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气场的惊人力量
10816400000016

第16章 手势“V”的力量

二战末期,法国沦陷区的战俘营里,一名德国军官把一位盟军的战俘打得皮开肉绽。战俘营里的盟军士兵的脸上写满了愤恨,眼神里充满了悲愤和无奈。

这时,被殴打的盟军士兵突然昂起头,慢慢地举起凝着血痂的手,用中指和食指比画出一个“V”字(“Victory”胜利的标志)。刹那间,盟军战俘的手指上凝聚起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实际上就是气场,这股气场传递出了必胜的信念。战俘营内的盟军战俘顿时被这种气场感染了,战俘营里人群轰动起来。

德国军官震怒了,他命令手下砍去这个战俘的手,战俘痛得昏迷过去。战俘醒过来后,艰难地站起来,鄙视地看着德国军官,然后脸上带着微笑,面对着人群突然他伸出两支已无手掌的血臂,组成一个大大的“V”。瞬间,全场变得死一般沉寂,片刻之后,又像海洋一般翻腾了。

一个普通的战俘,之所以能够凝聚巨大的气场,就在于他本身拥有对胜利无比坚定的信念。人,一旦拥有了无比坚定的信念,便会在心底里埋下释放气场的引爆器,当信念达到特定的程度,便会引爆释放出强大的气场。

在我们所生存的世界里,有许多人做出了让人无法相信的伟大事业。这些伟大的人物都拥有一个共性:都具有对人生、事业无比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会凝聚出一个无比强大的气场,保护他们不为各种干扰所左右,朝着既定的大目标勇往直前。

有这样一位盲人,她用信念散发出一股顽强的气场,每个与她接近的人都会被她强大的气场所笼罩、感染——她就是海伦·凯勒。

1880年的6月27日,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的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幼年时期,一场猩红热夺去了小海伦的视力和听力。这个可怜的孩子从此陷入了黑暗、寂寞的世界。

困境中的海伦没有绝望,反而接受了生命的挑战。

在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凯勒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最关键的是,安妮·莎莉文将自己的“爱与奉献”灌输给了海伦·凯勒,这种信念影响了海伦·凯勒的一生。后来海伦·凯勒有这样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

在信念的支撑下,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海伦成功地在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完成学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随后,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海伦用她无比坚定的信念奔走呼告,每一个人都被她强大的精神气质所感染,慷慨解囊,帮助她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海伦·凯勒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偶像。

我们可以把海伦·凯勒的事业称为人性的光辉,但海伦·凯特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除了她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之外,关键在于她的身上存在着强大的气场,让每一个与之接触的人愿意帮助、加入到她的事业中去。海伦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她对生活有无比坚定的信念。

人的潜在意识一旦完全接受自己的要求之后,他的要求便会成为创造法则的一部分,并自动地运作起来。人必须相信自己所想要完成的事。这样,就会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得到真正的印象,而自己的潜意识也会因印象的程度而适当地作出反应。

信念是一种动力,而坚定的信念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动力,它可以让一个人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完成心中的目标。如果信念不够强烈,不够坚定,那么在遭遇困难的时候,就无法促使人们拿出勇气和付出行动,扫除横在前面的障碍。一般程度的信念在某些时候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有些事必须要达到强烈的信念那样的程度才可以成功。在现实中,投身于海伦·凯勒从事的伟大事业中的人也有不少,但是他们终究没有取得像海伦·凯勒那样伟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海伦·凯勒那样坚定的信念,无法形成一个强大的气场,更不用提像海伦·凯勒那样用自己强大的气场去影响和说服别人。

这就是气场的力量,这就是信念的影响力。信念影响气场,要想使自己气场强大,本身就需要建立一股强大的信念。很多时候,若一个人确实能在潜意识中认定可能办成,事情就会按照他信念的程度,从潜能中产生出极大的力量来。此时,即使表面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可能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