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胃肠病辨治心法
10848000000083

第83章 胃肠病久须重剂——力大效宏不伤正

胃肠病日久,胃气损伤,邪气日重,再者反复用药,胃肠更加损伤,因此在治疗上应采用变通之法,方可取得长效与速效。

1.标实重痛甚者

患者痛苦异常,胃口较差,或持续性疼痛,活动后加重,或彻夜疼痛,直接影响正常生活。在辨证的基础上,应加大通调药物之量,方用丹参饮加瓜蒌、薤白。如温通,不用炙草,补气但易使壅滞,而重用干姜、乌药辛温散寒行气。

2.痞满较著者

七情自伤,气血痰火湿食内阻,患者胀满异常,由胃脘波及两胁、腹部。治疗关键不在祛邪,而重在补气、下气、排气,急则治其标,方用越鞠丸或柴胡疏肝散,加用破气药,如三棱、莪术、大腹皮、槟榔以破气开郁,重用莱菔子、连翘以开食郁,可迅速下气、排气,改善临床症状。

3.久病化火者

症见胃中灼热,口干,大便干燥,难以排出,痛苦异常。不及时治疗,可出现“关格”之症,此类患者究其原因,由于胃肠功能较差,每日饮食后难以完全消化,在肠道中停留,久而久之,水谷化热,邪热内盛,灼伤胃肠之气,胃肠蠕动减慢,胃肠之物难以排出,形成恶性循环,大便不爽不畅,甚至坚涩难排,治疗的关键应迅速清热泻火,通便排便,方用麻仁丸或通幽汤,加大生地10~12g、半枝莲30~50g,可迅速滋阴泻火通便,多可一、二剂取效。但应中病即止,否则又伤胃气,不可不慎。

4.病久胃阴亏损者

胃病日久,多可伤阴,出现胃黏膜萎缩变性,甚者出现肠化增生,临床治疗以养阴为主,但滋阴药多黏腻,影响胃气功能,应改变给药理念,不能直接养阴,而应以酸甘化阴,并加用调气和血,如用一贯煎合益胃汤,加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乌梅、白芍、丹参、赤芍,不但可以温阳行气,提高胃肠功能,还可滋阴活血祛瘀,迅速取效。

《医宗必读》曰:“愚按脾胃者,具坤顺之德,而具乾健之运,故坤德或惭,补土以培其卑监,乾健稍驰,益火以助其转运。故东垣、谦甫以补土立言,学士、用和以壮火垂训,盖有见乎土强则出纳自如,火强则转输不怠。火者土之母也,虚则补其母,治病之常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