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10833500000048

第48章 任人不能唯亲

“原文”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候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一而之舜;汜歌者,不沤歌尧之子而沤歌舞。故曰,天也。《孟子·万章上》

“译文”舜辅佐尧二十八年,这不是尧一个人的意志能够做到的,这是天意。尧去世后,舜为他服丧三年,然后避居于南河的南边去,为的是要让尧的儿子继承下去。可是,太下诸侯朝见天子的,都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去;打官司的,都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打官司,却到舜那里去;歌颂的人,都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歌颂,却到舜那里去;所以说,这是天意。

孟子在这里阐述以为这一切都是天命使然。但是天命并不是随便打个喷嚏就完事的,更不是认为把天下传给尧的儿子,而是要把天下传给有贤德的舜。从孟子的思想中我们看到孟子对于人才的选择,并不是那种任人唯亲的观点,而是唯才是举,只有贤德的人才能管理天下。在管理当中,惟才是举为最又重要的手段。

鸡跟前世仇敌黄鼠狼发生了战争,家犬和山上的野鸡为当指挥进行了争辩,并告到鸡王面前。

家犬说:“黄鼠狼最怕的是我,在战争时,让我为首领好灭掉黄鼠狼的威风。”

野鸡道:“不行,我来自于森林,很少与黄鼠狼打交道,他见我的外表和长长的翎毛肯定会吓得投降,在战争中,我应为指挥。”

鸡看见野鸡跟自己是同类,让野鸡当上了指挥。

战争打响了,最终野鸡带领的鸡群全军覆没,成了黄鼠狼口中的美餐。

鸡任人唯亲,以野鸡为指挥,最终使鸡群全军覆没,遭到了用人不当的报应。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人才至关重要。选拔人才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这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世界科技日益进步的情况下,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以当代最新科技成果来装备自己,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要有掌握、运用这些装备,并不断把这些装备创新的人才。企业成功的妙诀,在于领导者恰当地选用了人才,而且对人做到又培又养,从各方面去关心他们,使他们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为他们的企业服务。

旧中国猪鬃大王古耕虞经营企业时,特别注意搜罗人才,培养人才,他认为,一个企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古耕虞在这方面花的精力不少。他培养人才的经验是:既要培,又要养。培,就是帮助他们树立对企业的信心,掌握商品知识和其他经济方面的有关知识;养,就是企业的各种待遇和他们的前途是稳妥可靠的,培和养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古耕虞招收职员的要求是:中学生,预备为二年至三年,然后升为正式职员;大学生和留学生,进来就是正式职员。职员分5级,多数人每年升1级,约有百分之十几升2级,百分之几升3级。在前途教育中,使他们明白,只要好好干,两三年内就可以养家糊口,成为公司的股东,五六年后就可生活得比较优裕。

古耕虞父亲办企业时,取名“古耕记父子公司”,大有“传诸万世”之意。古耕虞接手后,大胆地开放股权与外姓,他宣布企业是社会上的事业,不是姓古的能独占。他认为,对于谁能担任董事长总经理,要选贤任能,不是只有姓古的才能当,所以,古耕虞时期,整个公司的领导层中,姓古的不过几个人。大多数经理、助理都是从外面聘请来的,有些还是古耕虞“三顾茅庐”从其他地方请来的。后来古耕虞搜罗国内人才不足,还请了10个美国人5个德国人充当技术顾问。

1946年,古耕虞在美国设代表处,公司大多数人各向他建议任命他胞弟古大闵为宜,因为他胞弟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经济硕士,但古耕虞却认为不可,认为他尚无实际经验,不足为任,而另派别人充任代表,古大闵仅作普通职员。古耕虞认为人如不以才能为依据,仅凭关系,别人是不会服气的,这怎么发展企业呢?

由于古耕虞坚持任人唯贤,他手下招揽了一大批人才,他的事业一派兴旺气象,他所办的公司,也成为当时国内少有的大企业。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龙永图在中国入世谈判时曾选过一位秘书。当龙永图选该人当秘书时,全场哗然,因为这个人根本不适合当秘书。在众人眼中,秘书都是勤勤恳恳、少言少语的,讲话很少,做事谨慎,对领导体贴入微。但是龙永图选的秘书,处事完全不一样。他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从来不会照顾人。每次龙永图和他出国,都是龙永图走到他房间里说,请你起来,到点了。对于日程安排,他有时甚至不如龙永图清楚,原本9点的活动,他却说9:30,经过核查,十有九次他是错的。但为什么龙永图会选他当秘书呢?因为龙永图是在其谈判最困难的时候选他当秘书的。当时由于谈判的压力大,龙永图的脾气也很大,有时候和外国人拍桌子,回来以后一句话也不说。每次龙永图回到房间后,其他人都不愿自讨没趣到他房间里来。唯有那位秘书,每次不敲门就大大咧咧走进来,坐到龙永图的房间就翘起腿,说他今天听到什么了,还说龙永图某句话讲得不一定对等等,而且他从来不叫龙永图为龙部长,都是“老龙”,或者是“永图”。他还经常出一些馊主意,被龙永图骂得一塌糊涂,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禁骂。无论怎么骂,他5分钟以后又回来了,哎呀,永图,你刚才那个说法不太对。

这位秘书是个学者型的人物,他对很多事情不敏感,人家对他的批评他也不敏感,但是他是世贸专家,他对世贸问题简直像着迷一样,所以在龙永图脾气非常暴躁的情况下,在龙永图当时难以听到不同声音的情况下,有那位禁骂的秘书对龙永图就显得分外重要了。

世贸谈判成功以后,龙永图的脾气好多了,稀里糊涂的秘书已不再适合龙永图的“胃口”,于是龙永图很快把他送走了。

这里,读者可不要误解龙永图是个过河拆桥之人。因为一个人在某个特定的历史背景、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他做某件事情适合,但是换一个时间,他可能就不适合了。

诚然,龙永图是位卓越的领导,因为他非常清楚什么时候什么人最适合什么工作,什么时候该用什么人,什么时候不该用什么人,这一点,是常人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管理的任务简单地说,就是找到合适的人,摆在合适的地方做一件事,然后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创意完成手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