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2岁育儿方案
10812600000010

第10章 培养方案

1.心理发展的特征

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在生理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前提下和在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的。

幼儿心理发展总的特征有以下两个方面:

具体形象性和无意性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贫乏和第二信号系统不够发展的原因,使得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很差,逻辑思维水平很低,主要依靠感知觉和直观表象去认识外界事物,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幼儿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能力也很差,有目的的独立思考能力有限,他们极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支配而改变原来活动的方向,因而心理活动和行为带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

由于幼儿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的增强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初步发展,使得他们行为活动的自觉性得以逐渐发展,这为个性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又由于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大,与周围人们频繁的交往,从事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受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龄前教育,使得他们开始逐渐形成对客观世界较为稳定的态度和倾向性以及一定的行为方式,这是最初个性形成的标志。幼儿心理是朝着进一步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的。

2.心理健康的特点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否,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客观的标准,但是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却很难确定。目前鉴定孩子心理健康与否,一般是把公认的心理健康的孩子所具有的基本特点作为标准的。具体地说,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智能发育正常

正常的智能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是他们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的重要保证。智能水平通常以智商表示,如果一个孩子的智商明显地低于同龄人的水平就属于不正常,一般把智商在70以下的孩子看作是智力落后,智商在70以上包括智商130以上的超常孩子都属于智力正常。当然仅靠智能测验还很难完全反映孩子的智能水平,还应当结合孩子在学习和活动中的各种实际表现综合判定。

有积极乐观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孩子,他的情绪是愉快的、进取的,他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对他人充满了友情,对学习和工作充满了信心和热情,这种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活动水平,有利于身心健康。而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整天为失望、压抑、急躁所困扰,把学习看做负担,把亲人当作仇敌,经常自己折磨自己。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孩子有自己的伙伴,愿意与人交往,乐于帮助别人,能与同学团结友爱。他们体谅别人的困难,宽容别人的过失,从不因小事和别人计较。他们尊敬教师,孝敬父母,愿意为大家服务。反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不尊重、不信任他人,不愿与人交往,内心世界孤独,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人争吵、怄气。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心理健康的孩子不仅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力,他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参加适宜的课外活动,并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或者高傲自大、目中无人,或者自轻自贱、怨天尤人,这两类孩子都无法在学习和生活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才智。

有健全完美的性格

心理健康的孩子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他们情绪开朗,待人坦诚,勇于负责,敢于创新,能够正视困难,无所畏惧。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社会、集体和他人,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自私自利,在困难面前动摇退却。

能够正确对待现实

心理健康的孩子力图将自己的言行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协调起来,使自己的思想、信念及行动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的要求或大多数人的愿望不一致,就会放弃或者修改自己的计划。他们适应环境,接受新事物、新思潮的能力也很强。相反,心理不健康孩子的愿望脱离实际,常常处于空想、幻想、瞎想的状态,与现实的冲突不时发生,他们对环境的疑虑、怨恨越来越严重。

3.心理疾病的种类

与心理健康相反的是心理疾病,又称心理异常,是指孩子大脑功能发生故障,心理不能正常反映现实,在语言、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多种歪曲现实,无中生有的反常表现。

人的心理疾病表现很多,从患病的程度来看有轻重之分,一般把较轻的叫做非精神病性心理疾病,而把较重的叫做精神病性心理疾病,习惯上又将前者称为心理偏异、精神不健康,把后者叫做心理变态、精神失常。

根据我国情况,儿童心理偏异的情况大致有如下几种:

依赖性格

有的孩子自幼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做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别人,甚至到了小学高年级还要家人每天接送、代做值日扫地,没有大人时连很小的事都做不成。

放纵行为

有的孩子非常任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稍不如意就耍赖,甚至大吵大闹,听不进批评和劝说。孩子要买什么东西,家长必须立刻就办,否则就躺在地上不起来。

无兴趣病

有的孩子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特别讨厌学习,整天毫无目的地转悠,大人和他说话也反感。有的孩子觉得人活着受罪,不如死掉好。

逆反心理

有的孩子不仅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还”对着干“,”你要我向东,我偏要朝西“,无端地顶撞大人。有个女孩因父母逼其每天练琴,愤恨地将琴砸毁,还咬破了自己的手指。

心理偏异和心理变态的区分是相对的,心理偏异若得不到矫治就会发展到心理变态。根据心理卫生专家的调查和分析,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变态问题比较突出。

多动症

多动症又叫轻微脑功能障碍。其主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情绪波动大。极易冲动,自制力弱。这类孩子多数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由于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受到很大影响。

焦虑症

焦虑是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原因的恐惧心情。这种心情如果反复出现,就形成焦虑症。它在情绪和行为上表现为过于敏感、缺乏自信、经常哭闹、睡眠不安、食欲不佳等。

恐惧症

恐怖是指孩子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不必要的惧怕情绪,因而要想尽办法逃避。如有的孩子怕打雷闪电,有的怕狗怕猫,有的怕黑暗、旷野,当有上述情况时,孩子异乎寻常地害怕、紧张,并有心跳加快、脸色苍白等症状。

攻击行为

这类孩子情绪极不稳定,整天东奔西窜,撒野哭闹,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他们与人的关系常处于对立状态,报复心理严重。这些孩子对完美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

嫉妒症

这类孩子心胸狭隘,且自以为是。对别人的优点和成绩很难服气、容忍,总感到自己比别人高明,看到他人成功比看到自己失败还难受,常常诋毁别人,非要将优胜者拉下马来。

贪婪症

这类孩子极端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许别人用自家的东西,而见了别人家的好东西却想据为己有,物质占有欲很强,当无理要求不能满足时就大哭大闹,不讲公德,损人利己。

性过敏症

这类孩子过分热衷于性的引诱,沉湎于性交的想像之中,常常被原始的性欲所左右,以不良的手段(玩弄生殖器等)来满足性冲动,有的甚至忘乎所以,戏弄异性,导致犯罪。

懦弱症

这类孩子的心理发育较迟,对事物刺激反应迟缓,兴趣低下,有些本来只需付出一点努力就可做的小事,他们也不愿做,没有信心完成。遇事缺乏主见,随波逐流。他们喜欢与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受到他人欺负也不会自卫,甚至甘愿挨打。

4.孩子的气质类型

气质,就是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如活泼、直爽、沉静、浮躁等,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例如,有的人性如烈火、脾气暴躁;有的人性情温柔、和蔼可亲;有的人热情洋溢、谈笑风生;有的人含蓄深藏、沉默寡言等等。

气质和一个人的身体内部生理因素有着深刻的关联,因而往往被人误认为是先天决定的。如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其实,人的气质乃是指那些决定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全部动力。它在一个人各种行为活动中,都会始终如一地有同样的表现。气质表现在人的思维、情感和意志的过程中,它的形成、发展与变化主要由后天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的程度所决定的。

如何判断孩子的气质类型呢?

