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要有容人之量,这不仅能让自己的头脑清醒,更能促使手下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不计较员工曾经犯过的错误,更是体现了身为领导,能够不断自省,改正不足。这不仅会受到员工的爱戴,还会促使更多的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你效忠。
反之,如果领导气量狭窄,动不动就责难员工,只能让双方的矛盾更加僵化,从而阻碍工作的进程。所以说,只有善待员工,以宽广的胸怀包容员工所犯的错误,这样才能吸纳更多的人才,让他们死心塌地地服从你的领导,为你出谋划策。
东汉末年,袁绍向曹操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并令手下谋士陈琳写了三篇檄文,对曹操大加指责。
陈琳才思敏捷、言辞犀利。在檄文中,不但把曹操本人骂得体无完肤,甚至连曹氏宗族也没能幸免。听闻后的曹操当时简直是义愤填膺,恨不得把陈琳生吞活剥了,方能消解心头之恨。
可是没过多久,袁绍兵败,陈琳落到了曹操的手中。陈琳想,这下子自己是必死无疑了。
其他人也以为曹操要开始报复,陈琳必死无疑。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曹操因仰慕陈琳的才华,不但没有对他进行任何责罚,反而委以重任。这让陈琳非常感动,从此为曹操出谋划策,誓死效忠。
对此,曹操有很多下属不解,纷纷发问:“大人为什么不杀陈琳反而重用他,难道您忘了当初他是怎么侮辱您的吗?他这么侮辱您,您还要重用他,这不是让天下人心寒吗?”
曹操哈哈大笑,说:“我和陈琳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他之所以侮辱我,是因为当时我们各为其主,不得已而为之,这一点正说明了他对主人非常忠诚。我怎么能杀害一个对主人忠诚的人呢?况且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我怎么能乱杀有才之士?那样做的话,天下人不是更加嘲笑我了?现在这样做就是让天下人都知道,对待侮辱我的人我尚且都能够包容。如此一来,何愁天下有才之士不来投我呢?”
下属们听完这席话,不由茅塞顿开,对曹操宽宏的胸襟佩服之至。
曹操对陈琳的既往不咎,与其说是曹操有宽广的胸怀,不如说曹操懂得如何管理人才。不过也需要有一定的容人之量,才可以像曹操这样启用陈琳。我们可以想象,经过这次的宽恕,陈琳以后对曹操必定是哪怕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处,不但吸纳到了一个忠心的陈琳,更利用了这一事件招纳到更多的有志之士。这不仅为曹操的霸业打下了基础,更是体现了一个领导者容人的胸襟。从曹操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领导,不但要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个人智慧,更要学会如何去管理人才。
曹操的容人之量让他招揽了很多有志之士,逐渐开辟了魏国的基业。作为领导,就应该大度,宽容。能容别人所不能容的事,才会得到更多有才能的人,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每位英明君主应该做到的,而容人不能只挂在口头上,更要记在心里,落实在实际中。
下属一旦得到宽容和激励,就会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提高对领导的忠诚度。“将军头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是一个领导者容人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度量的大小,根本原因在于他是否志存高远。有远大抱负、胸怀宽广的人是不会计较眼前得失或个人荣辱的,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