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决定一生的8种素质
10831700000029

第29章 善学勤问厚积薄发

1.读书伊始设定目标

首先,最好别再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书上。那种书,大多是一些没有多少思想的懒散作者杜撰出来的,它们是为那些怠惰而又无知的读者而写的。只要到大一点的书店去环顾一下,就能发现很多这种书。由于这种书既无益也无害,最好不要碰。

其次,在读书时,要把目的予以浓缩,在未达到目的之前不要接触其他不相干的书。尽可能地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专业领域挑出一些特别重要的课题加以研读。先要去网罗一些与中心课题相关的书,除了与这些有关的书以外,其他一概不管,再依次阅读一些值得信赖的史书、文书、回忆录、文献等,并详加比较。同样是读书,与其同时研究几个主题,倒不如先找出一个主题,做有系统的研究会更有效率。

在同时看几本书时,也许会遇到内容互相矛盾或相反的情形。那时,最好再找别的书来对照。这么做绝不会误入歧途。如此一来,反而会使记忆更加深刻,因为即使你看了和某件事有关的书,也不容易完全了解事件的内容。但是,同样有关这一主题,如果你除了看那方面的书以外,还去了解时下政治家们和学界的争论,不断地询问别人的意见,那么,你就可以在脑海中建立关于这一主题的立体印象。这方面的思绪也能很顺利地进入脑海。这样得来的知识,将出奇地完整,而且不容易忘记。

青少年朋友们走向社会以后,仍然要读很多的书。对于在这一人生阶段的读书方法,可以归纳为下列几项条款:

(1)踏上社会后,与其看书,倒不如借着和各式各样的人交谈来收集信息,增长自己的见识。

(2)切勿再看无益的书。

(3)集中于一个主题,阅读相关的书籍。

若能切实遵守上述几点,则一天只要读30分钟的书就足够了。

2.治学读书讲究层次

读书有多种方法、多种层次。采取何种方法,则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

浏览:即以“一目十行”的速度翻阅大量书籍,了解概貌,是读书的初级层次。它能扩大阅读者的知识的横向接触面,可掌握新近的信息。通过浏览,可筛选知识,捕捉自己所需的资料信息。也可通过随便翻翻式的阅读,调节脑力、增益情趣。

通读:为读书的第二层次。通读,是对全书的概览,以较少的时间,进行扫描式的阅读,以对全书的框架、主要观点、重点章节有个总体了解。一般读小说,是采取通读的方式。

精读:这是读书的第三层次。即对自己需要加深了解的章节精研细读。对精读的部分有时要反复阅读,认真思考,并做笔记,力求将它变成自己的血肉。

研读:是读书的第四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在这一阶段,将精读部分与以往获得的知识,或同类书籍进行比较研究,带着质疑的眼光品味书籍,进行评论,提出新的见解。这种阅读更具创造性。能达到这一层次,就算读出味道、取到效果了。

读书方法多管齐下,由低层次逐步迈入高层次,并长期坚持下去,就能使自己的知识量比较宽泛,并在某一领域钻研较深,达到创新的目的。

许多成功者创造的方法,我们或可直接“拿来”,或可结合自己的实际,加以改进和创造。如数学家华罗庚将书由厚变薄看做阅读能力提高标志的“厚薄法”;理学家朱熹读书的心到、眼到、口到的“三到法”;儒学家子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五步法”;学者陈善的“既能钻得进去,又能跳得出来”的“出入法”;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法”;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独立思考法;韩愈的“提要钩立法”;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循序渐进法”;哲学家狄慈根的“重复法”等等。