巴甫洛夫在研究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规律时,发现人类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神经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与此相对应可分为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根据不同气质类型的典型表现,我们可以判断孩子的不同气质。

兴奋型

这种气质的孩子精力旺盛,热忱果断,进取心强,大胆刚毅;但往往性情暴躁、主观性强,自制力差,易冲动等等。这类孩子往往工作能力强,勤学上进,但组织纪律性较差,爱与同学发生矛盾。

活泼型

这种气质的孩子机智,善于交往,适应性强,爽朗热情但往往爱粗心大意,情绪不稳,生活散漫等等。这类孩子在学生中有较好的人际关系,文体活动较为擅长,但纪律上较为散漫,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作业、考试也很少取得优异成绩,大小总要出点错,考完发回卷子就能改对。

安静型

这种气质的孩子坚定顽强,沉着踏实,耐心谨慎,自信心足,自制力强,但也往往容易固执守旧,精神怠惰,动作缓慢等。他们往往是那些听话、守纪律、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的孩子,但他们又很少有创新的精神,思维不活跃。

抑制型

这种气质的孩子孤僻消沉,犹豫胆怯,缺乏信心,退让自卑;但也往往会平易近人,谦虚谨慎等等。这些孩子平时表现胆小,课堂上不敢发言,对做成任何事情都缺少信心,但对交给的任务尽心尽责。

我们在和孩子的接触中,通过观其言行,便可判断出他的气质类型。了解了孩子的气质类型,才能更好地帮助他、教育他,从而收到最佳效果。

5.培养心理素质

许多人在追求自我成功的同时,他们自身的某些优秀美德也在逐渐丧失:亲情、友情、爱情、同情,以及梦想和激情……总是身不由己地被忽视了。但我们明白,我们的未来在孩子心中,我们怎样迷失,也不能把对未来的期望迷失,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培养我们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在未来荆棘丛生的人生路上能健康快乐。

爱心

福克斯说得好,只要你有足够的爱心和温情,你就可以成为全世界最快乐而最有影响力的人,所有的困难与不幸在爱与温情面前恰如冰雪遭遇阳光。

感恩

所有得到的并非理所应当,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一切;遇到所有的磨难我们仍要感恩,感激它促使我们成长;心存感激,才会有芬芳人生。

好奇心

它带给我们探索和发现的快乐,它让我们对生命充满敬畏,对未来充满期待。

激情

它是最伟大的力量,鼓励我们发掘生命潜能,以更快的节奏迈向人生的目标。激情是生命朝气的动力,是我们创造力的燃料,激情让我们做得更好、更成功。

毅力

它能够决定我们在面对困难、失败、诱惑时的态度,看看我们是倒下还是出击。毅力使我们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而最终成功。

弹性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诸多无法控制的事情,然而只要你的想法和行动能保持弹性,那人生就能永保成功。前人所谓”脆钢易折,韧丝难断“正是此理。

信心

信心是一切成功的基础,有了信心才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认错而接受失败。爱迪生说:”成功就是你有信心等到失败一万次后再来一次“。

快乐

它能使你充满自信,对人生满怀希望,给周围以感染;它也能消除恐惧、挫折、隔阂、沮丧等。

活力

充满活力的身心是带给你快乐和轻松解决问题的根本。

服务

基于帮助、给予的心理价值,使我们爱自己、爱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丰富我们的人生,使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6.培养身心健康

有一个健全的身心,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小的一点心理障碍都会在孩子长大后引起无数次痛苦的回忆。如何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做父母的应该充分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健康心理要从小培养

幼儿心理健康是孩子长大后心理健康的基础,许多研究表明,幼儿时期出现心理疾患多数是因抚养教育不当引起的。因此父母必须特别重视改善孩子的心理卫生条件,促进其心理健康。丰富的营养、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婴幼儿大脑发育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而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供养关系,父母的相亲相爱,对家庭的眷恋,以及对父母健康和喜怒哀乐的关切,这是一种情感的”反馈“。所有这些构成父母与子女情感联系和交流的闭合系统十分有利于情感的升华,逐步培养孩子的同情感、责任感、道德感、荣誉感、幸福感和理智感,这就为婴幼儿日后良好性格的形成及健康的人际交往、愉快的情绪、健全的行为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增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身心发育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搞好幼儿心理卫生,对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和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情况下,独生子女的心理品质与多子女常有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由于”独“字的优势,他们的身体素质、智力发育比较好,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自豪感;但也由于”独“字的特殊原因,尤其是父母过于溺爱,他们以我为中心的观念强,而且比较自私、孤僻、懒散、生活自理能力低。为了确保独生子女的身心健康,在心理卫生方面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母爱要适度

幼儿的最大心理需要是母爱。充分发挥母爱的教育作用,对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母爱过度,变成娇宠溺爱,姑息纵容,则容易使孩子形成种种不健康心理,如依赖、撒娇、任性、固执、骄横、缺乏自制力、适应能力差等。母爱忽冷忽热,容易使孩子情绪不稳定。

教育要讲究方法

如果父母因”望子成龙“心切,要求过高、过严,会使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欲速不达,反而阻碍孩子的智力和个性发展。如果经常苛责、训斥、打骂和体罚。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胆怯畏缩、逃避等不良性格,或造成孩子说谎、反抗、逃学、吸烟、偷窃、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父母应打破家庭封闭的小环境,鼓励孩子多与别的孩子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增强集体感,防止他们产生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和孤独、羞怯感。西方国家常见的”孤儿院病“,使孩子的自我发展停滞不前,其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生活天地狭小,与社会接触太少有关。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经过数年研究发现,注重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个儿童心理专家曾进行了长达8年的研究,对一万多名经济条件不同的孩子进行了调查,反馈的结果,始料未及。当问到孩子们最大的心愿和要求时,绝大多数孩子对吃、玩、用的东西都不大在意,而普遍重视的竟是家庭气氛和精神生活。如:

父母不要吵架;

对待孩子要一视同仁;

大人说话不要失信;

爸爸妈妈要互相谦让,不要彼此责怪;

父母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小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家庭里要有适当的文娱活动,节假日要给孩子玩的时间;爸爸妈妈言行不对的时候,要接受孩子的批评;对孩子少发点脾气,多一点笑。

