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乐于听取逆耳忠言的寥寥无几。所以说,在日常交往中,尽量不要随便批评别人,要懂得批评的艺术。懂得批评的艺术,就要注意尊重他人,即使是指责批评,也要加以包装和修饰,这样对方便更容易接受。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徒弟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并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徒弟转身后,他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
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徒弟呢?”
“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所以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
大师不肯批评,是为了保护徒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你不能随便批评他人,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你不要随便批评别人,即便你完全出于一片好意。
但是,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能没有缺点。有时候,我们也确实需要提醒某些人改正自己的缺点,尤其是父母对孩子,上司对下级。这时候,你该怎么做呢?看看下面的故事吧:
有个孩子刚上高中,成绩只能算中等,每天总是疯玩。他父亲平时工作繁忙,根本没时间管他。有一次,他父亲偶尔闲下来了,跟他谈话,最后说了这么一段话:“我都没怎么管你,一来我工作忙,二来我看你也很努力,功课不错。高中阶段的学习很重要,我希望你没有因为我对你的疏忽而影响学习。不过呢,学习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别搞垮了身体。”
父亲这一番话,让儿子心里觉得愧疚不已,同时又感受到了一种绝对的信任。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辜负父亲的信任和关心。后来,他的确做到了。
1831年,歌德在批评雨果的剧本《玛利安·德洛姆》时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优点,就是作者对描绘细节很擅长,这当然还是一种不应小看的成就。”看上去这似乎是一种称赞,其实是批评了雨果在描绘细节上花了太多的工夫,而行文不够简练的毛病。
俗话说,树活一张皮,人为一张脸。人都是要面子的,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所以在批评他之前,一定要想好措辞。
美国总统柯立芝有一次批评他的女秘书:“你这件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个迷人的小姐。只是我希望你打印文件时注意一下标点符号,让你打印的文件像你一样可爱。”
女秘书对这次的批评印象非常深刻,从此打印文件极少出错。
同样的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说,而不同的说话方式,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说话不讲方式,忠言也会变成恶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让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是一门说话的艺术。掌握好批评的尺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要轻易以自己的观点去指责别人,即便是别人真的错了,也要注意你说话的方式,将批评的话语说得更为人接受,这才是最佳的人际交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