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赢得职场好人缘
10837900000010

第10章 绕行“红灯”——别忽略职场中的潜规则

职场是个小社会,自有其维持合理存在与发展的固有规则,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和谐,职场的许多规则也将更趋理性、健康和科学。然而,职场又毕竟充满着世俗的虚荣和晋升的诱惑,并会与之共生出形形色色的人际诡谲和竞争陷阱。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要想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纵横职场,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就不能忽略职场中的潜规则,掌握职场生存的艺术。

对事不对人

不论你在公司担当何种职务,都要顾及整体,而且要对事不对人;如果老是不喜欢这个人、不喜欢那个人,将会寸步难行。你的主要目的是处理事情,而事情需要人来做,所以一定要能够尊重、包容、体谅众人的差异性;不要用自己的性格来要求其他人和自己完全一模一样,否则将难以和他人相处。一个团体之所以能够成长、壮大,是来自各种不同智慧的汇集与贡献,非一人独力所成。如果彼此间有了误会,要主动澄清、说明。所谓主动,不是争论、辩解、对抗,而是让彼此充分地了解各自的想法,并取得谅解,彼此退让,如此问题就不存在了。相反,如果一意只取个人的想法或做法,这样坚持己见,不但自己痛苦,同时也使他人烦恼不已。

作为上司,评价工作,一定要做到对事不对人,这是一种认真、公正的态度,也是不易造成矛盾的方法。

上司说:“小马,你难道就不能多花点心思在工作上吗?你真是让我失望。”

小马说:“怎么了?我一直在努力地工作啊!”

上司说:“你那叫努力?你若是能少花点心思在酒肉朋友身上,安心坐下来想一想你下一步的工作,我就阿弥陀佛了!”

谁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想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也许应该说不可能。

这位上司在评价小马的工作时,不应该把小马的工作表现与她的个性、交友习惯联系起来,这会导致双方都陷入窘境。

小马也许会想:我工作做得不好,你可以指明我错在哪里,让我改正,但你何必把工作与个人问题牵连起来,只要我做好分内的事就可以了,你何必管我到底与谁交朋友。

也许就因为上司的这些话,让小马觉得受到了侮辱,从此产生了抵触情绪。那位上司的批评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深了与小马之间的误会,更加不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如果那位上司把评价的重心放在小马的工作错误上,而不是小马的个人问题上,事情至少还有回旋的余地。只要知道为什么错了,谁都有可能改变自身的行为。

事例中的上司不仅指责小马的工作,还牵扯到小马的个人交友问题,这实在是不明智的行为。身为上司,应该强调的是如何改进下属工作的质量,针对事而不对人。

对事不对人是个很高的要求。任何人都不要把别人的工作当成是必然,也不要因不良工作把人当敌人!而应该是积极地配合,共同解决问题,一起面对每一件事,找准一个合作的心态,对工作,对人事,对生活,都是件好事。因此,在工作中应该尽量做到对事不对人。

在批评下属时,也要尽量对事不对人,虽然说是做错事情,但做错事是人们不可避免的。“对事不对人”也是为了防止让下属认为你对他们有成见。这样做不仅容易使下属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问题,让下属心服口服,它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这样可以在部门内部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属也就不会产生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溜须拍马的想法。

上司在批评时,不要威胁下属。

在一些单位,威胁下属很容易让下属产生“仗势欺人”的感觉,也可能会让管理者与下属之间形成一种对立,以至影响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立会极大地损伤部门内部的团结和合作。如果下属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受到了侮辱,也就不可能为这个公司再全心全意地工作了。

在下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上司应该尽快结束批评。过多的批评会让下属感到厌烦。另外,上司不应该经常将下属的某个错误挂在嘴边上,喋喋不休地反复唠叨。

在工作中哪有不犯错误的,犯了错误就要受到批评,而有些人受到批评后会对上司有抵触情绪,在批评后的几天之内,上司应该找下属谈谈心,消除下属可能产生的误解。如果批评后下属仍没改正错误,要认真地分析原因所在,不要盲目地再次批评。

在一些事情上,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大多数的错误不是由下属主观引起的,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当对下属的错误进行批评时,上司也要认真地反省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些上司批评别人时也不想想自己有没有错误的地方,只管一味地批评别人,而不反省自己的错误,这也是许多上司的不足之处。当你在批评或者指责别人时,要从客观出发,力求做到对事不对人。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呢?

