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石雕(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10846800000020

第20章 石雕文物的保藏和陈设

收藏

根据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一切地上地下文物都归国家所有。因此,我国石雕文物的收藏和保护,主要由国家的各级博物馆、有关科研单位和地方文物管理所负责,其经费由国家提供,文物的所有权属国家所有。在此前提下,考古发掘出土的石雕文物,是石雕收藏品的主要来源。现存地面的古代石刻艺术的遗迹和遗物,是文物考古部门研究和保护的主要对象,是属于国家所有的文化遗产,任何人不得破坏和盗凿。另外,国家文博部门还接受私人捐赠,并从多种渠道从私人手中征集收购古代石睢文物。在文博部门的经费开支中,其中有一项就是用于国家收藏文物的开支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充实国家的文物藏品,以便进一步利用和发挥文物的价值和社会功能,同时也起到便于管理和保护祖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作用。

与此同时,考虑到我国民间历来有收藏文物的风气,所以传世流散文物的个人收藏及其合法的继承,也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私人收藏的石雕文物通常是由财产继承、馈赠和买卖的渠道获得,在国家法律承认其合法性和所有权的同时,也严禁私人走私流散文物。因为文物属于祖国的文化遗产,法律赋予收藏者保护好文物的权利。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规定下,一些条件好的地区不仅有文物市场,还不时举行盛大的文物拍卖会。例如在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举办的’95秋季拍卖会上,故宫博物院就以1800万元的竞价,买下了宋代张先的《十咏图卷》,打破了中国画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从而引起巨大的轰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各种社会的正常需要,国家也在逐步地调整、制定和完善文物市场的管理法规,使其朝健康和利于更大发挥文物社会价值的方向发展。

正因为文物具有各种巨大的价值,所以它日益受到各种收藏者和投资者的重视。收藏者们收藏文物,一可使投资增值,二可享受到收藏文物的乐趣。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市场刚刚起步的阶段,人们的鉴赏力还不高,尤其是石雕文物,尚未能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如果从收藏的角度来说,这正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天地。不仅是古石雕不易求得,仿古石刻也必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会产生深远的社会效益。举例说来,迄今国内的古石刻碑林和现代碑林并不罕见,是中国山水园林特有的点缀,但其雷同和缺乏独创性也显而易见。如果我们把“昭陵六骏”、“马踏匈奴”之类的著名古石雕仿刻,搬到秀美的山水园林之中,岂不比前者更胜一筹!这样的古石雕露天博物馆,更能提高人们的欣赏鉴别力;其高雅的精神享受,对陶冶后人的情操也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目前,收藏者从国家的文物商店中购买的石雕文物,一般都标明仿古和真品,省却了辨伪的麻烦。但是作为个人来说,鉴赏力也应不断地磨练提高。有时候即使是国家的文物收藏部门,也往往会遇到不识货的情况。一些有收藏价值的珍贵文物,就是先由文博部门流向外贸部门,后经一流专家的把关,才不至于流失海外。又因为鉴赏力的问题,文物拍卖会和文物商店内销文物的价格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些文物被视为待处理物,待字深闺;有的一时疏忽,痛失交臂;有的失而复得;有的鉴定为真品又被新发现推定为伪品。这些情况,都应当引起鉴定者和收藏者的重视。

对于一般的收藏单位和个人来说,收藏文物就要求价廉物美,选择文物首先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考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真正的收藏眼光来说,应当是围绕历史、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价值来尽可能地收集文物。石雕文物的种类繁多,有特色的收藏也会给人以意外的收获。尤其是一些从不起眼的石刻,往往会隐藏着人们前所未知的奥秘。例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边疆地区民族石雕艺术,就是尚待发掘的宝库。

对于私人的收藏者来说,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强调遵守国法。盗掘、走私文物,或将出土文物私藏,都是违法犯罪的,都要受到国家法律的惩处。另外,从非法者手中购买文物也非台法。对此,收藏者个人应该熟悉遵守有关文物管理的政策法规。

保养

石雕文物在鉴别、断代和收藏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涉及到保养的问题,它包括以下一些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是清除石雕表面的污垢。除了大理石之外,一般石雕表面的碳酸盐锈壳,均可用酸类(盐酸、甲酸、醋酸等)稀溶液软化溶蚀掉。有条件的还可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快速清洗。大理石因其本身也是碳酸钙,用酸液会使石料受到破坏,可考虑用三甲树脂或硝基漆稀液先封护石面,再用酸液腐蚀锈处,到锈层松动即可中止,改用机械法剔除,然后再用溶剂洗去封护膜。

