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都遗迹
10848100000009

第9章 研究文集

一、海打歼敌计划

彭德怀鉴于敌军已突破西兰公路,由静会地区北进,紧追不舍,整个红军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应付胡宗南进攻,停止其追击,于十月二十五日他致电毛泽东,认为敌人向我进攻,企图“拼命一干”,“迫我就范”。提出应迟滞敌人于会宁、青江驿一带,然后诱敌在郭城驿一带,集中四方面军全部和红一方面军一部,歼灭胡敌先头部队,待打破南敌后再行渡河的作战计划。该电同时指出,张国焘对此计划犹豫不决,因此希望军委即刻复电,以便放手执行这一计划。中央军委电示红军总部和各方面军:今后作战第一步重点应集中主力击破南敌,待南敌受阻后,第二步重点向北攻取宁夏。于是决定先以三个方面军主力进行海(原)打(拉池)战役,击破南敌,阻止敌人追击。作战方针是逐次转移,诱敌深入,在预定的海原、打拉池地区集中优势兵力,给敌主力胡宗南部队以歼灭性打击。同时为了给下一步向北攻取宁夏创造条件,决定红四方面军以大部兵力参加海打战役,并以两个军西渡黄河,迅速占领黄河弯曲处眼井堡、大营盘地区之枢纽地带,而后转向宁夏之中卫、定远营(今阿拉善左旗)行动,而红一方面军主力在红四方面军渡河部队占领河西枢纽地带后,袭占河东金积、灵武一带,西渡黄河,作好攻取宁夏的准备。待击破南敌后,四方面军之九军再从中宁渡河,开始宁夏战役,为了统一各参战部队的行动,中央军委于十月二十八日任命彭德怀为前敌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十一月初任命任弼时为政治委员),刘伯承为参谋长。

这时张国焘对四方面军的部署是:以三十军作为抢渡黄河的先头部队,立即开赴靖远附近,隐蔽造船,选择渡河点,迅速完成渡河攻宁的准备工作;以四、五、三十一军沿会宁、界石铺、华家岭、马营、通渭、宁远镇、葛家岔、静宁等地,梯次配置,构置工事,进行扇形运动防御,迟滞敌军前进;以九军置于会宁至靖远之间,作为机动部队,如三十军渡河成功,九军跟进;如渡河不成,而南敌突进,则以四、五军牵制敌之侧翼,以三十一军及九军反击南敌,为三十军渡河争取时间。

三十军在政委李先念、代军长程世才的组织指挥下,选定离靖远四十华里路大芦子村的一片柳树林里,集中造船材料和人员,突击营造木船,不到半月造船十六只,每船可载十多人,另外又找到一只能运送一百多人的大船,渡河工具解决了。二十三日晚三十军开始渡河,因渡船搁浅,未能成功。又经周密勘察,渡口选在靖远以南四十里的河抱口,这是一个老渡口,二十五日晚,三十军渡过了黄河,二十六日九军也跟进渡过黄河。

海打战役对于停止敌之追击,至关重要,为打好这一仗毛泽东主席于十月二十九日给彭德怀发出“万万火急”指示:与南敌决战关系重要,现敌轻我锐进,胡敌先头又是郭华宗旧部,周、孔两师打得好可获大胜,我有如下提议。

甲、全战役须掌握在你一人手里。

乙、以野战军全部为主力,从二方面军抽二分之一辅助之专打周、孔两师,四方面军为右翼钳制队,或任右翼部分突击,专对付胡之西路及毛(炳文)、王(均)两路。

丙、以二方面军二分之一替换七营、同心城等处防务,使一方面军全部集中。

“实行打时要在有利之地形条件下,首战限于打两个师,并首先消灭其一个师。”

