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2岁育儿方案
10812600000018

第18章 日常护理

1.学会自己洗手

这个年龄的小儿,应懂得一些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同时这个年龄的小儿主动性有了提高,什么事都喜欢自己动手,家长应了解孩子这些特点,让孩子学习自己洗手。也许有些家长会有顾虑,认为孩子年龄还小,不会自己洗手,不过是玩水,还会把衣服弄湿,不愿意让孩子自己洗手。其实不然,只要方法得当,小儿是能学会自己洗手、洗脸的。小儿一般喜欢玩水,因此让他自己洗手他会很感兴趣,会高兴地跑到水盆或水龙头那里。在小儿玩水时,家长教他一边玩肥皂泡,一边学习洗手的动作。在教小儿洗手时,也应教小儿如何开关水笼头,如何用手巾擦干手,同时也不要忘记说些有关洗手的话来指导他。在秋冬季节,小儿自己洗手时,大人要帮他挽好袖子后再洗,以免弄湿衣袖。如果开始时常常弄湿袖子,家长也不要责备孩子,以免挫伤孩子自己动手、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2.会自己擤鼻涕

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小儿受凉后容易感冒,感冒时鼻黏膜发炎,鼻涕增多,并含有大量病菌,造成鼻子堵塞,呼吸不畅。这个年龄的小儿生活自理能力还很差,对流出的鼻涕不知如何处理,有的孩子就用衣服袖子一抹,弄得到处都是,有的孩子鼻涕多了不擤,而是使劲一吸,咽到肚子里,这是很不卫生的,影响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将病菌通过污染的空气、玩具传染给别人。因此教会小儿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错误擤鼻涕方法就是捏住两个鼻孔用力擤,因为感冒容易鼻塞,小儿希望通过擤鼻涕让鼻子通气,这样做不卫生,容易把带有细菌的鼻涕通过咽鼓管(鼻耳之间的通道)到中耳腔内,引起中耳炎,使小儿听力减退,严重时由中耳炎引起脑脓肿而危及生命。因此家长一定要纠正小儿这种不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是要教小儿用手绢或卫生纸盖住鼻孔,两个鼻孔分别轻轻地擤,即先按住一侧鼻翼,擤另一侧鼻腔里的鼻涕,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擤另一侧鼻孔。用卫生纸擤鼻涕时,要多用几层纸,以免小儿没经验,把纸弄破,搞得满手都是鼻涕,再在身上乱擦,极不卫生。

3.注意良好睡眠

小儿临睡前不宜吃糖果等甜食,这也许是许多母亲所能认识的事实。至于临睡前吃糖的诸多坏处并不为母亲们所了解。谈到睡前食糖的坏处我们首先要从龋齿谈起。

龋齿就是人们常说的“虫牙”,在小儿的牙病中,龋齿是最常见的。龋齿对小儿的危害很大,首先牙痛困扰小儿;其次,龋齿如果不及时治疗,龋洞就会越来越深,最后导致牙齿丧失,甚至影响恒牙的生长。

有些母亲会发现,小儿在1岁多点儿,乳牙还未出齐,就得了龋齿,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是,许多小儿喜欢临睡前吃点糖果、饼干,又没有刷牙漱口,从而发生龋齿。睡前吃了东西,食物的残渣都堆积在牙面、牙缝里,而且小儿所吃的东西含糖量都很高,这就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之小儿睡眠时间很长,睡眠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不利于牙面的清洁,而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糖类食物最易被口内的细菌发酵,产生酸性物质,引起牙釉质损坏,钙质脱离,日久牙齿就会软化,逐渐形成小洞。这就是临睡前吃糖果类甜食易生“虫牙”的道理。

因此,小儿在临睡前不应吃零食,特别是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平时要注意保护牙齿,要养成早晚漱口、刷牙的好习惯。1岁以前的小儿在睡前总要喝点奶,那么吃奶后一定要用白开水清洁一下口腔。一旦发现小儿牙上出现小洞洞,应立即治疗,否则后患无穷。