这可以说是孩子们的共同心声。他们的精神生活、心灵需要比物质条件、经济生活的要求更强,他们希望有个充满亲密和谐、宽容民主、活泼幸福的家庭环境。他们讨厌气氛沉闷、感情淡漠、专横紧张、嘈杂烦躁的家庭环境。兴趣和愉快是人的最主要的两种积极情绪。家长们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益智,依其自然赋予的素质,发挥那金子般的灵气,是家庭优教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快乐性格的培养中,父母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加深同孩子之间的感情,以密切彼此之间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森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孩子的习性、语言、动态及世界观的形成同其家长极为相似。他认为,父母用微笑和亲切的眼睛对待人生,能使孩子得到非常好的愉快教育。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心胸宽广,精神愉快,即便工作繁忙,也要抽空与孩子玩玩,说些妙趣横生的话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与陶冶。

7.教育注意问题

1岁半的孩子已经懂事了,父母之间、祖辈之间、家长和托儿所阿姨之间都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保持一致。切不可父亲这样教,母亲又那样讲,父母刚批评完了孩子,奶奶又让他那样去做。这样,大人前后矛盾、要求不一,孩子就会不分是非、不知所措,很多良好的习惯就不能形成。

有的孩子非常任性,一不顺心就大哭大闹,打滚耍赖。对这样的孩子既不能打骂,又不能屈从,最好的办法是走开,不理他,在他情绪平稳的时候再教育他。有些孩子过分胆小,对这样的孩子就不能经常批评、训斥,而要鼓励他,即使他做错了什么事,也不要过多唠叨。

8.注意言传身教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当着孩子的面什么话都说,殊不知,孩子比您想像的要懂事得多,他已经按照自己的方法理解你讲话的内容了。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话一定要注意文明,不在孩子面前议论大人之间的是非和纠葛,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与别人吵架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谎;当着客人的面不要议论孩子的缺点,也不要夸耀自己的孩子。别看你的孩子才1岁半,在他的面前,大人说话应十分注意。

9.家庭教育的误区

作为启蒙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望子成龙心切,再加上教子无方或方法有偏差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不同的教育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溺爱型把孩子放到了受特殊照顾的地位,对其十分溺爱,不考虑经济条件是否允许,不适当地满足孩子生活上的要求和欲望,想方设法为孩子安排舒适环境,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对孩子的言行没有严格的要求和必要的约束,孩子做错事时,父母总是寻找客观原因,对孩子的散漫、霸道等不良行为不及时纠正管教,无原则地宽容甚至庇护。受这种教育影响,孩子娇气严重,意志薄弱,以我为中心,固执、任性,甚至蛮不讲理。

管制型

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志办事,不许有差错,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无休止地训斥、说教、揭短,甚至讥讽打骂。

不为孩子考虑,总是一味地这也”不许“,那也”不让“,对孩子正当、合理的要求不支持、不引导,不能持平等态度,常常是父母说了算,从不允许孩子提出意见,处理问题不公正,还不允许孩子说明理由,父母自己有错或失误时,也不肯做自我批评。这种教育使孩子和父母关系紧张,导致孩子心理不正常,易恐惧、胆怯、消极或执拗、冷酷无情、粗暴,有时孩子还容易表现两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慢慢养成说假话的恶习。

放纵型

对孩子放任自由,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不关心,不具体管理,总强调自己工作忙,没时间,或强调孩子的学习就该由学校管,生活就该由自己管,所以对孩子的情况很少过问,对孩子的表现采取放任的态度。这种教育,使孩子性格孤僻、冷漠,得不到家庭温暖和具体帮助,也很容易染上不良习气。

总之,父母只有不断调整教育方法和方式,克服存在的弊端,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10.培养高尚品德

美好情操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儿童时期的情操与周围众多的事物相联系,情操的内容不断丰富,其深刻性不断增加。作为父母应该时刻观察儿童心理上的变化,给予耐心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特别需要培养和发展以下几方面高尚情操:

道德感

应当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关心家里的亲人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让孩子从小懂得做好事光荣。鼓励他们交朋友,珍惜友谊。培养孩子尊敬父母和老师,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德。

上进心

孩子的求知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孩子遇到事物会十分敏感,他们会向父母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这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标志,父母面对提出的问题应该确切地回答,应该主动地启发、鼓励、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做好启蒙老师的工作,鼓励孩子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审美感

审美能力不是一朝就形成的,培养儿童美感要从儿童时期开始,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培养和激发学习绘画、音乐、舞蹈表演、阅读文艺作品等的兴趣。引导孩子识别什么是美的东西,什么是丑的事物,使孩子的情操越来越美好。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到处得到大家的赞美和尊敬,你就得自幼培养孩子爱己助人的情操。

曾有心理学家根据对数千名儿童详细研究而得来的报告显示,训练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而懂得自立助人的好孩子,是十分重要的,为此他们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他们要爱护弱小、帮助有需要的人,告诉他们什么是优良品格,而不是叫他们去猜测。

给孩子讲清专横是不值得鼓励的行为,你可以这样说:”如果你与莉莎分享你的玩具,她便可以像你一样玩得开心!“孩子往往把父母视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所以身为父母要树立榜样,发挥爱人如己的精神。

让孩子分享照料弟弟妹妹或做家务事的乐趣,亲身体验比你费尽唇舌空谈理论来得更有效。

11.不听话的处理方法

抗拒性行为是宝宝成长中的正常表现。一岁多的宝宝已有了一些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初步认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知道自己的名字,对自己的玩具和衣服也有一种独占的心理。宝宝的抗拒性行为就是这一心理发展的外在行为表现之一,此外还有宝宝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探索的热情等。

宝宝不听话时,简单粗暴的禁止不但效果不好,而且还容易挫伤了宝宝的自尊心、自信心,抑制了独立自我意识的发展。较好的办法是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比如要想不让他玩脏东西,你就要拿一样干净的、宝宝更感兴趣的东西来替代。此外,在对待宝宝的抗拒行为上家长可做一些非原则性的让步,也就是说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可不必太在意,让宝宝顺着自己的意志去做,给他多一些发展的机会。但在一些基本的行为习惯方面还是要注意对宝宝的培养,比如我们前面已提到的良好的睡眠习惯、卫生习惯等。总之,既给宝宝一些自由表现的机会,也不能纵容宝宝一味地抗拒。