首先,要准确找到破门之道。

找出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不精确的数据、不够详细的具体措施、错误的构思,等等。

只要一发现有问题,立即着手解决。这样,相关问题也就越来越少,进步也就越来越多。每次完善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每个人每一次都能因不断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而进步一点点。

其次,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一定比纯主观的做法要好。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让上司和下属不要从对错误行为的讨论上离题。下属可能会把问题引向你对他们有成见这一类话题上,上司可以与他们讨论这些话题,但必须确保对错误行为已经进行有效的处理之后。

好人缘谏言

在处理矛盾时要从事实出发,力求做到对事不对人,才能在职场中拥有一个好的人缘。

孤家寡人危机大

当你在工作中做出一些成就时,千万记住不要独享荣耀,否则这份荣耀会为你带来人际关系上的危机,将自己处于独立的境地。独自享受大家共同努力得到的荣耀,还心安理得地把高帽子往自己头上戴的人终究会成为孤家寡人,这将会给今后的工作平添许多阻力。

小高在一家快速消费品企业担任市场部主管,上任一年来,成绩始终不温不火,率领下属开展了几项推广活动,反响也是平平。工作中没有大的差错,却总是无法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小高有些懊恼,十分希望能做出些成绩来改善自己的处境。

恰逢小高的大学同学A在一家颇具实力的广告公司任职,两人聊天时,同学A无意提到该广告公司正负责电视台某热门活动的广告代理活动。小高一听,立刻想到这是一个不错的平台,可以配合广告,若是双管齐下,借着电视节目的势头推广自己的产品,那是太好不过了。

两人一拍即合,通过A的关系,小高以较优惠的方式获得了广告投放权,借电视节目活动派生的推广渠道,又得到很好的利用。

小高回到公司,结合新产品的特性,联络销售部、市场部,收集反馈等,带领自己的下属做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市场推广方案。接下来的日子,所有市场部的员工都铆足了劲,从策划、准备到实施,整整忙了一个多月。

不久,由于借助的媒体平台恰当,市场活动策划实施得当,新产品的销售出现了火爆的场面,顾客的认知度很高。

由于这次的市场推广着实让企业的品牌、产品火了一把,上司十分高兴,特别开了大会表扬市场部,尤其称赞了小高,并请小高作为员工榜样进行演讲。

小高在会议上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如何从同学那里得知媒体平台,如何想到将公司产品的推广与之结合,如何通过关系为企业赢得优惠,如何花尽心血设计方案,如何辛苦地实施活动,等等,对自己的成绩和贡献夸夸其谈,尽管这其中都是事实,但他始终绝口不提市场部下属的努力和贡献,也不提生产部和销售部给予的支持和配合。

那次会后,同事们就渐渐对小高心存芥蒂,对工作也不再那么积极了。但小高却丝毫没有察觉到,依然逢人就吹嘘自己的功绩,为企业做出多少贡献。

之后,少了下属的积极支持和其他部门的配合,推广活动便难以行之有效地开展,什么事都必须亲历亲为,小高再也没有能在那家企业做出什么成就。原先十分看好他的上司的态度也逐渐冷淡。

案例中的小高本是一个工作勤恳的人,最终却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不仅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也破坏了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原因就在于小高将新产品推广活动所获得的成绩完全归功于自己,而忘记了同样为此事付出心力,做出贡献的同事。

独享所有功劳,无疑十分容易激起他人心中的嫉妒、不满,甚至心生恨意。这不仅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好处,甚至还会引火烧身,激起公愤,最终伤害自己。

当你完成一项艰巨的工作,获得荣誉时,必须懂得三个词:

1.感谢

当荣誉到来时,你必须记得所有给予帮助和共同努力的人。没有成功是独自获得的,不要认为这全是你自己的功劳。

首先要感谢下属的配合和努力。获得荣誉之后不独享,而是以各种形式让下属和同事分享荣誉以及荣誉带来的喜悦,会使他们得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这种满足在以后的工作中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其次,要感谢同事的协助和支持。即使是同一企业的同事,即使他们仅仅为你提供了数据、材料等不起眼的帮助,你也给他们增添了麻烦,说一声“感谢”令他们甘之如饴,下次依然愿意伸出援手。