史学家陈垣谈读书时,提倡读几本烂熟于心的“拿手书”,好似建立了几块治学的“根据地”。他自己就有一些经常翻阅的“拿手书”,对这些书他都熟读,有的内容还能背下来。

作家秦牧提倡读书将牛嚼和鲸吞结合起来,即每天吞食几万字的文章、书籍,再像牛羊的“反刍”,反复多次、细嚼慢咽。王汶石创造了对代表作要三遍读的读书法。即第一遍通读,尽享作品之美,让自己沉醉其间;第二遍,是“大拆卸”,仔细考查每一部分的特色、优劣及写作技巧;第三遍又是通读,获得对写作技巧的完整印象。

著名学者朱光潜实践的边读书边写作法,夏尊认为“由精读一篇向四面八方发展”的读书法,李平心的随时“聚宝”勤作研究的方法,都是一种创造。

知识的学习、积累需要毕生的精力,它是勤勉与方法的结合。我们需要花扎实、持恒的功夫,而不能耍“小聪明”。我们要甘愿做个“书呆子”。只有先做“呆子”,然后才能做“聪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结果什么都没有,而要装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

知识智慧,即是美玉和珍珠,人有它的装点和支撑,才倍添光辉,无限秀媚。采掘知识之珠,雕琢智慧之玉,正是我们终生的追求。这样才会有立足社会,奉献他人、营造文明的根基,才能活得充实而富有意义。

3.方法合理水到渠成

日常的读书学习中,也许我们并不缺少恒心和毅力,常常学而忘食。但是时间久了,却依然没有太大进步,认识上却更加混沌了。这时,就要注意了,这也许就是学习方法不科学、不合理造成的。要适用科学方法读书学习,方能立竿见影,事半功倍。下面就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1)循序渐进

宋朝大学者朱熹介绍他的学习经验时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在他看来,读书有一定的计划,从基本的书读起,由浅入深,读懂一本再读一本,切不可杂乱无章地乱读一气。

人们往往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使自己不能扎扎实实地读好一本书。巴甫洛夫告诫青少年朋友们说:“要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得在积聚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那么,怎样才能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呢?首先,要培养循序渐进的习惯。读书时,要防止和克服急躁情绪,要静下心来。一本书读完后,想一想是不是读懂了,如果没懂,就不要放下。刚开始这样做时,可能有点不习惯。因为人们读过一遍的东西,再读第二遍时兴趣就会减弱,注意力就会下降。这时,要用意志来强制自己耐心地再三再四地坚持读下去。积以时日,终成习惯,将获益匪浅。

其次,要订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没有计划地乱读书,会打乱知识的程序,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会儿深,一会儿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要把学习计划订好,读书前要选定学习的方向,看自己学哪门。如果你确定学习中文,那么,最好请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一下,按中文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订计划,明确哪些是基础课程,哪些是必读书籍,哪些是参考资料,应该先读什么、后读什么。计划要做到长远打算和短期安排相结合,订出每天、每月、每年的学习内容和措施,一边实施,一边检查,一边调整,促使自己一步一步地向知识高峰迈进。

最后,还要及时填补基础知识的漏洞。由于贪多求快是人们常犯的毛病,所以在我们知识的基础上,常常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漏洞。这些漏洞不填补起来,会使整个知识基础不牢固,影响将来知识结构的形成。

(2)习惯用笔

人的记忆是靠不住的,只有用笔记下来,才能永远不忘。会用笔,是有文化的人的特长。充分发挥这个特长,是自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古今中外学者总结出来,并行之有效的经验。

用笔,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划重点、加注释、写摘要、列提纲、做札记(包括心得、体会、感想、意见、疑问等)等都可以,没有固定的格式。

以自学数学为例。一般说,可采用一种书为主要读书,三两种同类书作参考。深浅要适当。太浅,则获益不多;太深,啃不动,会事倍功半。重要的定义、定理都要写下来,特别是推导和论证过程必须要详细写出来。书通常写得很精练,有时省略。但学的时候却要一步一步仔细推演,特别是遇到“显而易见”、“读者自证”的地方,不要轻易放过。