12.有抗拒行为的处理

孩子1岁半以前一直都很乖,逗他说话,或给他玩具,他都能作出灵活的反应,给了我们很大的快慰。不知为什么最近他却很不”听话“了,好像故意跟我们对着干,你让他吃饭,他偏偏不吃,却要玩小车;你让这样,他偏那样,弄得我们很生气,有时着急了,恨不得揍他一顿。

出现这种抗拒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时的宝宝已开始初步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有时候甚至不接受成人的劝阻,明明知道是成人不同意的行为,这时候只要转移孩子注意力就很有效:孩子要玩一个脏东西,你可以给他一个新鲜的玩具取而代之,或开始一项有趣的活动,这样比简单地禁止玩脏东西的效果要好得多。

如何对待孩子的抗拒行为,最主要的是要把握好孩子任性的程度,孩子的主动表现和自我主张是培养独立性的起点。父母应该知道开放式的关怀可以长期影响孩子的自我形象和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甚至是他们的健康。这里给父母提以下几点建议:

适当地赞扬孩子的行为,如”你搭的塔真大!“等。当然,这种赞扬应该准确、真诚,避免过分的言辞。

不要提问或发布命令。你的任务只是观察,说出你的意见,而不是去控制或指导孩子。

当孩子开始调皮时警告或提醒他们,这是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最佳办法。

用表扬或欣赏来肯定好的行为,以此塑造积极性的行为,对孩子故意吸引你注意的行为不要去理他。

13.克服孩子的胆怯心理

有的孩子胆子很小,做起事来畏首畏尾,唯唯诺诺。

胆小孩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小一些孩子怕天黑、怕打雷闪电,还不敢独自一个人上床睡觉,上学后不敢和老师同学说话,更不敢举手发言。在路上怕和生人说话,在家中怕和客人交谈,特别是当他受到委屈或被别人欺负时,不敢向老师或家长申辩。这样的孩子他们平时很难兴奋起来,一般来说主要是受家庭与社会的影响造成的。

在家庭生活中,受到家长过分溺爱,经常是家长过多地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工作。孩子随时把家长作为”护身符“,一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克服、战胜,而是用家长做”挡箭牌“。有位家长刚听到雷声就立即把孩子搂到怀里,嘴里不停地说:”别怕,妈妈在这呢!“生怕电闪雷鸣把孩子吓住。同样的一件事,另外一位家长却不这么做,他把孩子叫到身边告诉他闪电雷鸣不可怕,是一种自然现象,同时给孩子讲了许多科学道理。此后,胆小的孩子似乎变了,因为他懂得了科学,并知道应该怎样去科学地分析问题了。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有的家长不是大吵大闹,就是一顿棍棒,他们总以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可结果却恰恰相反,打骂只能使孩子变得胆子越来越小,甚至最后不和家长说实话。家长这种粗暴的行为最终没能使问题得以解决。如果是循循善诱,认真冷静地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今后孩子再犯错误时,就会如实地大胆地讲给家长,求得家长的帮助,使自己减少犯错误的机会。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孩子胆小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家庭环境的变化、家长态度的变化以及教育方法的使用,有些胆小的孩子会逐渐变得胆大起来。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转变胆小孩子的工作。

第一,努力为孩子创设和谐的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生活,家庭中可开展一些趣味性活动。家长与孩子共同参加活动,鼓励孩子大胆地说笑,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开展讲故事、猜谜、连成语等活动,使孩子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胆量。

第二,家长对孩子的鼓励要及时,要恰到好处。一般来说,胆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往往自卑心理占上风,总是认为自己不行,怕说错话、办错事。面对这些,家长一方面要与老师积极联系;一方面要在家中配合老师做工作,使孩子在统一的教育下及时得到表扬与帮助,逐渐便会战胜胆怯心理第三,亲自带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如集体旅游,有意地请他当向导,让他多多接触外界的人和事,清除对陌生人的恐惧感。这样,孩子便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实践的锻炼使孩子变胆小为勇敢了。

第四,多讲一些勇敢者的故事,读一些描写英雄人物的书刊,如《董存瑞的故事》、《卓娜和舒拉》等等,让孩子从英雄人物身上吸取勇气和力量。

14.发脾气的处理方法

宝宝1岁多时,偶尔发发脾气是正常的。因为宝宝这时已有了自我意识,也有了个性要求,他们要求大人尊重他们,当他们不顺心时,或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或身体哪儿不舒适时,都可能发发脾气,以调节内心的压抑和不满。对宝宝的发脾气,父母首先应考虑发脾气的原因,如果是因为疲倦了,则应安排他休息,如果是生病了则应安慰他给他治疗,如果是宝宝以此作为一种手段来达到不合理要求,则不要理睬他,他哭闹一阵之后就不会再吵闹。不要一见宝宝发脾气就立即迁就他,尤其是当别人面时,有的父母可能为了安静和礼貌等,轻易满足宝宝的要求,这样,久而久之,便让宝宝意识到只要一发脾气,什么要求都可得以满足,以后稍不顺心便大发脾气。另外,有的家长性急,当宝宝发脾气时可能他的脾气也很大,怒言训斥,甚至出手打屁股,其实这样不仅没有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即使宝宝一时被镇住,强忍住了不再哭闹,但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却是极有害的。最好的办法便是不理睬,听之任之,让他发泄发泄。

而事实上,只要宝宝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对周围事物进行摸索,是正常的行为,那么,对这么小的还不能意识到太多的孩子进行打屁股或其他体罚是不正确的。家长这时最好是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或将宝宝转移到另一个环境中。有些家长应在必要时调节自己的急躁情绪。

15.计算孩子的智力

人的智力有高下之分,多少年来人们试图探索出一种类似尺或秤的度量衡来测定一个人的智力,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直到1911年法国的比纳和西蒙两人合作,经过多年探索创立了智力量表,才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后来经过许多人的修订和实践,心理学家提出了比较数量化的测量智力的标准——智力商数,即IQ。其计算公式为:”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再乘以100.(智力商数=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一般认为智力商数(IQ)大于140为天才、神童;120~140为智力最优秀;110~120为智力优秀;90~100为智力正常;70~90为轻度弱智;50~70为愚笨;25~50为痴愚;25以下为白痴。