2.分享

当你快乐时,与别人分享,将获得双倍的快乐;当你悲伤时,与别人分享,也只留下一半的悲伤。这就是分享的好处。而在职场,不仅仅如此,分享更能促进你与他人的关系,收获更多的益处。

如果你与别人分享荣誉,任何东西都是可能的。给别人一个表现的机会是产生成效的一个简易而有效的方法。

分享是建立团队中信任的重要理念,这不仅包括对共同前景和共同价值观的分享,还包括对共同目标和荣誉的分享。

3.谦虚

人往往有了荣耀便开始自我膨胀,不断吹嘘和夸耀自己的成就。要知道,总提自己的荣耀,就会变成“吹嘘”,事实上,你的荣耀大家早已知道,何必再提呢?

不懂谦虚,慢慢地自会招人非议,同事们会在工作中处处与你作对,不给予帮助和支持,使你碰钉子,遭遇到困难。

获得荣耀固然可贵,但保持谦虚则更为重要。当你获得荣耀时,对同事要更客气、更尊重,荣耀越高,头就要越低。

好人缘谏言

办公室的好人缘是与他人分享出来的,而不是独享得到的。

不要放纵自己的舌头

在办公室里,同事每天见面的时间最长,谈话可能涉及工作以外的各种事情,“讲错话”常常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复杂的环境下,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分寸、方式和对象,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甚至祸从口出。与同事间的谈话必须要掌握好分寸:

1.要会说话

一个会说话的人肯定是社交圈的高手,肯定会有一个好人缘;而一个不会说话的人肯定是一个与成功无缘的人,即使有所成功也是有限的,因为说别人不爱听的话,无异于给自己的成功设障碍。

真正伤害心灵的不是刀子,而是比刀子更厉害的东西——语言。你在生活中有时与人说话会给对方造成伤害,这时你必须谨慎。

与其说直来直去的人是豪爽,还不如说他说话做人太简单。直语易伤人,何不绕个弯儿。同样的表达、同样的目的,绕一个弯儿能圆满,何必要弄得既达不到目的又得罪了对方。

2.说话必须讲究时机

有的人说话时旁若无人、滔滔不绝,不看别人脸色,不看时机场合,只管满足自己的表现欲,这是修养差的表现。说话应注意对方的反应,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讲话内容,使谈话更有意思、更为融洽。

3.不可当众揭对方的隐私和错处

有人喜欢当众谈及对方隐私、错处。心理学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会感到难堪而恼怒。因此,在交往中,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敏感区,以免使对方当众出丑。必要时可采用委婉的话暗示你已知道他的错处或隐私,让他感到有压力而不得不改正。知趣的、会权衡的人只需“点到即止”,一般是会顾全自己的脸面而悄悄收场的。当面揭短,让对方出了丑,说不定会恼羞成怒,或者干脆耍赖,出现很难堪的局面。至于一些纯属隐私、非原则性的错处,最好的办法是装聋作哑,千万别去追究。

4.办公室不是互诉心事的场所

有许多爱说话、性子直的人,喜欢向同事倾吐苦水。虽然这样的交谈富有人情味,能使你们之间变得友善,但是研究调查表明,只有不到1%的人能够严守秘密。所以,当你的个人危机和失恋、婚外情等发生时,你最好不要到处诉苦,不要把同事的“友善”和“友谊”混为一谈,以免成为办公室的注目焦点,也容易给上司造成你是有问题员工的印象。

5.办公室里最好不要辩论

有些人喜欢争论,一定要胜过别人才肯罢休。假如你实在爱好并擅长辩论,那么建议你最好把此项才华留在办公室外去发挥,否则,即使你在口头上战胜了对方,实际上你却损害了他的尊严,对方可能从此记恨在心,说不定有一天他就会用某种方式还以颜色。

6.不要成为“耳语”的散播者

耳语,就是在别人背后说的话。只要人多的地方,就会有闲言碎语。有时,你可能不小心成为“放话”的人;有时,你也可能是别人“攻击”的对象。这些耳语,比如,上司喜欢谁,谁最吃得开,谁又有绯闻等,就像噪音一样,影响人的工作情绪。聪明的你要懂得,该说的就勇敢地说,不该说的就绝对不要乱说。

7.当众炫耀只会招来嫉恨

有些人喜欢与人共享快乐,但涉及你工作上的信息,譬如,即将争取到一位重要的客户,上司暗地里给你发了奖金等,最好不要拿出来向别人炫耀。只怕你在得意忘形中忘了有某些人眼睛已经发红。

