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都遗迹
10848100000043

第43章 题外三碑

一、定戎寨诗碑

石子

定戎寨,《宋史·地理志》又作定戎堡,筑于宋元符二年(1099年),与天都寨共同构成西安州之犄角。寨在西华山(古天都山)西北麓,即今海原县盐池盆地东边,当地人称东堡子。

古堡西边,有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修筑的干盐池新城。新城筑成后,户部尚书杨鼎应约写了一篇碑文——《干盐池碑记》,原文载于《嘉靖固原州志》中,但碑刻不知湮埋于何处了。

杨鼎的《干盐池碑记》开头有这么一段文字“定戎寨,一名干盐池,里志不载,其详无从考证。平旧垒中,得前人所作”过定戎寨诗镌“,始知其名也”。

由此推知,明朝将士曾在定戎寨挖出过一块石碑,碑上镌刻着一首“过定戎寨”的诗。可惜的是诗的内容作者没有交代,而原碑置于何地又无从知晓。

清末民国以来,在海原的文化人中,一直流传着一首与干盐池有关的诗——

定戎古寨几千秋,

四壁青山遮古州。

北有神泉滴绿水,

南有石沟卧金牛。

西湖吐玉无价宝,

东海碧波水倒流。

四季不忘八节景,

好似百鸟朝凤楼。

这是一首美轮美奂的诗,读来引人入胜。“神泉”、“石沟”、“西湖”、“东海”都是干盐池盆地的景观。过去曾传说干盐池也有八景,因未留下文字记载,今人不详其指。而这首诗中的“西湖”显然是指今盐池村西边的盐湖。“东海”是个虚指,倒是在定戎堡旁边的“碧波潭”至今流水不竭。从诗的遣词造句看,有两个“古”、“四”、“有”字,且对仗不工,不属于律诗。但诗体活泼自由,朗朗上口,不失为一首好诗。或许在文人的传诵中,字词讹变,年久失实。

这首诗是否就是当年那首“过定戎寨诗”,因缺乏史料,难以考证,目前不敢妄下结论,只能存疑待考。

2002年,我去干盐池采风,当地有几位村民说,他们曾见过一块石碑,上面就刻着这首诗。诗碑被某某人拉去,后又转移到外地了。是真是假,难以追查。我们期盼着此碑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二、西安州竹叶诗碑评考

刘华

在海原县西安乡古城,有一块刻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的竹叶诗碑。碑高144厘米,宽78厘米,厚13.5厘米,底座毁坏碑身四周已风化残损,底部尤为严重。

该碑正面为两杆劲竹,一丰一瘦,乍看是一幅墨竹图,但稍留意,就会发现自上而下其竹叶全是汉字的笔画。左边的丰竹由三句诗(十五字)组成叶片,右边瘦竹的叶子只一句诗(五字)。两竹自右向左倾斜,但瘦竹较挺直,丰竹上端弯曲,叶片或低垂或飘逸,似有风吹雨淋之势,奇特的是那杆丰竹底部有一块秀石,竹子从一石孔中长出,在秀石两侧有兰草、梅枝作衬托,共同构成一幅竹石梅兰图。

在瘦竹的上方用行书镌刻着一首五言绝句:“天生忠孝竹,节义傲风霜;桥梓垂青史,乾坤许并芳”。(原诗为繁体字),署名“涵峰题”、其竹叶就是由这首绝句构成。

整个碑面布局精美,图文并茂,金石书画,集于一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丰竹左侧(上款)有“褒忠郎”三字,较模糊,其下还似有字,但已看不清了。

瘦竹右侧(下款)为“南安州山□氏善竹节□冬(固游西)□游戎陈望山乃褒忠(后)也迎……甘……忠祠。”(引文括号里的字乃笔者辨识,省略号指字数不详,下同)

该碑背面剥蚀严重,文字漫漶不清。

上半部是一篇记,兹将能辨认出的字句抄录于下:“窃谓……数之使……后易千……始黄君为迁(于)……宪副佐……左夫建游府□基有……游于……之……及夫……考(劝)之□矣予值万历癸酉冬圣天……游固镇西路兵驻……一人……参戎事兼筑沿河□工……之……乐应之曰莫知其继子某舛讹不明……良可慨为遂延访营中父老得其……鉴石纪其某(号)自某(战)事发(□)上□公署之左庶后来矜式(男)(猛)策励……也知其人则出其子也,徒勒石而纪其人哉□徒勒石而纪其人哉予援笔直书观者勿哂曰石之灾是为记。”