具体计算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计算被测者的实际年龄。一般按月计算,测验的当天也算入。15天以上(包括15天)算作一个月,15天以下不计。如一个孩子4岁3个月,那么他的实际年龄为4×12+3=51个月。接着进行智力年龄的计算。这里要用智力量表来测验,一般测验题每个年龄组设6个题,每题代表智力年龄2个月。计算方法如下:如有一实际年龄为5岁的儿童,完全通过了5岁组的测验题,那么5岁组以下各组的测题便全部算作通过,不必再测了。接着测验6岁组以上的题目,若通过了6岁组的5个试题,7岁组的4个试题;8岁组测题全不通过,那么8岁组以上各题都算不通过。这个孩子的智力年龄为5×12+5×2+2×4=78个月。以求出的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计算这个孩子的智商为:IQ为78÷60×100=130.注意一点,有的测题,每个年龄测题的个数不一,那么每个测题代表的月龄便为12除以题目的个数。如一份测验3岁组的测题只有4个,那么每个题代表3个月智龄。

智力测验作为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下的尺度,确实可为教育提供因材施教的依据。但也应注意儿童期是生长发育比较旺盛的时期,还要正确对待智力测验。应选取有权威性的题目,请专业人员施测,测验重点应放在儿童的反应过程上,不拘泥于答案正误。对智力测验的结果应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孩子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教育中扬长避短。另外,儿童期正是生长发育时期,发展的可能性是不可估量的,不应将一次测验的结果作为远期发展预测的惟一指标。应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孩子的发展充满信心。

16.训练孩子的智力

孩子从刚一出生大脑就开始发育,直至25岁大脑的各种功能才发育健全,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不能改变了,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的智力发育有障碍时,不要失望和放弃,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心理训练弥补,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智力水平。训练方法并不是教孩子认多少字,背多少诗,而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训练。

要进行运动训练

要训练孩子学会爬行、翻身、坐、站、走以及跑、跳、上下楼、拍球、跳绳、走平衡木等能力。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爬行,就不管不教,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应该用手推孩子爬行。孩子不会跳绳,可以让孩子先练手摇的动作,然后练腿跳的动作,再练协调在一起的动作。

训练孩子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先训练孩子能抓住大的、近距离的东西,渐渐发展到能摆弄物品,最后能抓装物品等。孩子躺在床上一开始可能没有意识去抓东西,家长可以用细绳拴住一个小玩具,在孩子眼前逗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学会去抓悬挂物。

要训练孩子的感知觉

刚刚出生的婴儿已经有了视觉、听觉和触觉反应,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看、注视,追踪彩色的、运动的物体来训练孩子的视觉;通过让孩子寻找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听音乐,给孩子读故事等来训练孩子的听觉;通过和孩子拥抱,用粗毛巾擦身体,让孩子翻跟头、玩沙土、游泳等来训练孩子的触觉。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体味丰富的色彩、声音、气味的刺激。

要训练孩子的认知能力

把生活日常用品一一介绍给孩子,让其掌握它们的名称,并且要多教孩子一些常识,例如,一星期有几天,太阳从哪边出来和落下,一斤有几两,教孩子认识时间、认路和乘车等。

要训练孩子的言语能力

在孩子不会说话之前就要多和孩子说话和交流感情。让孩子多听音乐、对话、儿歌、故事等,在娱乐中教孩子发出简单的声音,直到教会孩子简单的字词句子。

训练孩子的社交能力

家长要多拥抱、抚摸和逗引孩子,来促进孩子的交往能力。多让孩子与他人接触,和小朋友玩,不要把孩子孤单单放在一边不管不问。

要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例如,吃饭、喝水、穿脱衣服、坐便盆、擦屁股、系鞋带等,逐步训练孩子独立做家务的能力。

17.早期培养兴趣

兴趣对于学问的增长、事业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兴趣是进行探索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能使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处于兴奋、活跃状态,而使其他区域相对淡化或受到抑制。于是,人的注意、思维、想像等心理活动集中指向了当前的某一对象,学习或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而心理指向对象以外的事物以及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以外的其他感受,例如,时间的消逝及疲劳、饥饿等感知觉,却统统都可以被淡忘。孔子说他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能做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因为他们对治学和修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而能潜心钻研礼乐之道,不知疲倦,乐而忘忧。

人的各种兴趣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的。通过有目的地培养与激发,每个人都可以形成广泛的、浓厚的、稳定的兴趣。

首先可以通过情感来培养、激发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意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怀有一定情感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产生关注它、探究它的兴趣。例如,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或所从事的工作,因为曾经倾注精力于其中,与其朝夕相随、苦乐与共,所以对其形成了一定的情感。因此,在翻资料、看报纸、听广播时,遇到与自己的专业或工作有关的部分,自然就会有仔细阅读与认真倾听的兴趣。杨振宁博士多年来潜心研究高能物理,对其有着很深的感情,这种感情使他对钻研高能物理中的有关问题,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有一篇文章说他终日“苦思冥算”,他对这个“苦”字很不以为然。他说,我搞物理是从来不觉得苦的。一个人如果觉得搞物理是苦事,那他何必非要搞物理而不去干别的呢。

可以通过认识需要来培养、激发兴趣。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也。”生存的需要,使人对食物产生兴趣;繁衍与发展的需要,使人对爱情、婚姻产生兴趣;而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的需要,会使人对学习、研究与工作产生兴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是在上高中时听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讲到哥德巴赫猜想这道数论中的著名难题的。“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自从1742年德国的中学教师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以来,许多数学家想证明它,但都没有成功。难题需要解决,猜想需要证明。曾经在数学发展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需要在数学领域再次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的振兴和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正是这种需要,使陈景润对钻研哥德巴赫猜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以惊人的毅力潜心思考、大量运算,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取得了使中外数学家瞩目的成就。

另外,可以通过认识活动的目的、预测活动的结果来培养和激发兴趣。学习本身可能是艰难的,工作过程可能是枯燥的,但学习的结果将使自己成才,工作的结果将使自己的、他人的生活更丰富、更美好,这却是人类所共同需要的,因而也是使人感兴趣的。这种间接兴趣可以转化为对学习与工作本身的直接兴趣,如同法国化学家拉伏西蒙所说:“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得可贵。”

兴趣是学习与工作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只有培养孩子兴致盎然地去学习、去工作,才会使他在求知的道路上奋然前行并最终登堂入室,才会在工作中孜孜不倦并最终取得成就。

18.运动促进智力

全面正确地理解智力

许多家长习惯地把儿童的智力理解为认多少字,背多少儿歌,会多少位之内的加法,把这些当成智力好坏的标准。智力是人们在获得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所具有的心理特性,还包括有效地处理环境、快速而成功地适应新情况的能力,人的谋略、机智和灵活应变能力,感知及活动能力。对婴幼儿来说,培养他们手脚和身体各部位的活动能力是提高未来智力水平的可靠途径,千万不能等闲视之。