好人缘谏言

你若想受人欢迎,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掌握说话的分寸,否则就会破坏你的交际效果。

不要当众顶撞上司

下属在上司面前,有的时候脆弱得像一只蚂蚁,上司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其“毁灭”。上司就是你们这个团队的指挥官,他的威严不言而喻,顶撞上司就如老鼠与猫的正面交锋,谁胜谁负毋庸置疑。

要知道,上司的权威不是自封的,也不是虚弱无力的。一方面,上司经历过职场风浪的历练,自然形成一种处事不惊的稳重,这种稳重难道不值得下属去学习吗?另一方面,上司的权威是团队凝聚力和效率的有力保证。如果某个下属不明智地选择去挑战上司的权威,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下面的例子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赵立原来在一家科技企业担任大客户服务部主管,她的上司是她的学姐,两人比较亲近,上司在公司也时常照顾她。

那天上司开完经理会议回办公室,而赵立正巧有一份客户投诉情况向她报告,就在部门办公室内向她汇报了情况。而她劈头盖脸地就冲赵立发了一通脾气,认为赵立处理不当,工作没有做到位。当时赵立十分委屈,而且在许多同事面前被她批评,感觉很丢面子,头脑一热,冲口而出:“自己在别人那里受了气,挨了批评,拿我出什么气!”

其实当时赵立也是一时生气,没有考虑到后果。话一出口就后悔了,但是赵立认为她们俩平时关系还不错,回头给她道歉就好了。但是事实上赵立的顶撞已经伤害到了上司的自尊和面子,无论私下关系如何,当面顶撞了气头上的上司,都令她很难堪,而这也是无论赵立如何道歉都不能弥补的。

自这件事发生后,赵立和上司的关系急转直下,虽然不至于让她难堪,但是个人发展也受到了限制,赵立只能自动请辞了。

可以说,导致这一切的就是因为当初赵立顶撞了上司。

在职场一天,你就可能随时成为上司发泄怒气的靶子。

正如赵立所说,她由于受到上司的排挤,得不到个人的发展,不得不请辞,究其原因,正是上司对她的当众顶撞耿耿于怀。面对具有权威的上司,你应该学会以下几种应对措施:

1.理智对待

一个聪明的员工应当学会面对上司的指责,控制自己的怒气,理智地看待是非。在周围同事众目睽睽之下,为了自己的面子,失去冷静,反驳上司的批评以显示自己的无辜。这样一时的快意“英雄”壮举,换取的可能仅仅是同事的一丝同情,留给上司的却是加倍的震怒和斥责,最终受害的还是你自己。

2.注意察言观色

在同一个办公室上班,每天近距离接触,最容易发现或感觉到彼此情绪的好坏。当上司在生气的时候最好不要去惹他,让他一个人消消气就是了。即使有工作汇报,挨了批评,也不要气急败坏地辩驳或是顶撞,这只会火上浇油,表现了你冲动易怒的一面,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也不要在上司办公室里怒吼、摔文件、哭泣以及逐条反驳上司,这些也都是不智之举,有可能被上司视作“狂妄”。上司很可能会加大鞭策力度,来惩罚你的“不知天高地厚”。

3.不要当众顶撞上司

在职场之中,最应该忌讳的就是当众顶撞上司,尤其是气头上的上司。不少人认为只要自己是正确的,并且之后也被证明是正确的,那就应当据理力争,自己也是为了公司好,所以上司能够理解和容忍。但事实并非如此。

下属顶撞上司,往往言辞偏激、尖锐,甚至说出许多不理智、过火的话,就如同案例中的赵立一样,虽然看似是一种抱怨,但这无异于在挑衅上司的权威与尊严,势必激起上司的反感与厌恶。也很可能使得上司失去理智,不去考虑其中的是非曲直,恼羞成怒,视该下属为敌。

一般而言,既为上司,定有其为上司的理由,在其潜意识中有着某些优越感和自信心,同时也有着更为强烈的尊严感。在行使权力、下达指示的时候,都喜欢下属能很好地执行,使工作朝着自己所预想的目标发展。这是企业管理运作的基本模式,也是上司尊严感的集中体现。