有许多孩子很难入睡。有的在睡觉前哭闹;有的要抱着才能入睡;有的要大人背着转转才肯入睡;有的则很磨人,哼哼唧唧长达半个小时,各种各样都有。如果只是抱一会儿或背一会儿就能上床睡觉,大人不至于太辛苦,那倒也没什么。然而,孩子一天天长大,体重越来越重,如果长时间背着抱着,大人实在吃不消。对待这些孩子,最好是把他弄疲劳后再让其入睡,故重要的是白天让他在室外露天地里多玩耍。洗澡也务必在临睡前进行。如果过早地放到床上,距离入睡时间太长,孩子不易入睡时,可先叫孩子起来玩,等他真正发困,再开始睡觉。如若孩子怎么也不肯入睡,也可缩短他白天的午睡时间。有些孩子睡时不背不抱就是不睡,那就让他哭好了,也许孩子会一直哭到睡着为止,但慢慢就会养成自己单独睡觉的好习惯。

孩子入睡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孩子喜欢抱着心爱的布娃娃,有的喜欢吮着手指,有的喜欢将被子盖到嘴上。如果仅是这些,大人不用担心,只要白天让小儿玩累点儿就能改过来。然而有些孩子入睡时有很多毛病,比如入睡时要咬着枕巾、被角,孩子咬这些不干净的东西容易患口腔炎,所以应当改掉这些毛病。

还有些孩子睡觉时要抓着妈妈的耳朵,或把手指伸进妈妈的嘴里、耳朵里,这些讨厌的坏习惯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更有甚者,睡觉时一定要搂着心爱的小玩具动物,给它盖上被子,把枕头放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才睡,如果不按这套程序来,就不能入睡。出现这种恶习,多是由于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出现偏差,如家长在育儿方法等方面出现分歧,致使孩子自身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等等。因此,应该回顾一下以前的育儿情况、生活。不过,这种恶习似乎较多地发生在城市里、玩的场所少、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身上。只要孩子在外面玩累了,晚上一躺下就呼呼入睡,这些坏习惯自然就会改过来。

4.注意吸收新鲜空气

多让孩子呼吸新鲜空气,极有益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研究表明,室外温度8~10℃时,开窗通风30分钟,可使室内空气的细菌污染率降低40%。外界温度为3~9℃时,降低污染率65%。很多家长生怕孩子受凉,总喜欢把孩子捂得严实,不让孩子出门,家中门窗紧闭,室内空气污浊,极不流通。长时间呆在这种环境里,使机体抵抗力本来就不强的儿童抗病能力更加低下,各种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乘虚而入,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家长要多带儿童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注意在夏季和春秋季大部分时间,以及冬季无风晴朗的日子,经常给小儿居室开门开窗通风,如果外面风很大,也可先把小儿带到别的房间,再打开居室门窗换气,过一段时间再把小儿带入房间,以保持房间空气新鲜。

5.注意室温调节

有研究表明冬季室温维持在16~18℃,可使儿童皮肤血管舒缩状况稳定,体内各种生理功能发挥正常,小儿有舒适感。一般如果家庭有空调,要达到这个室温很容易,如果没有空调,可使用电取热器、煤炉取暖,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如使用煤炉取暖,一定要装通风烟囱,防止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居室内除了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外,还应保持一定的湿度,这样小儿的呼吸道和皮肤就不会太干燥。可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靠蒸汽提高湿度,平时也要用湿抹布擦家具,用湿拖布拖地,床单和衣服应拿到室外拍打。还可在室内放一盆清水以提高居室的湿度。

6.注意避免噪音

噪音是非节律性的音响,人体正常允许的噪音不能超过50分贝,噪音达到115分贝时,便会损坏大脑皮层的调节功能。如果幼儿经常处在噪音声中生活,会使幼儿容易感到疲倦,严重的还会干扰小儿的注意力,影响小儿的空间知觉和语言能力,时间长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儿童的智力发展。

相反,那些和谐性、节律性的声音,如悦耳的音乐、美妙的鸟语、温潺的流水,都能使小儿大脑功能得到提高,心情愉快。因此,要给小儿创造好的听觉环境,平时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声吵闹、喧哗,家庭日常使用的电视机、音响的音量一定要适中。有条件的家庭,可在居室内铺上地毯,在桌椅腿底钉胶皮,这样可减少噪音。大人也不要多带小儿上大街、逛商店,以免过大的噪音影响孩子的健康。