解放孩子的手脚

婴儿生下来就包得严严实实,不利于感知觉的发展,也不利于儿童肌体与空气阳光的接触。婴儿放在宽松舒展的环境里生活,手脚就自由得多了,并有利于儿童的手脚和皮肤接触外界的物体,增加新鲜刺激,增强大脑的发育。

增加婴儿感官刺激

婴儿虽然静静地躺在小被子里,但他的身心却在日生夜长。父母可以在床的上端或婴儿身边挂放一些鲜艳的物体和玩具,使孩子有机会看到或抓到这些东西。可以尽早促使孩子能辨别物体的各种色彩和质地。新鲜的刺激还能促进婴儿脑细胞的生长发育。而绝不要把婴儿整天放在单调平淡的小床上。

鼓励孩子多尝试

首先要克服掉我国民族育儿的一种不良态度。出于保护儿童之心,当孩子稍有一点冒险行动表现时,母亲立即会叫起来:当心!当心!而在西方国家,母亲常挂在嘴上的不是当心,而是:自己试试看。中国人的竞争意识、冒险精神不如西方民族,可能与中国这种教养传统有关吧!只要不是十分危险的东西,都应该让孩子去亲自摸摸、动动。孩子跌了跤,妈妈自己首先不要急躁,更不要在孩子没哭的情况下去问孩子:痛不痛?摔坏了没有?因为你这样讲等于是在培养孩子的胆怯习惯,也在暗示孩子爱哭撒娇。

19.音乐促进智力

音乐胎教的好处已广为人知了。实际上,音乐不仅可以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悦耳动听的音乐还能增强孩子的愉快情感,同时,还可激发孩子潜在的智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启发其丰富的想像力。

因此1~2岁的孩子,不妨给他们听听温柔优美的乐曲,以节奏缓慢,声音悦耳为宜,切记音量不要太大,如成为噪音就有百害而无一利了,配以手舞足蹈,对于孩子的性格智力培养,将是十分有益的。

另外一些孩子的音乐教育,可以依照下面的方法进行:

鼓励孩子学唱儿歌,启发孩子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动脑筋,培养孩子的想像力,使孩子在学唱歌时能进入意境,可以结合歌曲的内容用图画或实物来讲解,这样孩子的观察力也被动员起来,孩子耳闻目睹了歌曲的内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歌唱中也促进了大脑的积极思维和语言的发展。

选择适合孩子听的曲目欣赏,可以全曲听,也可以选择主题或分段听。首先培养孩子坐得住,精神能够集中,这是在孩子唱歌的基础上进行欣赏,给孩子一个完美的艺术享受。开始时欣赏的歌曲或乐曲不要太长,最好能和孩子生活接近,这样孩子对欣赏音乐有好感,便于日后有提高欣赏能力的信心。

孩子聚精会神听完后,将主题再次重复,给孩子想像的空间,启发孩子哪段是小鸟的叫声,哪段又是流水的声音……这样将听觉思维形象化,而进一步发挥了孩子创造性想像能力。

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让孩子将想像变成语言或故事表达出来。音乐艺术的表现是广阔的,只要能调动和发挥出孩子的想像即可。

启发孩子根据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用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形象,在音乐的伴奏下,任孩子随心所欲地去跳舞。

孩子音乐教育的内容不是固定的,家长不必拘泥于某一首或某一类歌曲,凡是优美动听的音乐都可以作为教育孩子的素材。经过长时间的音乐培养,相信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20.用手促进智力

左撇子聪明

一般人似乎都有这样的印象:“左撇子”比一般人聪明。另据国外统计,在学习能力测验得分最高的儿童中,20%以上是左撇子或左右手都能者。

大脑的分工

人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控制右半身的活动,主司语言、抽象逻辑思维,管理人的说话、阅读、书写、计算和时间感知;右半球控制人的左半身活动,主司形象、空间知觉、感知音乐旋律,管理人的直觉、想像、舞蹈、节奏感以及情感与意志活动。一个人生下来时,左右两手并无谁占优势之分。直到5~6岁左右,才基本确定哪个手是优势手。

左右开弓好

每个人的优势手是左手还是右手,有遗传的因素,但社会教育才是关键因素。家长在培育儿童时应注意:

1.从小培养婴儿学会左右两手“开弓”,不要单独用一只手。

2.在右手为优势手占绝大多数的社会里,不能歧视左撇子,而要充分发挥其所长。家长更不能训斥左撇子孩子。

3.在左手优势已经定型的情况下,不要硬性改变其优势手,这样可能会引起儿童情绪紧张和活动的不协调,甚至引起口吃。

4.多做单侧体操,多活动左半身,多接触实物、形象,多从事音乐、绘画、舞蹈、体育活动,从小使右脑在活动中与左脑共同发展。

21.动作训练方法

1岁半的孩子已经会跑了,可以训练他做许多大运动量的活动,如跳舞、双脚跳、快跑、跳球等,还可以训练他单独上、下楼梯,以增强肌肉力量。

还可以通过做游戏,训练身体的协调能力。如:找一条长毛巾,家长拉两个角,让孩子拉住另两个角,把一只皮球放在毛巾中间,让孩子一蹲一站,皮球就会来回滚动。还可把皮球抛起来,和孩子一起用毛巾把皮球接住。这样可锻炼孩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自身动作协调的能力。

22.语言训练措施

1岁半的孩子喜欢与成人讲话,家长应该把握时机,通过画片、实物等耐心、反复地教孩子认识事物,增加词汇,使孩子知识面加宽,增加语言的内容。但1岁半的孩子记忆力有限,所以,也不能教得太多。

对于口齿不清的孩子,家长要用标准语音给孩子纠正,反复教他念。

23.智商训练游戏

跨障碍物

方法

在地面上放一根彩色的绳子或小玩具,也可在地面上划个圆圈,让幼儿从上面跨过去,或一连跨过几个物体。

涂涂画画

方法

你可用蜡笔或水彩笔在画纸上画毛线团、气球等,以激发幼儿涂画的兴趣。然后让幼儿拿蜡笔,随意涂涂画画。但注意不要让幼儿把蜡笔往嘴里放。

目的

锻炼手指动作和色彩感知。

串项链

方法

买一些木制的小珠子或纽扣,再给幼儿一根细丝绳或玻璃丝绳,让幼儿把珠子或纽扣都串起来,做成项链。

目的

训练手指的小肌肉运动,提高灵活性。

捡豆

方法

在地上或桌上撒一些蚕豆,让幼儿帮忙把地上的蚕豆捡起来。要求幼儿把蚕豆一一捡到盘中。

目的

训练手指精细动作。

开商店

方法

准备一些实物、玩具和纸片(做纸币),让幼儿和你一起玩开商店游戏,你当顾客,幼儿当售货员。让幼儿先问:“你要买什么?”你回答:“我要买铅笔。”并把“纸币”递给幼儿,幼儿就把东西拿给你。可互换角色。目的学说名词。

