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穷养男孩的50个密码
10846300000014

第14章 细节13父母不要拿孩子来相互比较

有些双胞胎(多胞胎)、混合家庭或非独生子女的家庭,因家中往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彼此间难免会产生嫉妒或发生争吵。

作为父母,有时候爱老大,因为老大较懂事;有时候爱小的,因为他很会撒骄。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优点,做父母的不要企求老大的优点老幺也有,也不要盼望老幺的乖巧老大也有。要找出他们各自的优点,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一样的爱他们,避免他们产生互相争宠、比较的心理。

孩子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比较,都是有原因的,源起于小孩的嫉妒与竞争。对于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的父母而言,除了面对孩子争夺玩具外,还得面对他们无时无刻的做到公平、不偏心,做父母的有时也感到心烦气躁,甚至无能为力,该如何是好呢?

两岁左右的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特别强。因此,一旦有弟弟、妹妹出现时,会使孩子出现不安全的心理状态。而为了希望得到父母完完全全的注意和爱,争宠、嫉妒和比较就出现了。

当“老大”的孩子,以前可说是“集宠爱于一身”,但自从升格当“大哥哥”或“大姐姐”之后,以前属于自己的东西,如奶瓶、衣服、玩具等,都要让给“小的”用。这还不要紧,连讲话都要小声,不能随意跑跳,以避免吵到小的。而大人也不再专心听大孩子说话,都把注意力转向小的,尤其是妈妈,每次都在帮小的喂奶、换衣服、洗澡。

在孩子心中,开始觉得自己被忽略、冷落了。妈妈不断的要求:“做姐姐(哥哥)的要当妹妹(弟弟)的好榜样。”“你看妹妹多能干,都会乖乖把玩具收拾好,你怎么教都教不会呢?”“不要吵,因为妹妹在睡觉!”

大人的态度造成孩子的嫉妒心,觉得自己不是一个被喜爱的人而感到挫折和生气。因为嫉妒、争宠,而有挫折感;因为嫉妒、争宠,而产生比较心理,希望借此得到父母的注意和爱。在幼儿时期,除了手足之间的比较外,当他扩大生活范围和社会接触时,也会对外人产生嫉妒和比较。例如幼儿园的同伴或学校的同学。这样的比较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所以父母要尽量避免这种比较的现象。

1. 对孩子的爱不变

当妈妈怀孕时,父母应为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让孩子了解父母对他的爱不会被新生儿所取代。如请他一起帮忙准备新生儿的用品、帮忙洗奶瓶,或是在帮新生儿洗澡时,也请他在旁边递香皂、拿毛巾,或是协助将尿片丢弃,这时父母还要强调:“哥哥(姐姐)好棒!弟弟(妹妹)长大以后也要相互爱护、互相帮助!”“有了你这个小帮手,弟弟(妹妹)真是太幸福了!”父母有这些爱和鼓励,就能减少孩子彼此间的相互比较和嫉妒心理。

2. 以言语、行动表示重视

当有了新生儿后,父母不免为了新生儿的加入而更忙碌,但也不要忽略了年长孩子的存在。父母也须用言语、行动来表示对年长孩子的爱是不变的,并不会由于新生宝宝而改变,父母爱孩子,孩子就会爱弟弟妹妹。

3. 重视孩子心灵感觉

常会发现这一现象,当妈妈发现小儿子会拍手、会拿起东西时总是高兴地说:“弟弟好棒!好棒!”于是就见到大儿子抗议:“你们都不说我棒!”孩子的嫉妒、比较心理油然而生。其实,孩子是在提醒大人也要注意他的存在。因此,当妈妈在赞美“小的”时,不妨可以加上一句:“好棒!好棒!那哥哥就更不必说了。”或是“哥哥小时候一样棒。”如此一来,哥哥也就不会嫉妒弟弟了。

4. 抽时间和孩子相处

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得到父母的重视其实是每个孩子的心愿。无论多忙,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每一个孩子独处,了解与接受每一个孩子情绪上的感受以及心里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在这段时间内,你是全心全意地关爱着他的。

5. 不要介入孩子的战争

孩子们相处时常会为一些小事而争吵,且多半会来向父母告状,而父母此时很容易扮演起仲裁者的角色——哥哥、姐姐应该把玩具让给弟弟、妹妹玩,因为你的年纪比较大;弟弟、妹妹应服从哥哥、姐姐等,这些裁决并不一定会使双方满意。许多事情不妨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处理,反而比较容易,也不会引起不公平的怨言。

6. 给予适度的爱和需要

面对比较心理强的孩子,父母往往费心思索该如何解决,有些父母会责骂孩子:“你这么大了,还这么不懂事,不会让一下妹妹(弟弟)啊!”其实父母应先了解孩子的心态,因为过分责骂、压制,只会使孩子的嫉妒心理、比较心理更厉害,应针对每个孩子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公平对待每个孩子,不厚此薄彼,这将协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