记笔记不能机械照抄,要完全理解之后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消化过程。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可以几本书参照着看,互相比较推敲,难题有时会迎刃而解。实在理解不了的地方,可以放一放,把疑点记下来,暂时跳过去,往下进行,以后再回过来研究。这个办法古人叫做“阙疑”,这是不得已才使用的办法。

记笔记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的,但这是把力量用在刀刃上。有了笔记,即使学习中断了很多年,一看到自己写的笔记,有关的记忆就会很快重现出来,借助笔记的帮助,可以尽快地从中断的地方接着往下学,无需再走回头路了。

如果不记笔记,即使当时学得很好,随着时间的消逝,记忆逐渐淡薄,最后几乎是忘得一干二净。用到这些知识时,除了重新翻书而外,别无他法。而书中所载,这时候看起来也多半是似曾相识,难以一下子理解,要想弄明白,还得从头开始。

(3)多问为什么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又由于因果关系的多样性、可重复性,我们就必须寻找有效的、可靠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奥秘。

把握事物因果联系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科学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提高思维能力。

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运用于学习,可帮助我们建立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现在,有不少学生的学习,只是装进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既无疑,又不问,学习如一潭死水。这样只能扼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俗话也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科学发展的历史看,一些科学领域重大的发明和突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我们经常自觉地进行锻炼。碰到问题要想一想,当时可能没有什么大用,但有助于我们养成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科学上的发现,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对一个平常注意思考问题的人来说,由于有些问题早已想过,这样,他学习起来,搞起研究来,就可以比别人少用时间,而且也有可能比别人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更透,更容易出成果。

读书学习是一个苦差使。但如果你应用了科学的方法便像是划着轻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一般在学习中驾轻就熟了。到那时,你也可以在知识的世界中走出一段路,给人类留下一些减深成浅的脚印。

4.读书思考相宜并进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如是说。

将一半时间用于思索,一半时间用于行动,无疑是人才的成功之道。不懂得运用思索这一“才能的钻机”的人,是难以开掘出丰富的智慧矿藏的;不善于思考的人,就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享受创新的乐趣。赢得一切、拥抱成功的关键,则在于你能不能积极地思考、持续地思考、科学地思考。

(1)“发现性”思考

在学习方法中有一种“发现法”,即用发现的态度去学习,做出了自己的独立发现后,再与书上的发现进行比较的方法。它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首创,这种方法对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有现实的效果。它有利于人们自己发现问题,扩展知识,从而推进创造活动。

思维的独立性,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前提,也是脑力劳动的本质特征。凡是有作为的人才,都具有极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就是要有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没有杂事的纷扰,没有物欲的冲击,没有他人的强求,这种思考环境,才是最为珍贵的。

(2)重视切磋交流

独立思考是思维的主要形式,但不能排斥沟通讨论。交流切磋是推进思考创造、激发脑力运行的有效形式。可以组织一个“脑力激荡小组”:几个人在一起,针对某一个问题,各尽所能地提出所有可以想到的解决方案。不要轻易“否定”他人的意见,不论什么古怪离奇的点子,都要予以保护,使每个人的思绪在完全无忧虑的状态下,尽情发挥想像力,直到将大家的点子掏空,再将它记录下来。

经常参加各种同学或朋友,甚至是比自己年长的人进行的讨论会,进行思维碰撞,引进源头活水,是增强思考活力的好方法。这种交流,有时可以是同行间的思想撞击;有时,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人之间,探索某一个问题,由于少有束缚,常会撞出新的火花。这种交流切磋,还可表现在与书本的对晤、“恳谈”。当你思考某一领域的问题时,翻阅一些相关的书刊,就仿佛与许多各抒己见的智者谈话,你就可能会受到新的启迪而“心有灵犀一点通”。

(3)善于综合思考

在生物学领域,杂交能优化品种、改良品种,杂交创优已成为世人的共识。其实,在思维领域“杂交创优”,这也成了科学发展的一大规律。多学科、多领域的“杂交”,使许多新创意、新构想、新产品应运而生。

