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伟大的西北
10848800000087

第87章 伊犁现有工业

四日上午乘车到伊犁城内看实业公司之面粉厂,电力厂及火柴厂等,实业公司完全系官办性质,从前原系民营,据云办理不得法,致于亏本,现已由官家收买。面粉厂规模甚好,机器比较新颖,全为苏联制造,据团员中之面粉专家谓,苏联本为农产物丰富之国家,故关于农产品制造之机器,较欧洲大陆各国之出品,有过之无不及。该厂所用之麦,颗粒硕大圆润,堪称上品,故制成面粉亦佳。但照该厂规模,应可日产千袋,现仅日产五百袋,则又管理不得宜,而运转太慢之所致。其盛面粉之袋,则来自千里外之南疆,系粗纱大袋,每袋装八十公斤。其成品大部分运销迪化,其麦,一部分更自迪化运来,是为太不合理之事。电厂有发电机二部,每部二百五启罗,其锅炉为火车头式,效能不甚高,尤以配电盘之庞大,均为陈旧之表现。内有小修理部,机器零件之损坏,似可自己配修。新建青砖烟突一座,高一百三十五尺,周围木架尚未撤,因烧火之后,烟突由上裂了一道直缝,工厂当局颇以为忧。余询其地基甚稳固,当时作基础地盘之铁筋水泥亦相当之宽,地面上一段,并无裂痕,因砌砖时,全用水泥,遇热后当然有此现象,告以可以无虑。惟检查图样,发见其顶上之层,仅四寸(即一砖)之厚,则每平方尺砖的本身重量,不足六十磅,若遇超过六十磅之风力,则全赖水泥黏着之力,是否可以抵抗得住,反成问题。闻此亦系俄人设计,希望其不致有差误。再同实业公司经理看某处之火柴厂。机器之设备,一切绘图制造,均由某回族人照书上之图案抄袭而成,且顺利开动,可见回族人相当之聪明。拟制安全火柴,所需氯酸钾,由中央航空在伊犁之训练两学生,代为试验之。其法用葵花茎烧灰,得碳酸钾,再用石灰苛性化,得苛性钾,然后电解年盐得氯气,通于苛性钾之中,而制就之。该两生更拟作黄磷,拟用电解,而电炉则太庞大。余仅以常识告之,不知其能否有帮助也。因此痛感新疆建设人才之缺乏,而同时又佩服青年人之有勇气。火柴厂看完后,再看一回族人所办之制革厂。厂主人以前本南疆“八依”(即富翁之称),因与其他南疆“八依”摆元宝之多少比富而失败,致忿走北疆,更图发展。当然牛马羊仍为其本业,数以万计,其实彼亦不知为若干头,可想其财富之巨。该厂创始于三十年前,当初系请德国人设计,其发电尚为直流,故一切电动机均为直流。规模之大,在内地罕见。其制皮机器,应有尽有,每日能出皮四千张,生产力之大,出人意外。当初之技师原为德人,自大战后德人退去,改用俄人。至德苏交恶后,苏联人亦辞去,现由厂主之子担任。厂主有子数人,均为德国留学生,其中一人学文学,在伊犁有相当的名望。担任制革工程者,似尚不能胜任愉快。自苏联人辞去后,该厂曾停顿若干时间。据闻周转金不足,且鞣料缺乏。新省政府拟利用其规模,制军用皮革,曾贷与资金若干,并允许代为设法由内地聘请有经验之技师前去,未果。此次考察团到后,又旧事重提,当时由林团长与之商谈,决定回渝后即将此事实现。曾在厂内参观,现虽一部分开工,但大宗机器尚闲置。鞣皮用之丹宁,均取自树皮,以柳树为最多,堆积有三大库,亦不知其为几十万斤也。是日在城内尚参观了一个小啤酒厂及榨菜油厂,规模虽小,但设备亦相当精致。抗战以来,未曾尝过啤酒,不意到此反得痛饮一大杯,殊出意外。主持人为华侨之一,闻近来新疆各种小工业,得力于华侨不少。是夜在某族文化促进会看京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