当众顶撞上司是对其优越感和尊严的挑战。无论平时私交如何,但是在工作中当众顶撞上司,都会引起上司难堪,让他在其他下属面前没有颜面。这一举动无异于阻断了自己以后在公司中的发展。

好人缘谏言

没有哪个上司愿意被人顶撞,哪怕只有一次。

少问他人的隐私

在现代办公室文化当中,生活已经和工作越分越开,这也就决定了私人朋友和工作同事是两个概念。刚从校园走出来的学生容易混淆生活和工作的界限,不知道在小范围又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人群当中,人们只有保守自己的隐私才能拥有安全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宁可把心事告诉陌生人也不愿意告诉身边熟人的缘故。打探他人隐私易给人造成用别人秘密来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印象,从而成为同事的心理防范对象。因此,不随意打探和泄露同事隐私是维系职业友谊的基本要求。

有的员工认为,知道了上司或者同事的隐私,就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殊不知,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自然对其构成了一种威胁。当其感受到这种威胁的压力时,必然会除之而后快。所以当你知道上司或同事隐私的时候一定不能加以传播,要不然倒霉的可是自己。

办公室人与人之间接触复杂,有时不得已会触碰到别人的隐私。能够正确对待个人和他人的隐私,这是一个职场人能否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的关键因素。因此,你要特别注意:

1.不要去碰上司的隐私

如果你觉得可以和上司谈些隐私话题,并借此拉近距离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

小雪刚入职场的时候比较天真,有一天去给上司交报表,在办公室门口不巧撞见上司在电话里和丈夫吵架的场面,上司看到她的时候两个人都觉得很尴尬,小雪赶忙退出,顺便替上司关上了门。其实到这里为止,小雪都处理得很不错,可偏偏第二天在食堂碰到上司,小雪多嘴问了一句“没事了吧”,上司的脸色立刻变了。

虽然小雪个人是出于关心,但上司绝对不喜欢下属对自己的私事多嘴,还是把精力花在工作上吧。

2.同事的隐私请回避

长期从事销售工作让小静的性格变得开朗又热情,用种通俗的说法就是比较容易“自来熟”。有一回到市场部协调工作,看到一位有过几次接触的同事办公桌上放着一些照片,小静便很随意地靠了过去,拿起一张指着其中的一位男士问:“×××,这是你的男朋友吧?”那位同事一愣,把照片从小静手里抢了回去,很生疏地问她有什么事,小静被弄得挺尴尬的。她这才明白,同事之间的距离很微妙,有时你自觉和对方已经熟悉得可以交谈私事,但可能对方并不那么认为。为了保证同事间的和气,隐私这样的敏感问题还是应该尽量回避。

碰触别人的隐私,会让人感觉到你很可怕,也会让你与同事和上司之间产生距离,所以,在与他人的交际中,要掌握保护隐私的小技巧。

1.开口前先三思

适合谈论的隐私话题包括:个人爱好、理财经验、旅行经历、美容消费、教育培训等;不适合谈论的隐私话题有:个人收入、和上司的私交、对上司或者其他同事的看法、其他人的隐私、自己私密的感情。

当然,由于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同,有的人对隐私的限制比较宽泛,有些人却特别敏感。所以在实际环境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来决定谈论的内容。不过,不管遇到哪种情况,在谈论隐私话题前,应该先衡量以下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到你的工作发展:你的家庭背景、你的私交、你的历史记录、你的价值观、你的生活方式、你和上司的私人来往等。

同样,在询问别人相关问题之前,请先考虑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预想一下自己的言论是否会为自己或是他人带来伤害,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隐私对你的负面影响。

2.注意“天时、地利、人和”

不要在办公场所过多讨论隐私话题,办公室是工作的场所,在办公室的时间基本上是办公时间。没有一个上司愿意看到自己的下属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交流感情”上,不妨先办好公事,然后趁休息或者空余的时间和大家谈谈其他话题,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同事之间的交流,还能够消除工作带来的疲惫。

此外,谈论私人话题一定要看清对象,别以为“要和同事友好相处”就一定要和别人推心置腹。也许你“掏心挖肺”给对方,却被对方给卖了。职场中的很多人看似对别人的隐私相当淡漠,其实却时刻用在意的目光关注着,你无法得知对方的询问究竟是出于善意还是有其他的目的。也许有时你会被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逼迫得想要找人抒发,但请记住,同事都不是心理医生,有些东西应该锁在自己的心里,或者找真正的朋友分享。

