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命运的88个经典细节
10826900000008

第8章 远离心胸狭窄的囹圄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许多风雨坎坷。如何活得痛快,活得潇洒,是许多人一直在苦苦追求的。其实,这种希望并非离你很遥远,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亨,只要你远离心胸狭窄的误区,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个人如果心胸狭小,总是从自私的角度去看问题,是无法容忍别人瑕疵的。如果想赢得更多的收获,就要力戒褊狭,宽以待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心。

中国人注重“德”,有“德”才会服人,有才无德,也许可逞一时之势,却不能把握历史的方向,最终还是会被时间所摈弃,自己一事无成。

宽容的人能以德服人。一个拥有良好品德的人往往是一个宽容的人。仅这一点就决定了他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而人们在选择自己所追随的目标时,也往往是以“德”字为标准的。

宽容豁达,是做人的奥秘,是生活的真谛。宽容豁达也是一种超脱,人要是整天被名利缠得牢牢的,得失算得非常精明,那么宽容豁达就是一句空话。宽容豁达需要有一点豪气,乍暖还寒寻常事,淡妆浓抹总相宜。无论什么事到了能看淡,就到了最高境界,天高云淡,一片光明。

人肯定是有追求的,但追求是一回事,结果又是一回事。人活得累,其实是心累。“功名利禄四道墙,人人翻滚跑得忙;若是你能看得穿,一生快活不嫌长。”与其悲悲戚戚、郁郁寡欢地过一辈子,不如痛痛快快、潇潇洒洒地活一生。

宽容豁达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人要是没有精神支撑,剩下的就只是一具皮囊。人的这种精神就是自信,自信就是力量,自信给人智勇,自信可以使人消除烦恼,自信可以使人摆脱困境。有了自信,生活就充满了光明。宽容豁达的人,必是一个敢作也敢为的人,而绝不是那种佝偻着腰杆,委曲求全的“君子”。

我们需要宽容豁达,但绝不是盲目的自我表露,是一种修养、一种理念,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说到底是对待人世的一种态度。能够在历史上被人尊重的人,他们对人生的种种不平、不幸,都以其宽广的胸襟和丰富的知识学问所涵盖,以及由善良忠直道义所孕育的不屈不挠的生命力所征服。

宽容豁达的人,能够对别人不同的看法、思想、言论、行为以至他们的宗教信仰、种族观念等都给予理解和尊重。不轻易把自己认为“正确”或者“错误”的东西强加于别人。他们也有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或做法的时候,但他们会尊重别人的选择,给予别人自由思考和生存的权利,他们会以宽容理解人。

豁达产生宽容,宽容导致自由。记得胡适先生说过,如果大家希望享有自由的话,每个人均应采取两种态度:在道德方面,大家都应有谦虚的美德,每个人都必须持有自己的看法,也许不一定是对的态度;在心理方面,每个人都应有开阔的胸襟与兼容并蓄的雅量来宽容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换句话说,采取了这两种态度以后,你会容忍我的意见,我也会容忍你的意见,这样大家便都享有自由了。这不仅是自由,更能开阔我们的生存空间。

廉颇是战国时候赵国的大将军,有攻城野战之功,因功勋卓越,战绩辉煌,成为当时权倾朝野、名扬天下的名将。而蔺相如呢?是门客出身,大智大勇,多次在赵国危难之际力挽狂澜,赢得了赵王的青睐。此时,廉颇便居功自傲起来,以为蔺相如以区区口舌之劳而官居相位,实在是令人不服。于是,经常做出一副姿态和脸色故意让蔺相如难堪。面对廉颇的敌意,蔺相如却极力回避,不与廉颇发生争执。虽廉颇视他为敌人,而他则退让,以国家大事为重,把个人私利放在次要的位置。后来,蔺相如的宽容大度感动了廉颇,廉颇认识到是自己错了,于是主动向蔺相如示好。最后,两人化干戈为玉帛,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为赵国抵抗秦国的侵略作出了卓著贡献。

当然,宽容并非等于无限度地容忍别人,开朗并不等于对构成危害的犯罪行为给予接受或姑息。对个人而言,宽容往往会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自己在心理上也会减少仇恨和不健康的情感;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宽容开朗,无疑是创造一种和谐气氛的调节剂。因此,宽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大法宝,以德服人是产生凝聚力的重要武器。只有用宽容的心去为人,去做事业,才会信心百倍地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