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心理训练
10836400000002

第2章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问题

升学、就业、交友、择偶、生存等各种形式的竞争是每一个青少年都必须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问题。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人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也促使人们对精神生活产生更高的追求。而心理压力的加大和精神上的空虚又是导致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世卫组织在一份报告中说,全世界抑郁症患者的人数已达到两亿人,比70年代翻了一番,已成为“世纪病”。美国哈里斯民意测验所在调查中发现,89%的美国人都经历过过于沉重的心理压抑。法国1989年提供的数字表明,法国年轻人的死亡原因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不是艾滋病,不是吸毒,也不是车祸,而是自杀,仅1987年就有1.2万人选择了这种方式。在我国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危机干预及自杀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披露: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达14~16万人,即平均每天约有400人提前结束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又如何呢?1989年,教育部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负责、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参加的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研究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4000名青少年中,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为10.5%~15.3%。山东省青岛市贵州路小学,在专家指导下,对本校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占25.11%。对大中专学生进行人格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多种心理问题但尚未达到明显障碍程度的人数比例相当高,如常常感到情绪极易被破坏的,占被调查人数的46.62%;经常焦躁不安的,占35.34%;感到自卑的,占33.83%;怀疑别人在自己背后说坏话的,占26.32%;觉得别人轻视自己的,占22.57%;感到悲观的,占21.80%;认为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占19.55%,等等。

上述情况说明,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心理疾患的情况是严重的。

青少年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全球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世界未来的繁荣和发展。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已成为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国内外大量调研资料表明,心理障碍已成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头号大敌。我国城乡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环境所致心理卫生问题不同。16.79%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小学生9.7%,初中生13.76%,高中生18.79%;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调查发现,27%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或患有心理疾病;小学生中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人数占13%。儿童行为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进程,还会导致其成人期的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疾病。各派心理学家都极为重视儿童时期的心理成长,认为早期经验对成人后的人格健全、健康状况有极大影响,儿童期心理健康状况是一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而童年期的经验会对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心理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此时期的心理发展对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适应都显得十分重要。因此,通过各种心理卫生工作使学生能有效地顺应自己的智力、兴趣、能力等,同时也能适应自己的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从而达到自我了解、健全适应与自我实现,由于提高了心理适应能力,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就能较好地对环境做出心理调整,减少心理适应不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