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1岁育儿方案
10812700000064

第64章 培养方案

1.正确对待不良行为

对宝宝的要求要合适

许多父母在对宝宝的态度上,常会出现两种极端,都不利于宝宝身心健康的成长。一种即为溺爱,对宝宝百依百顺,宝宝在家中不仅是小太阳,更是小皇帝。这样会让宝宝过分任性、自私。另一种却是”棍棒教育“,对宝宝态度粗暴强硬,让宝宝无时无刻不心惊胆战无所适从,长此以往会使宝宝胆小、内向,并在他内心留下粗暴的阴影。还有一些父母在对宝宝的教育上往往很不明确,对宝宝的要求一时一个样,也会让宝宝感到困惑,易造成任性,应给宝宝立一些具体、明确、适当可行的规矩。规矩一经制定,不应轻易破例,要让宝宝习惯对他的不合理要求和不正确行为要有所约束。

这时给宝宝立些规矩是必要的。宝宝已具有了初步的道德行为的判断力,对于”对“与”不对“,”应该“与”不应该“,”可以“与”不可以“,只要大人耐心教诲,宝宝便会逐渐理解。规矩立后,不是死的,应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失时机教育宝宝应该怎样,不该怎样等。规矩应多为正面要求,比如大人看见宝宝爬上高处,应说”快下来!“不要说”不能爬那么高“。正面的语言宝宝容易听懂。规矩不要太多,否则会束缚宝宝的活动和智力的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及家中其他人如爷爷、奶奶态度要明确一致,否则宝宝不能知道他到底是错是对,该做还是不该做。比如爸妈责备宝宝,但爷爷奶奶却护着,这样宝宝在爸妈面前可能很听话,但在爷爷奶奶面前却要发泄、胡闹、任性。

父母应成为宝宝的榜样

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才是教育儿童。事实上你们生活的时时刻刻,都教育着儿童……你们如何穿衣,如何和人谈话,如何谈论其他的人,你们如何欢乐和不快,如何对待朋友和仇敌,如何笑,如何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影响。

马克思说:”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和慎重。“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生活习惯、性格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孩子和父母具有天然的联系,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都离不开父母,看到的是父母,听到的也是父母。的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

虽然1~2岁的宝宝模仿积极性很高,但他们对是非善恶却无法判断,所以父母怎样,宝宝也是怎样,如一些父母困惑”宝宝怎么会骂人呢?没谁教他呀?“其实这都是宝宝跟大人学的,这位家长一定常骂人。正如俗话说的”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父母应以身作则,让宝宝身心健康地成长,给宝宝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优良的性格品质。只有自己先做到做好了,宝宝才能跟着模仿。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宝宝在1岁半以后,随着宝宝发音器官的日趋成熟,宝宝说话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他能听懂的词也多了,一般宝宝在18~21个月时能掌握50多个词语,到2岁时可掌握130个左右。有时在游戏、交流中,你还能听到宝宝说出1个你从未专门教过的词。这个词可能是他对你说话的模仿,也可能是从其他地方学来的。

宝宝的语言能力从会说1个词,逐渐出现2个词的叠加,甚至3~4个词的组合,慢慢地发生着质的飞跃,如会说”宝宝要睡觉“、”妈妈抱“等。宝宝开始逐步从成人的言语习惯中来掌握语言的语法结构。逐步学会使用一些基本句型。但宝宝这时说的词句仍主要是一些非常短的不连贯的语言,大人需结合宝宝的手势、表情来判断具体的意思。不仅词汇量在增加,词汇的种类也在增加。以前一般只会说常见的名词、动词,现在逐步增加了形容词、副词,如”大的“,”不“等。此外在发音上,宝宝也逐步准确,并且宝宝这时喜欢模仿大人发音,比如一首押韵的儿歌,你只要给他唱几遍,他就会跟随你唱出最后押韵的字。

说话的积极性是发展宝宝语言能力的契机,父母应抓住这一机会,将语言练习自然地穿插到日常生活中、游戏中。比如早上给宝宝穿衣时就可以教给他几个词或一两句话,边穿衣服边练习,充分利用时间。或在和宝宝游戏活动中,比如外出逛动物园,可告诉他一些动物的名称,如老虎狮子等有什么样的特征,结合具体动物给宝宝留下较深的、具体的印象。还可以教宝宝唱儿歌。在和宝宝看图画书、讲故事中,大人可一边讲,一边问宝宝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让宝宝复述一段简短的故事。宝宝有时还会一个人在玩玩具时自言自语,叽叽咕咕个不停,但你又听不清他具体说什么,这是一种非交流性质的语言,宝宝原本也没打算说给谁听。这时大人可以不打断宝宝,让他自得其乐,也可以加入和宝宝对话交流,但注意要围绕宝宝本来的话题,一般是宝宝正在玩的游戏或玩具。