下半部分排列着人名字及职位任期,共两排十六人。上排八人,前二人已不得而知。接着是“王□……”、“刘堂号南□延州卫指挥任三年”、“张□……”、“周棠……”、“吴凤号歧同甘州(卫)指挥任二年□西宁参将”、“赵九恩号龙浦绥德卫武进士任三年,下排八人依次为曹伸、杨鳌、温顺理、王□、陈守义、刘□、李□、徐□、其字号与职位均已无法辨识。背面右侧题为”万历二年十二月吉旦上郡陈守义立石并撰文。

据《明实录》,十五世纪中叶或稍后,杨鳌、温顺理、赵九恩、陈守义等人都曾在固原担任过游击将军。

根据碑文大意,该碑是为战亡将士所立,因为自十五世纪三十年代后,瓦剌与鞑靼统一,势力强大,屡犯边境,西安州乃固原西北门户,自然首当其冲。

然而,此碑究竟是为何人所树,从西安州现有碑刻记载看,我以为是为王镇父子所立。清《盐茶厅志备遗》与《海城县志》在“名宦”中记录了王镇父子的功绩:“王镇,字世安,本所(西安州守御千户所)千户,慷慨有节,忠勇素著,弘治(1488~1505)虏寇犯边,率师御之,战殁。朝廷褒忠,锡荫乡里,勒碑旌节。王缙,镇之子也,猿背善射,破贼平番,屡立奇功,历任左府都督佥事”。陈守义等人遵朝廷旨意,“延访营中父老,”撰写碑文并请“南安州山□氏”勒石刻竹。“朝廷褒忠”,当是“褒忠郎”的来历;“桥梓垂青史”正是赞扬王镇父子破贼平番、效忠朝廷、献身疆场的英雄业绩。

竹叶诗碑因其独特的艺术构思,被誉为碑林一绝。据《人民日报》(1990.8.18)“奇花异草的‘竹叶碑’”一文介绍,我国共有四块竹叶碑,分别收藏在四川白帝城、上海松江县、河北定州市和涿州市,且图案完全一样,两丛劲竹左为“风竹”、右为“雨竹”,五言诗是三国时关公的“不谢东篁意,丹青独自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碑面右上角都题刻着“汉关夫子手笔”。笔者曾在五台山看到上述碑拓,其构图立意比之西安州的这块(可以当作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第五块竹叶诗碑),则显得逊色多了。如果说那四块已很奇异珍贵,那么,西安州的竹叶诗碑则更奇中有奇。该碑因其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实属竹叶诗碑之珍品。

“附注”

此文1997年8月22日《宁夏日报·西部周末》以题为《奇中奇——西安州竹叶诗碑》进行报道;后载于《宁夏史志研究》1999年第1期;1999年10月编入《固原揽胜》、《海原县志》“附录”;2000年第5期《宁夏画报》以《宁夏奇石——西安州竹叶诗碑》再次宣传报道。

三、永志不朽碑

里仁邑兴仁堡分界碑记

郝守平抄录

立写公议合同,永杜葛滕文,契人兴仁堡刘显(印治)王廷、吴加略、薛世贵等,郝家滩陈忠明、□魁、郝智、杨朝银、梁崇德、王一元等,远因滩□造理论,屡次不息,今特□请山陕客贾两□芨滩田地。白路梁高姓坟以下田地俱属□相干,其□芨滩田地南依高峰子大路至乱山根郝姓地为界,其白路梁以东田地俱(地)不与兴仁堡相干,其地北依高峰子大路,不与郝家滩相干,四至交界凭众公处踏勘后,若有反悔异言挑字到官,自任情罪恐□存照。

乾隆二十五年岁次庚辰九月初三日立合同

“附注”

1.()内的字意思不明。

2.□表示难以辨别的字或缺字。

3.该碑现藏于兴仁镇郝家集村方神庙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