一旦你发现自己碰触到了别人的“着火点”,引起别人不快时,应该及时采取适当的方式转移别人的注意力,这样可以弱化他人因为隐私被冒犯而产生的不快,也表示自己并非有意探问隐私,表达出自己的诚意,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对待别人的隐私,把握好同事间和平、互助、有距离关系的尺度,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好人缘谏言

打探他人隐私是办公室的一大禁忌,对其隐私品头论足更是遭人唾弃的行为。如果不想变成众人围攻的对象,那就最好收敛自己的嚼舌陋习。

拉帮结派要不得

拉帮结派,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喜欢看别人热闹,别人出事自己弹冠相庆。这是职场最忌讳的一种心态。

管理的精髓在于平衡和控制,因此许多公司存在着拉帮结派的问题。有一位朋友就提出了一个“跟错了人”的问题。他感慨自己不该与那个上司走得太近,让人怀疑他也拿了回扣。最后这位朋友也只能选择辞职了事。同样,你可能看到很多上司一旦离开公司,往往就带走很多企业骨干。说是讲义气,其实这种现象很不正常。

拉帮结派的坏处就是企业往往很难容下创新思维,都是老大说了算,老大不在老二说了算。如此,底下的尽量巴结上面的,变得唯职位论,事情反而越做越不好。一人离开,一下子就让企业某块业务陷入瘫痪的境地,这也是企业的可悲。其实,稍微有点道德的都知道那种因拉帮结派而产生的“义气”最要不得。对于企业,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因素,那种自己离开公司,带走一班人的做法,不道德不说,还很容易为自己的下一步事业埋下失败的伏笔。

天地公司设计部门刚换了一位新上司,他开始上任时,部门很多人就不喜欢他,因为听说他总喜欢拉帮结派,在公司影响不好。尽管这样,他还是很会处理各种关系,做人八面玲珑。现在他来公司已有一段时间,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发现他的确是一个喜欢拉帮结派的上司。

他对那些整天围着他转的人给以重任,部门的小金库也由他的亲信把控着,他们整天吃吃喝喝。因为是部门上司,他有签单权,说给谁报销什么就报销什么,说给谁报销多少就报销多少,许多同事都很看不惯。

时间一长,公司上司也听说了他的作风,就把他辞退了,而和他拉帮结派的人也受到了上司的严厉惩罚。

有些人好像天生就善于拉帮结派,他们广泛地遍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大家所熟悉的社会现象之一。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总想把自己和同事们捆绑在一起呢?难道是他们十分关心同事们吗?不是。他们是迫于无奈,因为自身过于强烈的欲望以及个人的能力很低的强大反差。

也就是说,是因为对自己的自卑以及对强人的嫉妒。由于自卑,这种人需要在同类中获得帮助;由于嫉贤妒能,他们希望看到比自己强的人遭受失败的挫折,用别人的牺牲来慰藉自卑。如果想取得这样的结果,最好的方法就是纠集同类来群起而攻之。自卑情绪强烈地压迫着这种喜欢拉帮结派的人,强大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以及对生活的态度,使他们觉得自己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但是他们对于自身的过低评估以及对生活不断感到的不满意,更加频繁地向他们提醒着这一点。

事实上,他们很可能比别人拥有得更多。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被忽略感只能说明他们的虚荣心没有得到满足。想都不敢想获得一切,可是他们的行动却说明了想获得一切。

那么当你在职场之中,不幸遇到这种类型的同事时,你可以运用以下四种办法得到解决:

1.对戏弄视而不见

爱拉帮结派的人最善于在同事的背后拟订各种作战计划,并且故意去招惹同事,以诱同事掉到陷阱里。这时,你可以采取视而不见的方法,也就是采取精神战术,让这种同事无功而返。如果你不把它当成一回事,仍然我行我素,他们根本无计可施;如果你怒发冲冠,则正好中了他们的计。

