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2岁育儿方案
10812600000004

第4章 疾病预防

1.不宜预防接种情况

一般来说,患急性传染病及其恢复期,或者正在发热,或者患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活动性肺结核和风湿热,以前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史的小儿,不能进行预防接种,早产儿、难产儿及体弱的新生儿,需要等健康状况好转后才能进行接种。有惊厥及大脑发育不全的小儿不能接种百日咳疫苗,拉肚子时不能服用小儿麻痹糖丸。

此外,对某些预防接种还有特殊禁忌的:有结核病史或结核菌试验呈阳性的小儿不能接种卡介苗;有癫痫、抽搐,或患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小儿麻痹症)者,不能接受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接种;有免疫缺陷的小儿,不能接种活疫苗或活菌;有一个月内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暂时不能接种荨麻疹活疫苗。

2.预防春季”三疹“

三四月份,是麻疹、风疹与病毒疹的好发季节。

”三疹“多见于小儿,且都是由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皆有发热、咳嗽、咽痛、出疹等临床症状,加之目前不典型麻疹逐渐增多,故”三疹“极易混淆。正确识别”三疹“,对于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都是十分重要的。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疹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发热39℃~40℃以上,流鼻涕、打喷嚏、眼结膜充血,此期约3~4天,称为麻疹前驱期。在出疹前一天,约90%的病儿口腔内可见有麻疹黏膜斑,据此即可明确诊断。一般情况下发热第4天见疹,出疹的顺序是耳后、发际、颈部、前额,迅速地由上而下遍及全身,最后为四肢。随着体温的逐渐恢复,皮疹也依出疹顺序消退,出现麦麸状的脱屑,并留下棕色的色素沉着。麻疹患者如果治疗不当,也容易出现并发症,较常见的有麻疹肺炎、喉炎、脑炎、中耳炎等。预防麻疹的有效方法是注射麻疹疫苗,与麻疹病人密切接触者应检疫14~21天。若麻疹流行时,对易感者在接触麻疹病人后的两天内,应赶快接种麻疹病毒活疫苗,以达阻止麻疹流行的目的。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儿的体温一般较麻疹为低,流鼻涕、淌眼泪轻微。常于发热后的24小时内出疹。疹子先于面部和颈部,可一日内遍及全身,第3天可以融合成片,极似麻疹,但其疹子比麻疹小,浅红色。疹子从第4天起依次消退,退疹后无棕色的色素沉着斑,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它的特点。风疹对孕妇有害,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感染风疹病毒时,容易发生胎儿畸形、死胎、流产等,最好中止妊娠。目前风疹疫尚未问世,对风疹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要加强护理,让孩子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风疹病儿在出疹的5天以后,就没有传染性了。因此,住在家里的病儿,一般不需要隔离。

病毒疹一般为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呼吸道合并胸病毒所致。近年来发病数量日见增多,感染者多为11、12岁的儿童。初发临床症状较轻,皮疹出现没顺序,以胸、腹部出疹较多,其他部位少见,且皮疹消退快,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感染了病毒疹时,可有耳后、腋下淋巴结肿大。病毒疹传染性较强,儿童感染了病毒疹后,需立即隔离治疗。周围人群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患儿家庭及上学的教室应进行空气消毒。

3.预防蛲虫方法

蛲虫就是小白线虫,主要感染1岁以上的小孩,尤其是在幼儿园、托儿所集体生活的小孩,感染此病的较多。实际上蛲虫的生命力只有1~2个月,如果注意卫生,不吃药治疗就能自愈。

蛲虫病是这样得的:人吞入虫卵后,虫卵在胃及十二指肠内孵化,在肠中发育成成虫。当夜间孩子熟睡时,肛门处于松弛状态,蛲虫便爬到肛门排卵,使孩子感到奇痒。有的孩子用手去抓,造成手的污染,不但可使自己再次感染蛲虫,而且手摸过的东西还会感染他人。当然,蛲虫卵也很容易污染被褥及其他地方,要给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勤洗被褥,勤洗烫内裤,玩具要定期消毒。提倡孩子尽早穿满裆裤。经过这样预防,1~2个月后,不吃药蛲虫也就消失了。

4.百日咳治疗方法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飞沫传染。细菌侵入人体呼吸道生长繁殖,呼吸道黏膜发生炎症,产生大量黏稠分泌液。百日咳流行较广,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冬末春初多见。任何年龄的儿童都可患百日咳,但以1~6岁为多。

百日咳的临床特点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常伴有深长的鸡啼样吸气声。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期长,从潜伏期末的1~2天,至病初的2~3周,均有极强的传染性,这正是集体儿童中易流行此病的原因之一。

