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穷养男孩的50个密码
10846300000016

第16章 细节15对孩子的优点要给予肯定

孩子的思维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很在乎长辈们的肯定。在孩子完成了某件自认为得意的事情,向你“邀功”的时候,你是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还是及时肯定了他的成功?父母的肯定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什么是肯定?就广义的层面来看,“肯定”指对某件事物或某人的言行,表示一定程度的支持与赞同,给予适当的善意响应。而这种响应对于天真无邪的孩子来说,往往具有巨大的正面效果。除了帮孩子建立自信心、让他乐于表现自我、分享创作成果,更可以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在其身心发展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孩子明亮的双眼如同一部录像机,不断探索、摄取周围人、事、物的变换,但因其心智无法分辨好坏善恶,所以大人对孩子肯定的程度,若表达错误或给予不当讯息时,会造成负面的效果。

得到正确肯定的孩子往往充满自信心,父母应常以口头表扬或肢体语言鼓励孩子,让孩子心里产生荣誉感、责任心,从而更努力向上。激励孩子努力,莫过于给予一个适时强而有力的肯定。什么时候该给孩子肯定?生活中孩子做出哪些事和哪些行为时,是值得父母给予肯定的呢?

(1)当孩子以全神贯注的精神专心从事某项事物时,不论他成功与否,都应该给予嘉许与肯定。

(2)当孩子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心爱的事物,以及一段难忘的经历时,父母都应该在语言与行为上给予一个即时肯定的赞美。

4岁的小敏最近喜欢上了涂鸦,这天中午,她兴致勃勃地拿着自己刚完成的图画,跑到厨房给正在做饭的妈妈看:“妈妈,你看,我画的小鸭子。”语气中充满了热烈的企盼和掩饰不住的骄傲,想从正在忙碌做饭的妈妈口中得到些许赞美与肯定。

不料妈妈看都没看图画一眼,忙着推开小敏说:“你没看见我现在忙着做饭吗?为什么挑这个时候来烦我,快出去,自己去玩。”只见小敏眼眶泛着泪水,失望地回到自己房间。这位妈妈的做法可就有欠考虑了,不耐烦的态度和指责的语气,无疑否定了孩子的劳动成果,极大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对画画的热情,小敏在以后的日子还会把画拿给妈妈看吗?也许她的心里已经有阴影了,甚至连和妈妈亲子间的感情,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

如果妈妈停下切菜的动作,接过图画仔细看了一会儿:“画得真好,小鸭子的翅膀画得真漂亮,哟,还有水波呢,宝贝太棒了!”小敏拿着妈妈递回的画,一蹦一跳地回到了房间,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妈妈虽然忙碌,但看一眼画的时间总抽得出来,几句鼓励和肯定的赞美用不了多长时间,但是带给孩子的却很多,从你的肯定里,他也肯定了自己,有了自信,对画画这件事情,也会充满更多的兴趣。几句话换来这么多好效果,不是很划算吗?

(3)从小教育孩子应有的礼貌及负责任的态度,当孩子遇到师长、亲邻能主动问安道好、扶助弱小时,就足以证明其已具有良好的礼貌和善良的爱心,要适时给予肯定的鼓励。好的礼仪受人喜爱,将也会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4)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好奇心永远跟随,当其向父母询问“为什么”时,对孩子表现出的探讨问题、追根究底的精神,不但不应抹灭,更应给予支持与肯定。

(5)孩子人格发展中,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当孩子愿意将心里的喜怒哀乐与父母分享时,除了当一个称职的倾听者外,不要忘了给孩子肯定。

(6)当孩子懂得与别人互助合作完成任务时,表示其人际关系已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技巧,应给予奖励与肯定。

孩子都会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爸妈的肯定和赞扬,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要只是生活上,更要体现在心理需求上。

第四章 敢于担当,提高男孩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