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经方治疗脾胃病研究
10850400000037

第37章 瓜蒂散

“治法”

涌吐痰涎。

“组成”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

“服用方法”

本方煎服法:①将瓜蒂和赤小豆两味,分别捣细和匀,每服一钱匕(约1.5~3g),用淡豆豉一合煎汤送服。②用后药力不足,不吐者,少少加量,以吐为度。③得畅快呕吐后,立即停药,以防过量伤正。④使用注意,因吐法最易伤人胃气,本方力猛,凡年老体弱、孕妇、产后、有出血倾向者均宜慎用或禁用之。

“方义分析”

瓜蒂散为涌吐剂的代表方。本方取瓜蒂之苦,涌吐风热痰涎,膈上宿食;以赤小豆之酸,利水消肿,吐去上焦有形之物;两药合用,有酸苦涌泻之功。香豉轻清宣泄,载药上行,有助涌吐之力,三药共成涌吐之峻剂。并借谷物以保护胃气,使不致影响饮食也。当吐而胃弱者,改用参芦。

瓜蒂以鲜而味苦者较好,陈久者则效力减弱。瓜蒂苦寒有毒,易伤中气,须用之得当,否则会损伤脾胃,因此此方只能用于体质壮实之人。若痰浊不在上焦,张从正从张仲景的瓜蒂散中得到启发,在他的临床实践中,以瓜蒂为主药,研制出了一系列的涌吐方剂,根据药物的多少,张从正将这些方剂分别命名为独圣散、二仙散、三圣散。其中独圣散就是由瓜蒂一味药组成,将瓜蒂研末,每次用3~6g,齑汁(即捣碎的姜、蒜、葱等末压榨的汁液)调服。二仙散由瓜蒂和好茶两味药组成,为细末后,每次用6g,齑汁调下,空腹服用。三圣散由瓜蒂、防风、藜芦三味药组成,各为粗末,每次用15克左右,用齑汁而盏,煎3~5沸后将齑汁滤出,再在药中加入齑汁一盏,煎三沸,将原先滤出的二盏齑汁重新倒入,一起煎二沸后过滤掉药渣,放温后慢慢服用,出现呕吐就停止服用,不必将药汁全部喝完。这三张用于涌吐的方剂,随着药物的增加,催吐作用也依次增强,并由于药物搭配的不同,在主治功效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独圣散催吐作用为三个方剂中最弱的,主要用于涌吐宿食;二仙散在独圣散的基础上加入了好茶,因此在功效上清热作用增强了,可以用于痰热、风热蕴结在人体头面、胸膈等部位的疾病;三圣散则通过瓜蒂和防风、藜芦的配伍,不但大大增强了催吐效果,而且在功效上增强了祛风、化痰、通络的效果,所以更适合于风痰上扰清窍所导致的中风闭证、癫痫、痰滞胸膈等症。

“方歌”

瓜蒂散是涌吐方,胸中痞硬痰邪猖;

气冲咽喉不得息,蒂豆研散调豉汤。

“历代论述”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瓜为甘果,由熟于长夏,清胃热者也;其蒂,瓜之生气所系也,色青味苦,像东方甲木之化,得春升生发之机,故能提胃中之气,除胸中实邪,为吐剂中第一品药,故必用谷气以和之。赤小豆甘酸,下行而止吐,取为反佐,制其太过也。香豉本性沉重,糜熟而使轻浮,苦甘相济,引阳气以上升,驱阴邪而外出。作为稀糜,调二散,虽快吐而不伤神,仲景制方之精义,赤豆为心谷而主降,香豉为肾谷而反升,既济之理也。”

李翰卿《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胸膈痰涎或上脘宿食。其症胸中痞满,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或身热有汗如桂枝证,或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或上脘部拒按。但必须具有痰和热相兼的症状,或有吐出为快的感觉,或有停食的事实,脉必须浮而有力。”

“现代研究”

瓜蒂散的主要作用在于瓜蒂,瓜蒂的主要成分是甜瓜素,动物实验证明其能刺激胃黏膜的感觉神经,反射性兴奋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但亦应注意,临床不断有过服瓜蒂而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报道。动物实验证明,将甜瓜素注入猫、犬胃中,可致剧烈呕吐,并有吐血、泻下,甚至呼吸困难,最后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病案分析”

1.吴某,4岁,患腹疼。每发必先潮热,吐痰不止,脾胃脉沉滑,此是湿痰郁结所致。用瓜蒂散加减:郁金4.5g,栀子4.5g,白矾6g,瓜蒂3个。煎服半盅,二时许遂吐白沫,如鸡蛋清者甚多,潮热即退。后服八珍汤二帖,永不再发。

按语:脾胃脉沉滑,乃湿痰结于内无疑,涎郁气机不畅故腹痛。湿邪郁而作热,故见潮热。治用瓜蒂散加味涌吐以去其病源,甚妙。后用八珍汤以扶其正,甚妥。

2.某男,20岁,晚饭后半时许,卒然腹痛,入于阴囊,阴囊鼓胀,其痛如剜,身为之不能屈伸,辏辏闷乱,叫喊振伏。诊之,其脉弦,三动一止,或五动一止。四肢微冷,腹热如燔,囊大如瓜,按之石硬也。病者昏聩中,愀然告曰:心下有物,如欲上冲咽喉。先生闻之,乃释然抚掌谓之曰:汝言极当。以瓜蒂散一钱,涌出寒痰一升余。次与紫圆三分,泻五六行,及其夜半,熟睡达天明,前日之病顿如忘。

按语:本案为嵌顿之小肠气,伴有手足厥冷,脉弦动止(脉乍紧),及气上冲咽喉等症,与瓜蒂散颇符,果涌出寒痰即愈。汤本求真氏慨叹曰:奏此伟效,此乃中医学之可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