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经方治疗脾胃病研究
10850400000016

第16章 栀子豉汤

“治法”

清热、宣郁、除烦。

“组成”

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

“服用方法”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方义分析”

本方功用轻清宣泄,善解胸膈郁热,对于虚烦不得眠有独特的疗效。本方中所言“得吐者,止后服”字句,后人多据此以本方为吐剂,实大错特错也。结合临床,本方用治胸膈郁热之失眠、食道炎、胃炎,热郁气逆之呃逆及其血证如衄血、吐血、便血等证。

“方歌”

山栀香豉治何为,烦恼难眠胸窒宜;

十四枚栀四合豉,先栀后豉法煎奇。

“历代论述”

高学山《伤寒尚论辨似》:“栀子五汤,方后俱啜得吐者,止后服。余谓此必叔和撰添,前贤不察,遂讹传致误耳,非仲景之原文也。盖以五证之不可用吐着,其辨有三,而五汤之不能致吐者,其验有二也。所谓不可用吐者何?夫栀子五汤,大概俱治烦之药,古本条曰心烦,次条曰微烦,三条曰烦热,又曰虚烦,彼吐之内烦,又明明说出编处,岂有治烦而反用吐者乎?又下文三条曰:若呕者,栀姜豉汤主之。夫三尺之童,俱知姜为止呕之圣药,若是吐剂,因其呕而吐之,则高因丘陵,下因川泽,其理最顺,何必加生姜以止呕耶?又曰:凡用栀子汤,旧微溏者不可与。夫发汗之剂,禁用于表虚,润下之剂,禁用于溏泻,宣吐之剂,禁用于善呕,各有针锋相对,若是吐剂,当曰:病人旧善呕者,不可与服矣。今尽在微溏,明明是降而润下之剂,与搞着越之何涉乎?所谓不能致吐者何?余尝治一女,伤寒表解胃实,与大承气汤下之,烦而后作表热,余知为栀豉之理,减用成方之半,应剂而愈,特未尝吐耳。因思古人尝药,服五汤,并无偶尔一吐,但觉腹内微痛,及溏泻日徐而已,故敢大胆谓汤后一语,非仲景之原文,属后人之蛇足也。”

“现代研究”

1.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用栀子豉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84例,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1.30%,总有效率92.3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用中医清宣郁热、畅通利气的法则治疗本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对修复食管黏膜皱襞有积极作用。

2.有关本方证治规律研究:针对古今67例病案进行研究统计分析,从症状及其诊断指标、舌象脉象指标、古今病证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对该方证候的客观化规范化作出了贡献。

“病案分析”

1.赵某,女,53岁,1999年6月10日初诊。患者多年来心悸少寐、情绪欲怒、胃脘部不适、嗳气吞酸、食少乏味、胸闷不畅、心烦不安,甚则懊恼伴有呕吐、大便干、小便正常。时感咽部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头晕、四肢乏力,曾去医院多次检查均正常,诊断为胃神经官能症。服中西药多年效果不明显,故来我院就诊,症状如前,舌苔薄黄、脉弦。其病机为肝郁不畅、久而化热、热扰胸膈所致诸症。治宜清热解郁之法。方药:山栀子20g,淡豆豉15g,柴胡10g,香附10g,牡丹皮10g,半夏10g,代赭石10g,茯神10g。5剂,日1剂水煎服。6月16日复诊:服上药咽部如有异物消失,胸闷、心烦不安、懊恼欲呕吐已有明显好转,精神也舒畅,效不更方继服之。共服25剂诸恙悉平,连访3年再未复发。

2.何某,女,21岁,1997年5月31日诊。口疮反复发作10余年,年来尤甚,每十余日一发,常迁延一周许乃渐愈,此起彼伏,痛甚难耐,多方求治不效。伴心烦纳差,舌红苔黄腻,脉弦缓。证属脾虚湿热内盛,循经上炎,发为口疮。治以清热燥湿,消补同施。方药:栀子、草豆蔻各12g,淡豆豉、桑白皮、神曲、麦芽、山楂各30g,桑叶、枳壳、连翘、苍术、党参各15g,甘草6g。水煎分服,2日1剂。服3剂后口疮尽愈,1月余未复发。3天前因劳累复发,但溃疡点仅1处。再用桑叶、女贞子各15g,栀子、白术、陈皮、当归、银花、黄柏各12g,淡豆豉、南沙参、黄芪各30g,甘草6g。服法同前,嘱食宜清淡,勿熬夜过劳。服6剂后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按语:临床常以栀子豉汤加桑叶或桑白皮为基础,再加苍术、连翘、草豆蔻、枳壳、甘草、神曲、麦芽、山楂等,名为四三饮。药共四组,即三清、三燥、三消、三补,主治湿热口疮。若阴虚火盛,则减去燥湿药,加知母、黄柏、生地、玄参或女贞子、旱莲草、当归、胡黄连之类;若脾胃不足,中气素虚,火不安位,症见疲乏多寐、自汗纳差、大便溏,舌淡齿痕、脉沉弱,每于疲劳、熬夜而复发者,则以栀子、淡豆豉、桑白皮或桑叶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