只要父母认真想想,生活中处处有语言,处处也都存在发展语言的机会,但要注意教宝宝的话,应结合宝宝的情绪和兴趣,让宝宝在学习语言中感到乐趣,自然主动地学习。而不是刻意地、枯燥地学习,否则宝宝会一点兴趣与热情都没有,在你教他说话时不积极主动地与你配合。而且,大人在教宝宝说话时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动不动就批评宝宝,在宝宝遇到困难时要耐心帮助。当宝宝取得进步时应及时鼓励,在愉快的情绪下,潜能才会得到很好发挥。与宝宝的对话中,大人应尽量用规范的语言。不要重复宝宝错误的儿语,而应逐渐地纠正过来。对宝宝的错误发音更不要加以模仿、嘲笑,而应及时纠正。这样宝宝说话的积极性就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培养宝宝大胆说话的好习惯。

3.培养全面发育

1岁左右的孩子,各方面较前都有了进步,不能再只让孩子玩玩彩球、彩带,摇摇哗啦棒了。这时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接触生活实际,了解周围环境,发展认人识物的能力、独立行走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上。

1岁左右的孩子能站立了,但行走还不够稳,这时可以给孩子买几样带轮的带响的玩具。如学步车、小推车、一拉就叫的小木鸭等,以提高孩子学走路的兴趣。在这一阶段孩子视野开阔了,见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各类事物都比以前增加许多,但记住的还不多,会说出来的就更少了。因此需要大人反复地教,把玩具或某种东西放在他的面前,告诉他这个东西叫什么,是做什么用的,鼓励孩子说出来。如在吃饭前把桌子放好,再摆上吃饭用具筷子、勺、碗等,教孩子认识,再结合可口的饭菜,能很快增加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这样孩子学起来容易,如果拿一些很抽象的词教孩子,没有实物,孩子不易接受。

1岁以后,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认识事物,可以到动物园看看各类动物。周岁左右的孩子,对一些事物非常喜欢,不但想看,而且还想摸。家长可让他摸摸家养的猫、兔、小鸟,但不要用动物吓孩子。

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知识,需要家长认真坚持教孩子,比如,孩子每天吃水果之前,家长可把苹果、梨、香蕉、橘子等水果拿给孩子看,给他讲其形状、颜色、味道等,然后再给孩子吃。另外,还可以给孩子选购一些婴儿画册,要内容简单、色彩鲜艳、图形较大的,一边看一边讲给孩子听,时间不能太长,一般5~10分钟即可。在孩子学走路的过程中,免不了要摔跤,有时还把衣服弄得很脏。父母不要责怪孩子,要鼓励孩子,让他自己站起来,不要怕,要勇敢地继续往前走。在教孩子早说话得不要操之过急,慢慢来,更不要哄吓。因为学习说话并不是教得多学得就多,这要靠语言中枢神经的发育逐步成熟。当然,如果到了语言中枢发育成熟阶段,没有人教孩子说话,他也不会说话的,如果教孩子说话过于着急,甚至恐吓,容易使孩子形成”口吃“。

这么大的孩子,可以与大人玩简单的游戏了,孩子们都爱玩捉迷藏,一旦捉到,孩子会高兴得直叫。也可以把玩具藏到不易找到的地方,让孩子去找,他会很认真地寻觅”狗熊哪去了?“”汽车放在哪啦?“他会东转转、西瞅瞅,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他会表现得极为高兴,连喊带叫。这些令孩子愉快而有趣的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智能和身体感觉,体验空间的位置,这是发展孩子空间知觉的重要方法。

1周岁的孩子,手更加灵活了,不但能拿住东西,而且还能松开,这也是一大进步。还能用拇指和食指准确地捏取大米或线绳,能把一块积木搭在另一块积木之上,还会把小玩具块放在小桶里收起来。

在这一段时间,还要训练孩子独自站立、蹲下、迈步及走路。在冬季,室内要尽量安排出宽敞安全的活动区,注意将花盆、热水瓶、火炉放好,注意电插孔要封好,防止碰、烫着孩子,防止孩子小手放进插孔内触电。天气好时,最好在室外活动。

4.训练动作功能

模仿动物举止与叫声,发展语言能力,锻炼运动的平衡能力。

从动物图片上,找到他喜欢的图卡。如小狗、小猫、小鸡、小鸭、小羊等。可以给他讲故事、唱儿歌,一边讲,一边让孩子出示图片。如:

小鸡唱歌叽叽叽,

小鸭唱歌嘎嘎嘎,

小狗唱歌汪汪汪,

小羊唱歌咩咩咩,

小猫唱歌喵喵喵。

一边说还可以一边做动作,这样反复游戏后,再让宝宝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培养宝宝勇敢进取的精神,锻炼平衡技巧能力。

在儿童游乐场,找一约有成人腰高的小滑梯,大人从侧面将宝宝抱上滑梯,再扶着他从上面慢慢滑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宝宝就会自己玩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