彭德怀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即于十月三十日下达了海打战役的部署命令:红一方面军集结于打拉池以东干盐池地区。以上两部为突击集团,准备东西两面夹击。力求歼灭胡敌先头部队一两个师;第四军和第五军在郭城锋、靖远、打拉池之间占领阵地,钳制毛炳文、王均部,保障红军突击集团右翼安全;红二方面军主力转移至七营、王家团庄、同心城及海原以西地区,保障红军突击集团左翼安全。海打战役计划,是红军为击破南敌而部署的一场关键性战斗,如果得以实现,就可以阻止南敌进攻的势头,还可为宁夏战役创造条件,在此敌我决战的关键时刻,张国焘口头上同意,而实质上在筹谋西进甘北计划。彭德怀于十月三十日将此情况电告中央军委。中央军委立即致电朱德、张国焘,指出:“方针先打胡敌,后攻宁夏,否则攻宁不可能。请二兄握此中心关键而领导之。”“目前重点系击破南敌,停止追击,为贯彻河东歼敌计划,除已渡河的两个军外,其余各部停止过河。”但张国焘无视中央军委指示,借口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又令四方面军总部和五军西渡黄河。至二十七日拂晓,三十军、九军及四方面军指挥部渡河完毕。接着五军也西渡黄河至三角城地区。至此四方面军总计两万一千八百人渡过了黄河,向河西走廊进发。事实上张国焘根本不注重先打胡敌,后攻宁夏,贯彻海打地区歼敌计划,而考虑红四方面军如何全部渡河西进甘北的问题。他在《我的回忆》中写道:“敌军的兵力愈集愈多,分路攻击的行动愈来愈积极。我军在会宁、靖远大道上的掩护阵地,悉为敌军所攻下。敌军的另一部进占了靖远城,控制了渡口,我们至此不能渡河了。我和朱德乃命令第四军第三十一军移到这条大道的东北面,以打拉池徐海东部驻地为后方,这样我们的西进计划便没有能够全部实现。”当前敌总指挥彭德怀下达海打战役命令后,他擅自撤离指定的位置,令四军撤至贺〔郝〕家集、新〔兴〕仁堡、马家塘地区,三十一军开到同心城、王家团庄地区。这就使红一方面军主力完全暴露在敌人面前。海打战役计划未能实现。

二、关桥堡歼敌计划

海打战役失去战机后,彭德怀将实情报告党中央,并决定三个方面军统一行动,寻机作战,歼灭追击之敌。

十一月一日,彭德怀、朱德、张国焘、贺龙、任弼时在海原关桥堡召开会议,决定在海原、打拉池以北、同心城以南之关桥堡地区设伏,消灭胡宗南部队两三个师,阻止其尾追。在彭德怀统一指挥下,向指定位置转移,红二方面军从双河堡移至李旺堡一带,红一方面军主力从古西安州、麻春堡地区转至高崖、石峡口、红古城、王家团庄、大阴子山、北五当山一带,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在同心城、李家套子、马家塘地区,红四军在黄古川、陈侯湾(兴仁地区)一带。在转移中,红一军团红一师和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分别从古西安州和干盐池向海原北之何家堡〔贺家堡〕发起攻击。十月三十一日歼敌两个团,余敌逃回海原。此时,敌三十七军毛炳文由南向靖远黄河沿岸北进,第三军王均部由郭城驿向打拉池、贺家集〔郝家集〕、同心前进,东北军王以哲部由杨郎、黑城镇拟向七营、豫旺堡进攻,胡宗南部先头部队第一师、第四十三师(周祥初)、第九十七师(孔令恂)经将台、新营、红羊坊、红井子、古西安州一线紧追不舍。十一月三日,彭德怀发布了消灭胡宗南部队两三个师的战斗命令,要求三个方面军按部署作好战斗准备,诱敌深入至关桥堡地区歼灭敌人。十一月四日胡敌第九十七师进占关桥堡,十一月五日胡敌第四十三师进占驼厂堡〔脱场堡〕。因敌情变化迅速,彭德怀于十一月四日调整了三日的作战部署,又发起了打击胡部周祥初、孔令恂两师东进的部署,命令各部队隐蔽集结于驼厂堡一带,待周、孔两师通过驼厂堡后,发起攻击,消灭敌人。六日红军埋伏在驼厂堡附近的右翼部队的意图暴露,周、孔两师停止了进攻,而且就地构筑工事,同红军对峙。由于敌人已发现红军伏击意图,关桥堡歼敌计划又未达目的。与此同时,敌第三军王均部已经靖远、打拉池、中卫向同心城逼近,控制了其增援宁夏的道路,隔断了红军主力同已渡过黄河的河西部队联系。十一月六日,敌胡宗南第一军全部进入海原地区,此时军情十分紧急。红军三个方面军(除西渡黄河部队)向东转移至同心城、王家团庄、李旺堡、吊〔碉〕堡子及其以东的豫旺堡一带,稍事休整,继续诱敌深入,相机歼灭之。

附记:

1936年秋冬,长征与西征红军走遍了海原的山山水水。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贺龙、张国焘、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左权、徐海东、萧克、关向应等红军领导人及国际友人斯诺的光辉足迹,也留下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英雄足迹。在这片热土上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谱写了红军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编辑红军与海原的历史文献,就是要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让长征精神世代传颂、永放光芒。过去,我们曾编写过红军西征在海原的有关史料,由于资料缺乏,遗失不实之处较多。这里,根据马汉文、王克林、杜银杰编著的红军西征研究《红旗漫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版),我们摘编有关海原文献,并参阅了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宁夏军区政治部编写的《红旗漫卷——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宁夏军区政治部编著的《红军西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版)二书中的有关海原的资料,以供史志工作者研究参考。

(李有成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