除锈之后的石雕文物,若有断裂就需要粘合。断口可用丙酮溶液清洗油污,合缝严密的小件可用“502粘胶”滴入缝隙中,当即可使粘合牢固。粗重器物的断口,可用聚酰胺环氧树脂粘合固定。对大理石的较粗断口,可用RTV硅橡胶粘合,它尤其适用于固着露天的石槛、柱头、雕像等。小件的石雕则可用三甲树脂粘合。

一般来说,小型石雕文物的保养方法是简单易行的。文物陈列室内,光线照明要适度,过低就会影响视觉的审美效果,过强,灯光所含的紫外线对文物标本就产生破坏力。尤其是采用自然光的石雕陈列,更应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室内还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因为蓄热严重对文物也是致命的威胁,过于潮湿也同样不利于文物的保藏。一般希望空气湿度保持在55~60%之间,室温控制在20℃左右为宜,人工照明的光照度要控制在300~400勒克斯之间。国外一些条件好的博物馆,也有定在1000~1500勒克斯的例子。

露天石雕文物的保养就要复杂得多了。石质材料,内含水分,在冬季冷冻时体积膨胀,易于造成开裂,又加上阳光曝晒,雨水和寒热作用,会使露天文物受到严重的风化破坏,表面粒化,粉末剥落。经过文物保护专家的实验证明,现以聚甲基乙氧基硅氧烷(又称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商品名憎水3号),作为石雕文物的抗风化防水剂,效果较理想。它无色透明,用其配制的酒精溶液刷涂到石雕表面上,可深度渗入石材孔隙中,无膜、无光,完全不会改变文物的外观,雨水不能浸入,而内部水分又可以向外挥发。目前我国一些著名的建筑石刻、桥栏和碑刻,用此法处理之后,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国许多著名的石窟寺艺术,其保护工作更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采用丙烯酸酯类和环氧树脂外,文物保护专家还在不断地研制和完善加固及防风化的各种方法。有关石雕保护的具体做法,读者可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的《考占工作手册》(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以及黄克忠的《石刻的风化及保护》(《文物》1988年2期)一文。

陈设

收藏文物是为了观赏和陶冶情操,要使收藏的石雕文物能展现其最美的姿态,就需要在文物的陈列设计上下考究的功夫。

它如同国画的装裱、盆景的制作和书籍的装帧,石雕的陈列设计也是一种高超的艺术,陈设得好,就会起到画龙点睛和锦上添花的作用。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艺术博物馆、堪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陈列的中国古石雕,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布置,风格色调古朴而典雅,陈列艺术形式绝妙地衬托出古石雕幽邃神奇的魅力。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古雕塑陈列艺术更是驰名世界。意识到文物陈设的重要意义,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陈列艺术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文物陈列设计的目的,是使参观者理解和接受陈列的思想和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和美的享受。因此,陈列的设计就要求尽可能地用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表达陈列文物主题,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在事先进行整体设计定稿之后,就要进行分项的设计施工,如制作陈列柜、镜框、板面、陈列台座等。设备的形式不宜过于复杂,其线条、色彩、高度和尺寸都应与文物主题相互协调,风格统一,安装方便,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对陈列装饰材料的选择也要注意与文物主题的结合,一些精美厚重的石雕,就宜放在质地稳重的台座上,这容易使观者产生平衡感。对一些精美轻薄的石雕,就宜采用高级的呢、绒来作衬托,观者对此会产生珍奇的感受。在装饰石器时代古朴的石雕时,就宜采用本色亚麻布作背景衬底,这会使陈列装饰更接近该时代的古老风格,从而增强陈列的效果。

另外,陈列设计也要考虑到光照对色调的影响,要根据光源的作用来调整好陈列主题和装饰艺术形式的色调,使其在光照下能展现最佳的视觉效果。

收藏和鉴赏文物是一种高雅的享受,也是一种没有穷尽的学习和探求。我们只要锲而不舍,就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也会提高各种相关的文化修养。作为一个石雕文物的爱好者,踏着循序渐进的脚步,你可以细心地品味散布在大好河山之间的许多古石雕艺术杰作,还可以在博物馆内陈列的文物前流连。你要时刻注意观赏专家著录的古石雕图文,又要踏遍坊间摩挲实物。一旦深入石雕艺术的殿堂,你就会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功喜悦。当今的时代,石雕文物仍在召唤着鉴赏家,愿每位读者都能欣赏到中国古代石雕艺术之美,也愿大家能共同把祖国的石雕文化艺术弘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