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经方治疗脾胃病研究
10850400000102

第102章 茯苓甘草汤

“治法”

温胃、化饮、消水。

“组成”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

“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义分析”

茯苓甘草汤的主要功效为温胃化饮,通阳利水。生姜温胃化饮、解表消水;桂枝和甘草相配,辛甘化阳以温通心阳,携生姜以解表散寒;茯苓健脾利水,和桂枝相配可以畅达三焦,促进气化,增强利水的功效。

主治胃虚水停,水邪不化致心下悸或上腹部有振水声、手足厥冷、小便利、口不渴,或汗出、身热、脉浮或浮数。小便利者,喜冷性饮食者,无表寒证现象者,均不可用。

“方歌”

茯苓甘草与桂姜,胃中停水悸为殃;

气趋小腹或成泄,健胃泻水厥亦良。

“历代论述”

汪苓友《伤寒论辨证广注》:“此条乃厥阴病热,消渴以后之变证也。成注引《金匮》云,水停心下则悸,兹则厥而心下悸者,明系消渴饮水多,寒饮留于心下,胸中之阳,不能四布,故见厥,此非外来之寒比也。故仲景之法,宜先治水,须与茯苓甘草汤,而治厥之法却在其中,盖水去则厥自除也。不尔者,谓不治其水也。不治其水,水渍而下入于胃,必作湿热利也。诸家注,皆以阴寒为厥,谓仲景另有治厥法,误矣……茯苓甘草汤,兼治厥而心下悸,实防水渍入胃之药。胃,土也,补土所以胜水,故用茯苓甘草,又生姜辛温,亦能助胃,桂枝虽走太阳之药,其辛温之性,亦能借以助胃而散水。又胃,阳也,水,阴也,胃有积水,则阳气不能四布,姜桂之性,用以行胃阳。而外达于四肢之间,却治厥也。譬之热证多服寒药,当以辛热之药从治,治同一理耳。”

柯韵伯《伤寒附翼》:“此厥明伤寒发散内邪之汗剂,凡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后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此方本欲利水,反取表药为里症用,故虽重用姜、桂,而以里药名方耳。厥明伤寒,先热者后必厥,先热时必消渴。今厥而心下悸,是下利之源,斯时不热不渴可知矣。因消渴时饮水多,心下之水气不能入心为汗,蓄而不消,故四肢逆冷而心下悸也。肺为水母,肺气不化,则水气不行。茯苓为化气之品,故能清水之源;桂枝、生姜,则从辛入肺,使水气通于肺,以行营卫阴阳,则外走肌表而为汗矣;佐甘草以缓之,汗出周身,而厥自止,水精四布,而悸自安。以之治水者,即所以治厥也。伤寒心悸无汗而不渴者,津液未亏,故也用此方大发其汗。用姜、桂与茯苓等分,而不用芍药、大枣,是大发其汗。佐甘草者,一以协辛发汗,且恐水渍入胃也。”

“现代研究”

1.实验研究

茯苓甘草汤能显著促进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液体排空,在增加胃窦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的同时,胃窦部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降低。提示茯苓甘草汤可能是通过提高胃窦部AChE含量、降低NO含量的综合作用以改善FD大鼠的胃液体排空延迟。茯苓甘草汤对宋内氏痢疾杆菌均有低敏感度抑菌作用,而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鼠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8种均无抑菌作用。根据此药理功能,临床上可用茯苓甘草汤治疗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性疾病,即使是长期服用本方,也不会产生人体肠道菌群失调的副作用,是一首较为安全、有效、理想的方剂。复方茯苓甘草汤可抑制肺血管重建,其机理可能与抑制p53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胞增殖被抑制、细胞凋亡被促进等有关。长期使用加味茯苓甘草汤可有效防治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其机理与抑制血浆及肺匀浆中磷脂酶A2(PLA2)及相关炎性介质,降低自由基的毒性有关。

2.临床研究

多用于治疗心下悸证、肺胀、慢性胃炎等。聂惠民教授临床常以此方治疗慢性胃炎,证见胃脘部胀满,口中黏而不欲饮,上腹部有振水音者,宜本方温胃化饮。若有便溏者,酌加炒薏仁;若有脐下悸者加大枣;若心下悸者,加党参、黄芪。

“病案分析”

武某,女,30岁。头晕、呕吐间断发作5年,复发加重3天。患者5年来稍饮食不当或过食油腻则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心慌汗出,吐后头晕减轻,诸症可缓,吐物多为不消化之物及清水,一年数发。平素饮食偏少,喜进清淡稀饮。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近因略食油腻,上述病情加重。诊见舌质红,苔白多津,脉弦滑。证属胃虚水停,食滞中阻。治宜健胃消食化饮。选茯苓甘草汤加味:茯苓30g,桂枝5g,焦三仙各13g,白术9g,炙甘草9g,生姜2片,3剂,日煎1剂,少量多次服用。药后头晕消失,诸症悉除。旋即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善后,至今未见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脾胃虚弱日久,素清淡稀饮,尚不足为患,稍油腻则饮食伤中,运化失常,水饮内停,食饮阻滞而发病。治用茯苓甘草汤温中化饮,佐消食除滞之品,使碍脾运转之物与饮邪同去;在水饮消散后,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培脾制水,绝生水之源,使脾旺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