吸之门又锁钥,身体骨节之痛自除,手足自温,恶寒自罢矣。以人参固生气之原,令五脏六腑之有本,十二经脉之有根,肾脉不独沉矣。三阴以少阴为枢,设使扶阳而不益阴,阴虚而阳无所附,非治法之善也。故用白术以培太阴之土,芍药以滋厥阴之木,茯苓以利少阴之水,水利则精自藏,土安则水有所制,木润则火有所生矣。扶阳以救寒,益阴以固本,此万全之术,其畏而不敢用,束手待毙者,曷可胜计耶?”

吕震名《伤寒寻源》:“此少阴病温经散寒正治之法。主附子之熊烈,下消肾中之水寒,上滋君主之热化,人参助阳,芍药和阴,茯苓利窍以逐水,白术燥湿以燠土,并力温脱,绝不加入一毫升散之药,但使元阳得振而病自解。”

“现代研究”

1.实验研究

通过将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合用,提示二方合用对中枢及外周神经末梢均有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能与一氧化氮、前列腺素、超氧化物歧化酶改变有关。应用动物实验比较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的镇痛抗炎作用,发现附子汤的镇痛作用最佳。

2.临床研究

本方治疗阳虚所致的腹胀腹泻、腹痛、肌肉疼痛等症,疗效显著。

“病案分析”

1.刘某,男,56岁,工人。1997年12月8日初诊。大便溏泻反复两年余,日行4~6次,无夹脓血,腹痛隐隐,喜按喜热饮。近3个月来,面色晄白,全身酸痛乏力,手足寒,纳差,阳事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用附子汤加味:白参10g(煎兑),附片15g,焦白术15g,云苓20g,鸡内金10g,白芍20g,芡实10g。服5剂后,大便减至每日2~3次。守方加干姜10g,连服20天,大便日1~2次,成形,余症改善。再予服附子理中丸善后。

按语:《医宗必读》论泄泻治法有九,其中“一曰温肾。肾主两便,封藏之本。竟虽属水,真阳寓焉,少火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运行三焦,熟腐五谷乎?故虚者必夹寒,脾虚者必补母。经云寒者温之是也”。故以附子汤温阳散寒除湿,配以鸡内金、芡实涩肠止泻,而使久泻止。

2.王某,男,工人,56岁,1978年10月6日初诊。胃脘疼痛10余年,近两年来加重,每遇秋、冬季节则疼痛明显加剧,纳呆呃逆,口吐清水,肢冷畏寒,倦怠乏力,腹胀便溏。曾在某医院及我院诊断为萎缩性胃炎,服中西药罔效。查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此乃中阳不足,脾胃虚寒。法宜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处方:党参12g,炒白术12g,肉桂10g,醋香附12g,焦麦芽12g,制附子10g,茯苓10g,白芍10g,延胡索10g。每日1剂,水煎服。服用12剂,胃脘疼痛大减,食欲大增。效不更方,加蒲黄6g,再连服10剂,诸症悉除而愈。随访2年未复发。

按语:此例乃虚寒型胃脘痛,其因多有命门真货不足,火不生土,土湿木郁,肝脾不和所致。用附子汤补命门真火,健脾除湿;加香附、延胡索行气止痛。诸药合用,使脾健气利,阴阳调和,病亦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