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10833500000034

第34章 用倾听架起沟通的桥梁

“原文”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左右亲信都说不好,不要听,众位大夫都说不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人民都说不好那就要考察他。

这是孟子在向梁惠王介绍施行仁政时,要慎重举荐人才,认为要任人唯贤,唯才是,可以“逾亲卑”。这本是说人才的使用对困家的重要性,但其中对人才的考察,孟子指出要多听听下面的意见,听听他们怎么说。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孟子对管理者要求谦虚接受意见,多与下面沟通。而沟通的最佳技巧就是领导者要倾听,用倾听架起沟通的桥梁。

孟子在这里充分强调了倾听的作用,要求君王多与国人沟通,不可亲信一两个人的片面之言。在管理当中,管理者更应该多倾听,多与员工沟通,才能达到最佳管理效果。

倾听原不是复杂的事情,但很少有管理者愿意倾听,特别是不愿倾听下属的意见。实际上,管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沟通问题,80%的管理问题实际上就是由于沟通不畅所至。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倾听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倾听,并不一定代表你对对方谈话的认同,它仅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每个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讲话能够被下属认真地倾听,同样,每位下属也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被自己的上级倾听。

倾听与“听见”不同,它反映了管理者对下属的态度。如果某个管理者认为自己听见了,就是在倾听,这是错误的,因为倾听不仅仅用的是耳朵,更要去用心。

1、弄明白下属的真正意图

管理者在倾听时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下属的真正意图,他到底想说些什么,是对公司的建议,对某人的意见,还是对待遇的不满。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不同的员工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性格较内向的下属,在表述一些敏感的问题时可能会更加隐晦。这需要管理者在平时多与下属接触,多了解下属的动态,这些对正确理解下属的意图很有帮助。

2、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倾听

下属在谈述自己的想法时,可能会有一些看法与公司的利益或管理者的观点相违背。这时不要急于与下属争论,而应该认真地分析他的这些看法是如何得来的,是不是其他下属也有类似的看法。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情况,管理者不妨设身处地地站在下属的角度,为下属着想,这样做可能会发现一些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3、发表意见要谨慎

在倾听结束之前,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你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下属的谈话,这种情况下妄下结论势必会影响下属的情绪,甚至会对你产生抱怨。管理者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要非常谨慎。特别是在涉及到一些敏感的事件时,尤其要保持冷静,埋怨和牢骚决不能出自管理者之口。

对员工而言,你的言论代表着公司的观点,所以你必须对你说出的每一句话负责。

4、做记录以示重视

在倾听员工的讲述时,最好做一些记录,一方面表明你对他谈话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记录一些重要的问题,以备遗忘。管理者对自己作出的承诺,也应加以记录。作出的承诺,要及时兑现,如果暂时无法兑现,要向员工讲明无法兑现的原因以及替代的措施。

倾听只需要你给员工也给自己一点时间,让他们尽情地去说,你认真地听,然后诸多管理的问题不便不再成其问题了。优秀的管理者会用倾听架起与员工沟通的桥梁,让管理走向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