7.正确引导玩水

一般这个年龄的幼儿都喜欢玩水,利用水和玩具进行各种游戏,这对锻炼幼儿最初的思维想象、动作及认识能力是有帮助的。1岁半左右的幼儿可用小瓶、小碗、小杯和小漏斗等容器装水玩,还可叫幼儿把水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这可训练幼儿手的控制能力,还可用一个大盆装半盆水,把一些可漂浮的玩具如小船、小鸭子、小乌龟或机动的游泳娃娃、青蛙、轮船等放在大盆中,让小儿玩。开始幼儿可能会把水搞得到处都是,这时大人应在旁边指导,提醒幼儿别弄湿衣服,并帮助幼儿卷起袖子。近2岁幼儿可玩磁铁钓鱼游戏,这种游戏可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注意力。

8.选择好玩具

玩,可以说是2岁儿童的生命。如前所述,孩子玩耍也是一种学习,无论是智力发育还是社会知识,都孕育于玩的过程之中。

在这一段时间里,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能帮助动脑筋、开发智力的玩具。比如玩积木、玩沙子用的小锹和小桶、玩水用具、骑的小车等等,孩子们都会非常喜欢的。

那些小小车、布做的小动物等也是孩子喜欢的好玩具。将近2岁时,很多孩子开始对那些彩色画册中的小故事感兴趣。最好选购一些色彩鲜艳、纸张结实的画册给孩子看。玩具玩完以后,要让孩子帮忙收拾,这对培养孩子的教养很重要。

9.准备充足玩具

宝宝玩玩具的活动,包含了动作技能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两岁的幼儿,对玩具的兴趣更浓,玩的方式也在变化,他已经开始能够玩比较复杂的玩具,对玩具和游戏也开始运用自己的分辨能力,并加进了自己想像的成分。

宝宝的手腕和手指技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使他能够较好地运用手眼协调能力,因而乐于摆弄一些复杂的玩具,如需要用腕力才能转动的齿轮玩具,需要准确性和力量的车床等。对不同的形状,宝宝能分辨开来。例如,稍加练习,宝宝就可以顺利地把三角、长方、圆形等几何形板放进嵌板中适当的位置。需要分辨大小的套杯之类的套叠玩具也能带给孩子极大的乐趣。而一些能发挥孩子想像力的玩具则更受欢迎。如果给宝宝一个玩具电话,他不再往地上扔了,他会对着话筒叽叽咕咕地“通话”,他也会帮小布娃娃脱衣、穿衣、洗脸、洗澡,忙得不亦乐乎。这种最初的角色扮演游戏表明宝宝已展开了想像的翅膀。

这一时期是充分利用玩具教育宝宝的大好时机。应该放手让孩子充分享受玩具和活动的乐趣,让孩子在毫无压力的玩耍中获得情绪上的满足,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获得感官刺激,促进技能发展。这意味着成人不应随时随地用玩具教孩子学知识,比如孩子拿起圆形玩具,要求他记住“圆形”,这样刻意追求用玩具作教具,会使玩具失去原有的意义,减少了玩的乐趣。

当然,有了新的玩具时,要用简单的语言向宝宝说明玩法。但是,孩子常常会发明一些新的玩法,要给予鼓励。另外,要让宝宝有足够的玩具和空间,为孩子创造一个宁静的环境,让孩子能自由自在、集中精力地玩,以培养他的专注力。

10.正确教孩子走路

小儿开始学走路的步骤不相同,有的孩子喜欢站稳了再走,有的孩子尽管站都站不稳,却迫不及待地想走路。不管怎样,大人得用双手扶着孩子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帮他进行练习,而后,逐渐就可放开一只手,再发展到完全让他自己走。

当孩子不要人扶着也能走上几步时,要鼓励他这种兴趣。在离他1米左右的地方伸出双手,鼓励他走过来。开始教他学走路时,只能离他二三步远,如果距离太远,他可能不敢走过来。等他初步掌握了这一新技能后,可以逐渐拉开距离,但注意不要让他摔倒。否则,摔几次后可能使他再不敢自己走路。