人才务要锻炼自己的综合思维素质。要善于将多领域、多方面的知识杂糅、融合在一起。

(4)抓住灵感

在思维过程中,灵感是思维发生质变的标志。“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灵感,是人们在科学、艺术等活动中因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而突现出的创造能力,在创造中有着神奇的作用。

灵感是心灵的闪光,是人们与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相互撞击所迸发的一种启示,一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地点拨,一种开天辟地创造奇迹的蓝图。当人类的情感达到极致时,灵感往往就会悄然而至。正是由于灵感,给创造带来了契机,使科学的、艺术的新生儿呱呱落地,人类的文明就这样大踏步前进了。

我们要珍视灵感的闪光。当脑际突然出现新观点、新形象、新创意时,应及时将它录于笔下。“作诗火速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由于你的惰性,让稍纵即逝的灵感逃之夭夭,这是再可惜不过的了。

5.欲取“真经”“严”字当头

读书学习甚至于治学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有时甚至可以说是严酷的、烦躁的。做学问,就是要有一种艰苦卓绝的精神,严于律己,才能取到真经。这也是一个治学的态度问题。

正如我国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在总结其治学之道时指出的那样,治学应坚持“三严”:

(1)严格。探索求知,必须亲眼看、亲手做,切不可道听途说,更不能盲从。

(2)严谨。要一丝不苟,不放过细微末节、蛛丝马迹。

(3)严肃。对于实践的结果和大量的资料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进行认真分析。

胡锦矗教授论文或专著上的一段话,一个数据,一个结论,往往需要十次、百次的印证。有时,走上数百里路,历尽坎坷曲折,还不一定能够取得什么成果。但胡教授抱着“宁缺毋滥”的观点,相信时光的流逝总会筛去废物,留下有价值的东西;在科学研究上,决不能好大喜功,粗枝大叶,否则既害自己,更贻害后人。

胡锦矗教授经常求教两位老师:书本和群众。

阐述一门学科,往往有各种版本和各种观点的书籍,令人眼花缭乱。胡教授总是精选一种主要读本,精读细读,反复领会。再读类似书时,只需选读或略读其中精华也就行了。读一本新书,重点读新内容,记住新结论。为了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就需不断地请教书本,不断地开拓知识面。比如:长期以来,他一直在考虑为什么熊猫不仅仅分布在横断山系所属的四条山脉和秦岭以南很狭小的地域呢?他读了一些地质方面的书,对板块理论、地质结构变化的历史有了粗浅的了解之后,才比较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要做好学问,必须做到三严:严格、严谨、严肃,向书本、群众虚心求教、认真思考,才有可能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6.读书需要选择

试想,一个经常在阅读沉思中与哲人文豪倾心对语的人,与一个只喜爱读通俗小说的人,他们的精神空间是多么不同,他们显然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

在茫茫书海中,我们要力求寻觅上乘之作、经典之作,要多读名著,多读“大书”。所谓经典名著、“大书”,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筛选。一些社会学家曾作过统计,其结论是:至少要横穿20年的阅读检验而未曾沉没,这样的著作方有资格称为经典、名著。

《大英百科全书》董事会主席莫蒂然·J·阿德勒认为所谓名著必须具备六条标准:

(1)读者众多。名著,不是一两年的畅销书,而是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2)通俗易懂。名著,面向大众而不是面向专家教授。

(3)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名著,决不会因时代的改变而失去其价值。

(4)隽永耐读。名著,一页上的内容多于有的书籍的整个思想内容。

(5)最有影响力。名著最有启发教益,含有独特见解,是言前人所未言,道古人所未道。

(6)探讨的是人生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在某个领域里有突破性意义的进展。

择优读书,需要一种选择、琢磨功夫。我们应汲取前人的经验,将读书效率提高一个层次。

关于读书择优之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早就指出: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拒绝坏书,“应该去读那些伟人的、或已被事实证明是好书的名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称得上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