新生儿也可感染,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人数的85%。城市中春夏季易流行,潜伏期平均7~14天(最长21天),病程2~6周,重者可长达2个月以上。百日咳病程长,恢复慢,会给孩子带来许多痛苦。如因剧烈咳嗽会使小婴儿舌系带发生溃疡,还可并发肺炎、中耳炎等症。

百日咳患者因为咳嗽严重可产生多种并发症,肺炎是最常见的一种,除咳嗽外,还可出现高烧、气急等症状。过于剧烈咳嗽可使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最多见的是眼结膜下出血,眼睛周围皮肤出现出血点,也有鼻出血、脑出血等。原有肺结核的小儿患百日咳后,常使病灶扩散,引起粟粒性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

百日咳虽能自行痊愈,但因病程较长,影响小儿健康。因此必须尽早积极地给予适当治疗,以缩短病程。

首先,必须及早隔离患者,不使与其他小儿接触,防止传播。病儿不需要卧床休息,多在户外新鲜空气环境中活动,往往可使咳嗽减轻。尽量避免哭吵、烟尘等诱发咳嗽的不良刺激。饮食宜少吃多餐,呕吐后适当补充一些食物。痉咳明显的患儿,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可用氯霉素或无味红霉素治疗,较大儿童可服用禽胆片(百日咳片)或中草药治疗。夜间咳嗽严重的,可服用镇静药,幼小的百日咳患儿,如发生青紫、窒息或抽搐,必须及早住院治疗。

5.流行性感冒治疗方法

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是由于流行性感冒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等。

本病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健康带病毒者排病毒少而短暂,故在流感传播上不起很大作用,但轻型患者却起重要的传播作用。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经飞沫直接传染,如飞沫污染手、用具、衣物等亦可发生间接传染,但因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存活不超过30分钟,故以直接传染为主。

本病患者以儿童及少年为多,5~20岁发病率最高,而4~5个月以下的婴儿极少受到传染。

潜伏期约数小时至1~2日。起病急骤,可有高热、畏寒、头痛、背痛、四肢疼痛、疲乏等,不久即出现咽痛、干咳、流鼻涕、眼结膜充血、流泪,以及局部淋巴结肿大、肺部出现粗罗音。偶有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道表现。在婴幼儿则临床表现每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炎症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部。常突发高热,伴全身中毒症状及流清鼻涕,常见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偶见皮疹及鼻衄。体温可在38℃~41℃,高热时可出现惊厥。幼小婴儿还可出现严重的喉、气管、支气管炎伴黏稠痰液,甚至发生呼吸道梗阻现象。

流感常发生并发症,最重要的是继发或附加的细菌感染,如中耳炎、化脓性鼻窦炎和肺炎为较常见。

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着重一般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患儿宜卧床休息直至体力恢复,应严密隔离以防继发细菌感染或传染他人。婴幼儿尤须注意合宜的喂养。有高热、烦躁不安时应给以对症治疗。高热病人一般采用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及氨基比林等药品。并发细菌感染时须及早给以抗菌药物。

6.烫伤的防止方法

1岁多的孩子,对于周围的事物似懂非懂,事事好奇,常常喜欢摸这动那,模仿大人做事。因此,家长要处处注意把可能危害孩子的危险品和障碍物排除。例如,热水瓶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而且要经常给他讲,这个烫手,不能动;喂奶吃饭时要注意温度;吃饭时要把热粥热饭尽量往中间放,以防孩子在桌边乱扒时烫伤孩子,生炉火的家庭,最好在火炉周围放个防护网,还要注意千万不能把孩子一个人留在房子里。

总之,像热水、烫饭、热锅、开水、炉火等都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要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上,多加小心为宜。

7.大便排不出的处理

孩子排不出大便很痛苦,可用手指沾些热肥皂水插入孩子的肛门里,慢慢地拨动硬便,把它弄碎后用手指带出来。或用开塞露等,也可很快排便。

孩子大便干燥可服些轻泻剂,服药后12~24小时后可排便。最好的办法是预防便秘,给孩子的饮食中加些玉米、莴苣、韭菜等纤维素含量多的食物。要耐心地,不要威吓地训练孩子坐盆,有些孩子是因为不喜欢坐盆而不大便,使粪便在直肠变成硬块。还有的家长让婴儿坐马桶大便,孩子两脚不能接触地面,也造成大便不易排出。

8.用药剂量推算方法

1.婴儿量:2岁以下婴儿剂量=年龄(月数)/150×成人剂量。

2.老幼用药剂量快速折算法:

年龄用药量

60岁以上3/4~4/5成人量

15~18岁3/4成人量

12~15岁3/5成人量

8~12岁1/2成人量

6~8岁1/3成人量

4~6岁1/4成人量

2~4岁1/6成人量

1~2岁1/8成人量

初生儿~1岁1/24~1/12成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