小儿如同小小探险家一样,什么都敢拿,什么都敢扔,什么都往嘴里放。因此在他会走路之前,就应对所能涉足的房间重新安排室内的摆设,凡是孩子拿得到的,大部分应是允许玩的东西,不能玩的应该放到他够不着的地方。具体来说,应该把易碎器具,如烟灰缸、花瓶、各种饰物等,从低处移到高处;书籍应放到书架的上层,不重要的杂志或小儿书放到下层;药品一定要放到高处或放进带锁的抽屉里,写字台的下层抽屉里可放一些旧衣服、小玩具或其他好玩的东西,让孩子尽情地翻弄。另外,热水瓶一定要放到孩子够不着的桌上,桌子上不要铺桌布,以免小儿拉动桌布弄倒热水瓶,造成烫伤。厨房里碗架的下层放些锅壶等物,瓷器和食物要放在上层。

对于那些不能移动的东西,如桌上的台灯、炉子、煤气,要教育他这些东西不能动,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看得紧一点。

11.注意保护视力

视力异常检查

下列情况应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查:

眼睛的位置异常:单眼或双眼斜视,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

视物姿势异常:幼儿看东西时眼睛距离物体很近,经常皱眉、眯眼,歪头偏脸。

立体视觉欠缺:如穿珠困难。

无急性眼病,但经常用手揉眼,自诉头痛、头晕、眼痛。

对周围环境的探索突然变得漫不经心。

家族中有弱视、斜视、高度近视等视力异常者。

幼儿视力检查方法

检查3岁前幼儿的视力,可把大小不同、颜色鲜艳的玩具(如布娃娃、积木、玻璃球等)放在不同距离的地方(5米、2米、1米),给幼儿盖上一只眼,让幼儿指出玩具的位置或叫他走过去拾起它。

幼儿视力的防治

每个人都知道,眼睛在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保护视觉要从小就开始,因为幼儿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预防和治疗视觉异常的最佳时期。

幼儿的视觉异常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斜视。

两眼大小明显不一样。

近视,看东西要离得很近,眯着眼。

视觉立体效果差。

经常眼痛,头晕但又无急性眼疾。当我们发现或怀疑幼儿的视觉不大对劲时,应去看医生以确证是否患有视力疾病并及时治疗。

平常注意对幼儿视觉的保护也是重要的。

饮食上,幼儿应吃一些蛋黄、肝、绿色蔬菜、水果等,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

幼儿在看图画书时姿势要端正,眼与书应保持适当距离(33厘米),另外,要选用字迹大小适合的书给幼儿看。

室内的光线应足够明亮,自然光不足时,就应开灯(照明最好用日光灯,免使眼睛受刺激)。

不要让幼儿常看电视,偶尔看一次也不要超过10分钟,电视机的荧光屏中心位置应低于幼儿视线。

经常进行一些户外游戏,加强体格锻炼,这样对于消除视觉疲劳是很有效的。

12.加强心脏功能锻炼

选择合理的锻炼强度、时间、频率和类型,能加强心脏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锻炼的强度

在整个锻炼过程中心脏要保持一定水平的活动,幼儿在锻炼时只要保持心率和呼吸加快,并伴有微微出汗、面色红润,则表明锻炼强度较适宜。

锻炼的时间

每次锻炼心率和呼吸加快的持续时间应因人而宜,一般为15分钟左右,以不过分疲劳为度。

锻炼的频率

每周进行上述强度和时间的锻炼3~5次。

锻炼的类型

2~6岁宝宝常见的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的锻炼类型有:跑步、骑车、游泳、踢球、跳绳、跳舞、溜冰。

婴幼儿期应主要培养宝宝锻炼的兴趣、爱好的习惯,锻炼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循序渐进

开始锻炼时,宜采用只引起身体最低限度变化的锻炼强度和时间。在宝宝习惯了这种强度和时间后,才能逐渐地、小心地增加。锻炼时要随时观察宝宝的心率、呼吸及精神状态。如孩子心率、呼吸加快,精神状态好,面色红润,说明强度较合适;如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说明强度过大;锻炼后睡眠好,食欲佳,情绪稳定,说明锻炼强度适宜;若食欲减退,睡眠不安,情绪低落,头晕头昏,说明强度过大。锻炼的时间,开始每次可持续2~3分钟,逐渐增加到10~15分钟。