2.以虚荣心强为突破口

爱拉帮结派的人虚荣心很强,十分看重别人的眼光,甚至会过分地重视,结果使自己整天生活在紧张的气氛下。假如你能善用他们的这种弱点,那么他们就不敢太张狂了。

3.让这种爱拉帮结派的同事出丑

这种爱拉帮结派的人最恨的就是不愿意和他们同一个鼻孔出气的人,他们常常使用种种卑劣的手段来打击同事,看到同事软弱可欺的时候,最惯用的手法就是成群地发起围击。他们害怕同事站起来坚决地反对他们,因此,面对他们要以强硬的态度进行顽强地斗争,假如意志不坚或者一味地回避,就很容易变成他们欺负的对象。他们也害怕在人们面前出丑,因此,对付这种同事的时候,应该试着在众人面前痛斥他们。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态度必须强硬,绝不能姑息迁就,因为退缩的意念会减弱你的攻势,不仅没有多大的效果,还会遭到报复。

4.吓唬爱拉帮结派的同事

这种爱拉帮结派的人很害怕那些有权威的人,因为平日里凭借团体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只要离开了团体,又碰到了比他地位高的人,常常会有自卑感。因此,你最好利用这种同事的弱点,给他们来一个下马威,吓唬他们说要揭发他们的丑行,使他们懂得“邪不压正”的道理。这是对付他们的好办法,使他们懂得你也不是弱者,这样你以后才会有好日子过。

好人缘谏言

拉帮结派会使群体的活动受到太多的限制,也将会为你下一步事业的发展埋下失败的伏笔。

不得已不要向同事借钱

无论是关系很好还是关系一般的同事,都不要随便开口借钱。如果不得已向同事借钱时,借到,一定注意及时归还;借不到,也不要有任何埋怨。同事之间的友谊一旦被功利所包围,就不可能长久发展。

俗话说:“如果你想破坏友谊,只要借钱给对方就行了!”金钱借来借去一定会发生问题。“王先生,你能不能借一千元钱给我,我现在手边正好没钱!”假如你像这样连续三次找人借钱,就算你手头真紧,别人恐怕也不敢借给你了。遇到大家一起来分摊费用时也是一样的,只要连续三次说“今天我没带钱来”!人家也一定不会相信你了。

大家都有急着用钱或缺钱的时候,有时开口向同事借钱可能是常有的事。但在现实中,你要尽量避免向同事借钱。因为像借钱这种情况,借钱的人可能一转眼就忘了,而出借人有时不好意思催讨。如果你借了钱迟迟不还,稍有疏忽,双方之间的信任、交情就会受到影响。

有句谚语说人间三件事可以使关系中断:“背后说人坏话,娶了朋友的妻,借钱不还。”两个关系不错的同事,一旦与金钱有了关系,他们的关系就可能受到损害。

如果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向同事借钱。因为同事之间一旦发生了借贷关系,那种平等的关系就会被破坏,出借方往往就会居于上风,而借方则明显处于下风,处于屈就的位置。没有了同事之间的平等关系,以后工作和交往就有可能受到很大的影响。

当你伸手向同事借钱时,很多的误会便由此而产生。而某些借钱给你的同事会认为自己具有了某种权威,至少在工作的决策上,他们就会自认为有说话权,而你也因“借人家口短”而不好意思反驳他们。

有一个人因家里急需,向一个要好的同事借了1万元钱。此后,那位同事就在他面前趾高气扬,还经常将自己该做的事推给他去做,在工作中他有了好主意或好创意时,那个同事就占为己有。因为他借了那个同事的钱,欠了他一份人情,所以说话做事都放不开手脚,连平日敢说的话也不敢说了。即使心里有怨言,也只能忍气吞声。这样的同事关系还有意义可言吗?

欠债就相当于你把自由交给了别人。如果你不能到时偿还,你将羞于见到你的债主,和他说话的时候心里会十分害怕,你会找出种种借口来推托与他的交往,渐渐就会失去了你的诚实。

可见,借钱对一个人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可以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影响你的人格。从另一方面说,借钱会使你养成不良的习惯,因为你可能会觉得别人的口袋是自己的,因此会不断地去掏,这会使你难以自立。

因此,你要记住债务往往是一个人不能自立的开始,而随便向同事借钱则是你的人际关系开始恶化,事业走向毁灭的开始。所以,有关钱的问题,你必须注意以下五点:

(1)在社会上工作的人必须身边多带些钱。

(2)尽量避免借钱给别人。

(3)借出的钱最好不要记住,借来的钱千万不要忘记。

(4)假如身边钱不方便时,不要参与分摊钱的事。

(5)养成计划用钱的习惯。

好人缘谏言

无论是关系很好还是关系一般的同事,都不要随便开口借钱。同事之间的友谊一旦被功利所包围,就不可能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