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气象在玩变魔术
10813000000043

第43章 美丽的彩虹之谜

彩虹的研究历史

在夏秋季节里,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常常出现一条瑰丽多彩的长虹,它像一座灿烂的半拱形彩桥,飞架在天边的地平线上方,形成天空中的瑰丽幻景,引人入胜。

在古代,由于人们还不懂得虹的形成原因,便出现了许多神话传说;有的说,“虹是天上的神仙架在天河上的渡桥”;有的说,“虹是老天爷的神棒、马鞭”;阿拉伯人说,“虹是光明神古沙赫休息时放在云端上的弓”;还有的说,“虹是欢乐女神的笑容”、“是月宫里的嫦娥挥舞的长袖”等。

1624年意大利学者多明尼斯主教,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解释了虹的形成原因。但由于当时社会的落后和愚昧,竟把多明尼斯主教赶出了教会,判处了死刑,并把他的著作和尸体一起焚烧掉。

后来法国科学家笛卡儿在水池旁边,看到了水池上面含有大量水滴的空中人造虹,他便用装有水的玻璃球进行了实验,并在1637年发表了关于虹的形成原因的文章。

他在文章中说:“虹是由于太阳光射入空中的水滴内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结果。”但他还不清楚虹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直至17世纪60年代,牛顿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现象后,虹的秘密才被揭开了。

什么是虹

虹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在盛夏和初秋季节里,下雨前后,当空气里还飘浮着许多小水滴时,在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滴上,由于发生折射作用,就改变了太阳光线原来的方向,并将由七种颜色合成的白色太阳光线散射开来,使之重新成为七种颜色;再经过地面的反射作用,于是,在太阳的对面,就形成了从外向内、排列顺序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美丽鲜艳的光弧,这就是虹。

虹的颜色和宽度都与水滴大小有关,空中的水滴越大,虹的颜色越鲜艳,虹带越宽;水滴越小,虹的颜色越昏淡,虹带越窄。

“东虹日头西虹雨”

虹的出现,和当地的未来天气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东虹日头西虹雨”的天气谚语,是符合科学道理的。我们居住的温带地区,高空的气流是有规律地自西向东移动的,所以,未来的阴晴风雨的天气变化,是和西方气流的性质有着密切关系的。

“东虹日头”的意思,是说傍晚东方出现虹时,预示第二天是晴天,因为东虹表明东方空气中的水滴虽多,湿度很大,但雨区将继续向东发展,不会经过本地区,所以当地不会下雨。而相对应的西方的干燥空气,将向本地移来,因此当地的第二天将是晴天。

“西虹雨”的意思,是指早晨在西方出现了虹,不久将出现阴雨天气。因为西方空中含有大量的水滴,这些水滴将向东发展,移到本区来。再加上本地随着太阳的升高,蒸发加剧,低空的水汽不断上升到高空,与高空的水滴相遇,使高空中的水滴不断扩大增多,所以,容易造成阴雨天气。

“蜘蛛挂网久雨必晴”

在我国许多地方。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

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蜘蛛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在蜘蛛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吐丝器部分既粘又凉,当阴雨天气来临时,由于空气中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吐丝器部分凝结成小水珠,这样蜘蛛吐丝时感到困难,便停止放丝而收网。相反,当空气中湿度变小天气转好时,蜘蛛吐丝顺利,便张网捕虫了。

另据研究,蜘蛛的腿能感知20至50赫频率的声音,当天气转晴时昆虫易活动,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蜘蛛蛛很快就会发觉,所以便添丝织网,准备捕捉。这正是民间用“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来观测天气晴雨的道理。

阅读点击

2011年11月27日,57岁的摄影爱好者菲尔·汤普森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的贝拉林半岛拍摄了一幅令人不可思议的照片,展现海面反射出双彩虹的罕见景象。当时,海面不仅反射彩虹,并且将彩虹“一分为二”,景象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