持之以恒

每天都要进行锻炼,没有特殊原因不要中断。若中断,锻炼的效果可能会消失。倘若中断时间短,可继续按以前的锻炼强度和时间进行,中断时间长,则应从最小的锻炼强度和最短的锻炼时间开始。

综合多样

在进行专项锻炼时,要与日常生活中各种增强体质的措施相配合。如:户外散步、早操、室内定时通风、三浴等等,进行综合性多样化的锻炼,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如与促进幼儿大动作发育的走、跑、跳、攀登、踢球等锻炼项目相结合;散步、游泳、跑步、骑车等项目相结合等。

注意个别差异

选择锻炼项目时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时间和强度。要采用游戏的方法,使孩子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得到成功和乐趣。以利于培养宝宝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习惯。

13.不能剪眼睫毛

有些年轻的妈妈认为眼睫毛的生长与头发一样,剪一剪有利于睫毛长长,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眼睛漂亮,就把眼睫毛剪掉。

其实,一根睫毛的寿命不过三个月左右,因此,给孩子剪眼睫毛,并不会使眼睫毛长得长。另一方面,剪眼睫毛也不利于健康。眼睫毛具有防止灰尘进入眼内,保护眼睛的作用,如果剪掉了眼睫毛,眼睛失去了保护,灰尘等容易侵入眼睛里,从而引起各种眼病。

14.“O”形腿担心

腿仍然呈“O”形的也不少,但不用担心,过不多久,腿就会变直。有些孩子到了2~3岁,膝盖以下的部分还不会向外侧叉开,走路时呈“X”形。一般到了4~5岁孩子两腿才能笔直地走路,所以不必担心孩子长大了以后腿会弯曲。区别“O”形腿或“X”形腿是生理性还是缺钙引起的,方法很简单,让小儿仰卧,两腿并拢,观察两膝盖和两脚踝部是否能并拢就可以了。病理性的,同时还伴有多汗、易惊、方头、鸡胸等症状,因此,是否异常很易区别。

15.预防家庭事故

1岁半以后的宝宝,逐渐能走、跑、跳,独立性和好奇心也日益增长,他是个小小的“探险家”,喜欢到处走动、攀高爬低、东摸西瞧。然而,很可能损坏东西和伤害自己,为此您应该重新布置家庭摆设,以消除伤害宝宝的任何隐患。

把体积较小的东西和食品收起来,以免让宝宝吞咽到食管和气管里或塞进鼻孔、耳朵等器官内造成意外伤害或窒息。例如:纽扣、硬币、小玻璃球、小珠、花生米、黄豆、瓜子、布娃娃的玻璃眼睛等较小的、圆形、而又光滑的物品。

把锐利的东西放在安全处,以免宝宝玩耍时伤害自己。如刀片、剪子、毛衣针、锥子以及小木杆、筷子等。宝宝行走时,不要将筷子、匙、叉和木杆含在嘴里或拿在手上,以免跌倒后造成严重的伤害。

把热水瓶、壶放在安全处,刚做好的稀饭、热汤、开水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桌上最好不要铺台布,以免宝宝伸手抓到台布,拉下桌上的东西造成伤害。洗澡时应先放冷水再放热水,以免烫伤。冬天室内生火,要用高高的木栅隔开炉子,以免孩子烧伤。厨房是一个危险地带,最好告诉孩子不要独自进去玩耍,成人离开要锁好厨房门。

电灯开关、电插座、电熨斗均是危险之源,一定要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以免触电。

内服药物、外用药物、化妆品、香水、洗涤剂、漂白粉、小苏打粉、杀虫剂、煤油等物及空瓶均应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或锁好。绝不能给宝宝作为玩具玩,否则易造成中毒。

不要把宝宝独自留在桌子上、高凳上和没有栏杆的床上,不要让宝宝爬窗、爬阳台栏杆,以免摔伤或坠楼。

不要让宝宝独立留在澡盆里玩耍。水缸、储水器等一定要盖好,以免溺水。

总之,防患于未然最重要,只有消除了那些可能引起事故的隐患,才能确保宝宝的安全。应当注意的是,不能因宝宝的安全而过多地限制宝宝的活动,那样会使宝宝失去许多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