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共同拥有一个称呼:“爸爸”和“妈妈”。
“爸爸”和“妈妈”是一本书。书中的每一页都记载着父母对孩子爱的深沉与无私,记录着父母对孩子爱的过失与遗憾。
透过纸背,书中呈现出这样的经验:做人难,做父母更难,做一个成功父母更是难上加难。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室,是孩子生长的摇篮。孩子,在这里生活、成长;习惯,在这里养成;教育从这里开始;情感,是非,善恶,信念在这里奠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从生下来到长大成人,期间要遇到多少个第一次:第一次啼哭,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自己吃饭,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坐汽车,第一次上学……在这无数个第一次中,孩子逐渐走进人生的世界。这些第一次摆在他们面前的各式各样事物,使他们觉得陌生而好奇。同时所遇到的各种困惑和疑虑,都需要父母来帮助、诱导与解答。而这些第一次灌输的观念和认识,会给他们留下极其深刻的、乃至是终生的印象与影响。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启蒙。父母的教育方式,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会引导孩子走向成功之路;错误的教育观念,会使父母留下终生的遗憾。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人平静地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
我们不必去寻找教育孩子一夜成功的捷径。事实上,没有哪一本书哪一位专家能完成这项使命。作为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去帮助孩子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成功之路。
没有一成不变的培养孩子的妙方,所有的孩子都与众不同。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身教更重于言教。耳濡目染间,孩子成为父母的一面镜子。
著名教育家裴斯塔洛奇曾有一段寓言:
有两匹长得一模一样的小马。一匹交由一位愚昧人去喂养。但那个愚昧人非常贪得无厌,在这匹小马还没有发育健全时就被用来赚钱,后来,这匹小马变成了一匹无价值的驮马。与上述这匹小马命运迥异的是,另一匹小马托付给了一个聪明人,在他的精心喂养下,最后这匹小马竟成了一日千里的骏马。
这个寓言旨在说明后天教育对儿童未来和前途所起的重大作用,虽说寓言的前提是“两匹长得一模一样的小马”,这种理想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但完全可以推断,即便将“一匹拥有良好潜质的小马”交给那个愚昧人,也不会出现多好的结果,倒是“一匹普通的小马”在“聪明人”的喂养下会逐渐变得出色,甚至产生令人称奇的结局。
哲学家卢梭说过:“对一个人的教育,在他一生下来就开始了,他虽然还不会说,不会听,但已经在学习了,经验先于教学。父母指引的航向,往往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孩子生命的航船驰向何方。”家庭最初及持续灌输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为人原则、习惯养成将影响他的一生。
那么,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家庭环境?父母在教育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家教的误区在哪里?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如何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关爱,学会生存,学会理财,学会合作,学会珍惜时间,拥有健康的人格?本书汇集国内外权威教育理念,融合国内外专家教育经验,吸取成功父母教育的精髓,其目的就是试图回答父母们关心的问题,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助一臂之力。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高峰,刘馨,李文峰,黄钟利,赵军,彭小燕,姜国伟,刘春荣,马秀军,陈义利,王春生,石亚东,申萌萌,王彩风,谭宇深,马海红,陈莉。
对于父母来说,生下一个健壮的孩子,这只是开始。今后的路却更长,任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因为,从孩子来到人世间开始,父母的肩上就承担起教子育人的责任了。
爱尔维修说:“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为了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和拥有成功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
编者
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