逛动物园

方法

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去动物园,认识几种真正的动物,告诉幼儿每种动物的名称、特征、习性。然后让幼儿讲出在动物园见到哪些动物,它们爱吃什么。

目的

学说动物名称,认识动物。

做糖果

方法

平时收集一些糖纸,洗净压平。

再准备一些洗净的石子、纽扣或花生等。然后教幼儿用糖纸把石子等包起来,做成糖果。平时在吃糖时,还可让幼儿把糖纸剥开,以训练手的小肌肉动作。

目的

训练小肌肉活动。

认三角形

方法

可在纸上用色彩鲜艳的笔画出一些三角形图案,并告诉幼儿:“这是三角形。”平时还要结合室内外幼儿常见的有三角形状的实物,反复教幼儿认识三角形。经过反复指认,幼儿便能分辨出三角形。

目的

发展形状知觉能力。

按指示找物

方法

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幼儿根据你的指示把东西找出来,如:“在床上。”当幼儿走到床边,再告诉他:“在枕头底下。”可逐渐增加难度。

目的

训练辨别方向的能力。

分水果

方法

将一些苹果和桔子混合放在一起,教幼儿把苹果和桔子分开来放,苹果放在大盘里,桔子放在小盘里。

目的

训练辨认、分类能力。

根据用途找物品

方法

在桌上放着杯子、勺子、笔、手绢,问幼儿:“喝水用什么?吃东西用什么?”请幼儿一一指出。也可让幼儿说出物品用途。

目的

了解物品用途。

指出身体各部分

方法

给幼儿一个玩具娃娃并说:“指给我看看娃娃的头发。”如幼儿没有应,可再说:“娃娃头发呢?娃娃头发在哪里?用你的手指出娃娃的头发。”如他还没有反应,就用一个词“头发”来重复这一要求,可能要重复几次。对玩具娃娃的嘴、耳朵、手、眼、脚和鼻子都可按上述步骤进行测试。

搭塔

方法

把几块积木放在幼儿面前,把其中3块搭在一起,对幼儿说:“让我们来搭高塔,看到了吗?”然后,边说边做手势,鼓励他动手搭高塔。测试前可让他试做3次。要求在幼儿松手后,搭上的积木不掉下来才能算数,并记下幼儿搭塔所用积木的个数。

说出东西的名称

方法

让幼儿看球并问:“这是什么?”如他没有反应,就拍拍球并问:“你要不要?这是什么?”或在他附近拿着球逗他,如果他伸手去拿,就问:“你要什么?”不管他能否说出名称,让他玩一下球(这时你可以测试运动量表的项目),然后依次展示其他东西,每展示一样东西都问他:“这是什么?”展示的次序是:球、表、铅笔、梳子、杯子。全部东西都应测试,并记录下他说出名称的东西。

按指示做事

方法

把小椅子放在幼儿面前,把关节能活动的娃娃以坐的姿势放在小椅子旁边。

A。对幼儿说:“娃娃想坐到椅子上,你让娃娃坐到椅子上。”如他努力来完成这一指示,但由于肌肉用力不协调,未能使娃娃坐好,则可帮助他。

B。递给幼儿玩具杯,说:“娃娃要喝水,给娃娃喝口水。”如他把杯送到娃娃脸附近或在上肢处把杯侧转(从前额到肩部之间的任何部位),算通过。有的幼儿可能会因为杯中没有水而拒绝去做,在这种情况下可放几片小碎纸片在杯中。

C。递给幼儿一张擦面纸说:“这里有一块手帕,擦擦娃娃的鼻子。”如他在鼻子附近作擦拭的动作,就算通过。画竖道在一张白纸上画几条竖道线,告诉幼儿:“这是竖线。”然后让幼儿照着画。

识字乐园

许多家长都有这种想法:一岁多的幼儿识字,是不是太早了点?

其实,教幼儿识字和教幼儿同时说几种语言一样,对幼儿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只要方法得当,让幼儿觉得识字是一种挺有趣的游戏,那么教起来就简单多了。

教幼儿识字应注意以下几点:

方法要灵活。1岁多的幼儿毕竟不是学生,太死板的事情他是会“拒绝”的。最好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学习;一次学习时间不能太长,5~10分钟为宜;

如果幼儿不愿意就不要勉强,应耐心诱导;

不要强求幼儿识字,能记住多少就记多少;

每教一个字,家长应尽量给幼儿讲解明白,使幼儿易于掌握;每周3~4个字,中英文对照,反复学习;

每个字做一个识字卡,正反两面分别写中英文。若能画图更好。

1.一——one

你拍一,我拍一,

每天早睡早早起。

2.二——two

你拍二,我拍二,

饭前便后要洗手。

3.三——three

你拍三,我拍三,

指甲长了马上剪。

4.爸——father

爸爸

5.妈——mother

妈妈

6.儿——son

儿子

宝宝是儿子。

7.四——four

你拍四,我拍四,

自己洗脸又刷牙。

8.五——five

你拍五,我拍五,

经常洗澡换衣服。

9.六——six

你拍六,我拍六,

勤理发来勤洗头。

10.爷——grandfather

爷爷老爷爷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11.奶——grandmother

奶奶牛奶

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幼儿每天都要喝牛奶。

12.叔——uncle

叔叔

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别的小朋友的爸爸也可以叫叔叔。

13.七——seven

你拍七,我拍七,

说话清楚又和气。

14.八——eight

你拍八,我拍八,

团结友爱是一家。

15.九——nine

你拍九,我拍九,

抬头挺胸大步走。

16.十——ten

你拍十,我拍十,

我们都是好幼儿。

17.姨——aunt

阿姨

妈妈的姐妹叫姨。

别的小朋友的妈妈也可以叫姨。

18.哥——olderbrother

哥哥

比幼儿大的男幼儿叫哥哥。

19.弟——youngerbrother

弟弟

比幼儿小的男幼儿叫弟弟。

20.百——hundred

百灵鸟

幼儿去看望百岁老爷爷。

21.千——thousand

千里马

妈妈说:“小乌龟能活一千年。”

