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经方治疗脾胃病研究
10850400000060

第60章 调胃承气汤

“治法”

清热调胃。

“组成”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

“服用方法”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方义分析”

方中药仅三味,然配伍惬当:大黄苦寒以泄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咸寒以泻下除热,软坚润燥;以炙甘草调和大黄、芒硝攻下泄热之方,使之和缓。邹澍云:本方其所以名“调胃承气”,其承气之功皆在于大黄。本方与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相比,泻下导滞之方弱,尤适于症轻而体弱者。由于本方能调和肠胃,承顺胃气,驱除肠胃积热,使胃气得和,气机相接,从而诸证蠲除,故名调胃承气汤。

“方歌”

调味承气用大黄,芒硝甘草三味尝;

胃气不和心烦热,便燥谵语舌苔黄。

“历代论述”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言阳明病则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矣。若吐下后而烦为虚邪,宜栀子豉汤。未经吐下而烦,是胃火乘心,从前来者为实邪,调其胃而心自和。此实则泻子之法。”

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调胃承气者,以甘草缓大黄,芒硝留中泄热,故曰调胃,非恶硝、黄伤胃而用甘草也。泄尽胃中无形结热,而阴气亦得上承,故亦曰承气。其义亦用制胜,甘草制芒硝,甘胜咸也;芒硝制大黄,咸胜苦也。去枳实、厚朴者,热邪结胃劫津,恐辛燥重劫胃津也。”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阳明病,不吐不下,则阳明胃气不虚。心烦者,少阴君火受邪而逆于中胃也。故可与调味承气汤上承火热之气而调胃中之实邪,用芒硝承君火之热以解心烦,甘草调中,大黄行热,邪从肠胃而出。曾氏曰:《太阳篇》云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味承气汤,言胃络上通于心,君火亢极而然也。”

“现代研究”

1.有极佳的肠道清洁效果:抽取150例进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的患者分别采用清洁灌肠、泡服调胃承气汤、口服甘露醇3种方法进行肠道准备,比较效果,以获取最佳方法。选取2006年11月至2008年1月在本科进行摄腹部平片(KUP)+IVP检查的病例共150例,其中男性共90例(60%),女性共60例(40%)。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4.5岁。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以上几种肠道清洁方法的效果比较和观察,泡服调胃承气汤在进行肠道准备时,清晰度高,护理简便,患者无痛苦,乐于接受。

2.治疗老年性便秘: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选择住院的老年便秘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1~82岁,平均71.4岁。患者多为顽固性便秘,靠食物调节(食用蔬菜、蜂蜜、香蕉)无效,需借助药物(果导片、番泻叶、开塞露等)排便,服药前均2天以上未排便,最多8天未便,平均4.5天未便。结果本组显效21例,占70%;有效9例,占30%,总有效率为100%。

3.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运用调胃承气汤加味治疗35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减轻症状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组35例,男19例,女16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40岁;病程最短1.5个月,最长为5个月。其中,原发性肝癌15例,胆囊癌10例,胃癌5例,胰腺癌3例,食道癌2例。全部病例均经CT检查、病理学检查证实。结果:对纳差的有效率为91.4%;对恶心的有效率为76.0%;对呕吐、便秘的有效率均为100%;对腹胀的有效率为96.4%;对黄疸的有效率为73.3%。其他生化指标、体力状况等均有明显改善。

“病案分析”

严某,男,50岁,1986年10月25日初诊。患者3天前饮酒饱食后,胃脘胀闷不舒,继之呃呃连声,不能自制。自用多种单方治疗未愈,服西药颠茄类及镇静药不见好转。到某院诊治,给予丁香柿蒂汤加半夏、旋覆花等2剂,服后呃逆愈频而求诊。闻其呃声接连不断,甚是痛苦。询问知其3天来未大便,脘腹胀满,口渴心烦。查舌苔黄厚,脉象滑数。处方:大黄、芒硝各15g,甘草6g。上3味兑入开水500ml,盖严浸泡30分钟后滤出,1次服完。服后泄下大便甚多,臭秽异常,呃逆自止,脘腹胀满等症亦消。

按语:呃逆虽为胃气上逆动膈而成,然临证又须辨证求因,以明寒热虚实。本证乃因饮酒饱食导致胃肠实滞积热所起,理当通腑以除邪。前医反用丁香、半夏、党参等温燥之剂,势必邪愈壅而呃愈频。本方泄热通便,服之可使食滞、邪热随泄而除。如此腑气得通,胃气得降,虽不用止呃药物而呃逆自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