22.人——people

亲人

爸爸是“人”,妈妈是“人”,幼儿是“人”,爸爸妈妈和幼儿是“亲人”。

23.姐——oldersister

姐姐

比幼儿大的女幼儿叫姐姐。

24.妹——youngersister

妹妹

比幼儿小的女幼儿叫妹妹。

25.男——man

爸爸是男的,叔叔、哥哥、弟弟也是男的。

26.女——woman

妈妈是女的,阿姨、姐姐、妹妹也是女的。

涂颜色讲故事

提示

虾:橘红色

虾眼珠:黑色

吃小鸟的虾

有一艘远洋轮船遇到风浪,就停泊在一个地方。为了找吃的东西,几个船员叔叔走进了一片原始森林,森林里有许多高大的树木。忽然,一个叔叔停住了脚步,用惊奇的眼光看着前面。原来,他看见一只很大很大的虾正在爬树,这大虾比他还高。

大虾见有人走来,马上转过身子,伸出两只大螯,就像两把锋利的大剪刀,向船员叔叔扑来,那样子好吓人啊!几位船员叔叔连忙捡起大石头向大虾砸去。不一会儿,大虾被打死了。

“这大虾的味道一定很鲜美!”船员叔叔剖开大虾的肚子,看见里面还有一只没有消化掉的小鸟。嗬,这大虾真厉害!

提示

螃蟹:红色

眼睛:黑色

水泡:蓝色

螃蟹吹泡泡

妈妈从菜市场里买回四只大螃蟹,把它们放进一只高高的锅里,这样,螃蟹就爬不出来了。

螃蟹好像不大愿意呆在锅里,使劲地划着八条腿,想要从锅里爬出来,挥舞着两只大螯张牙舞爪,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小秋说:“妈妈,螃蟹是水生动物,我在锅里加点水吧!”妈妈说:“不用,它不会马上干死的!”小秋听了觉得很奇怪:“那是为什么呢?”

妈妈说:“螃蟹是用鳃呼吸的,但它的鳃和鱼的鳃不一样,它的鳃片里能储存较多的水分。它离开水后照样能呼吸,吸进大量空气,由口器两边吐出来。”

“妈妈,你看!螃蟹吹泡泡了!”

“因为它的鳃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比较大,鳃里的水分有时也和空气一起吐出来,于是就变成了一个个的小气泡。”

小秋看着螃蟹吹泡泡,还听到了“口兹 口兹 口兹”的声音,真是有趣极了。

提示

企鹅:头、臂(黑色)

脚:灰色(黑色)

嘴:橘黄色

山、水:蓝色

企鹅爸爸爱幼儿

南极洲,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那里,有一群群矮矮胖胖的企鹅,不管风吹雪打,它们一动也不动地站着。

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它们还是那样站着,不吃一条鱼,不喝一口水。狂风呼呀呼呀地吹,它们不怕;肚子咕噜咕噜地叫,它们忍着,它们站在那里干什么呢?

告诉你,它们都是企鹅爸爸,在它们厚厚肥肥的肚子底下,双脚捧着一只蛋,它们要用自己温暖的身体孵出可爱的企鹅幼儿。你要问:“企鹅妈妈到哪儿去啦?”它生下蛋,到海里去找鱼吃了,吃饱了,来接企鹅爸爸的班。这不,你瞧,企鹅妈妈摇摇晃晃地回来了,嘴里流出像奶汁一样的东西喂着刚出生的幼儿。企鹅爸爸这才拖着皮包骨头的身体,跌跌撞撞地跑向大海,去找吃的东西,它实在太饿了。

所以说,世上不只是妈妈好,爸爸也好,你说是吗?

提示

小鸭:黄色

小鸭嘴:红色

小鸭掌:红色

湖水:蓝色

草:绿色

小鸭子学游泳

小鸭子出世好几天了,可它还没下过水。这天,鸭妈妈把它带到湖边,说:“小鸭子,跟妈妈一起下水去游泳好吗?”小鸭子看看湖水,害怕地直往后退:“我怕,我怕!”鸭妈妈说:“别怕,小宝宝,你看妈妈怎么游。”鸭妈妈跳到湖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它在湖里向小鸭子喊:“小鸭子,快下来,妈妈在这儿等你哪!”小鸭子犹犹豫豫地走到湖边,用小脚掌试了试:啊,好凉快啊!它大起胆子往湖里一跳:呀,小鸭也会游泳啦!小鸭子高兴极了,兴奋地跟在妈妈身后叫:“妈妈等等我,我要跟你一起游!”

提示

鳄鱼:皮肤——绿色

肚皮——淡黄色

舌头——红色

嘴巴(里面)——粉红色

眼珠——黑色

小鸟:黄色

水:蓝色

鳄鱼和小鸟

沙滩上,大鳄鱼吃饱了,张着大嘴,躺在那儿晒太阳。这时候,飞来了一群小鸟,一下子就飞进了大鳄鱼张开的大嘴里。啊呀!这大鳄鱼一闭上嘴巴,这些小鸟不是全要给它咬死了吗?

奇怪的事情出现了,这些小鸟在鳄鱼的嘴巴里跳来跳去很快活。大鳄鱼呢,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美滋滋地躺在那儿,任随小鸟在嘴里啄来啄去。

原来,这种小鸟叫燕千鸟,它像牙签一样,把鳄鱼牙缝里的残渣都啄光。这样,鳄鱼就舒服了,燕千鸟也吃饱了。所以,人们也叫它牙签鸟。

另外,牙签鸟还是鳄鱼的警卫员,它在鳄鱼的嘴里啄食,一旦发现了敌情,就“唿”地一下飞走了。这时,被惊醒的鳄鱼也赶快往水里一钻,逃走了。

所以,鳄鱼和牙签鸟是一对好朋友。

提示

大、小负鼠:棕色

眼睛:黑色

草:绿色

最大的老鼠

你常在故事中听到关于小老鼠的一些有趣的事吧,今天要告诉你的是大老鼠的一些有趣的事,而且,这老鼠是世界上最大的老鼠,它叫负鼠。

负鼠生活在美洲,身体大的有猫那么大,它的尾巴很长,翘起来能碰到自己的头。

负鼠出门去找东西吃,如果碰上凶猛的动物,它不是连忙逃走,它的办法很有趣: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把肚子鼓得大大的装死。一般动物都不喜欢吃死的东西,见它这样,以为它死了就走了。当凶猛的动物一走,负鼠马上翻过身来,不慌不忙地走开了。

负鼠的肚子底下有一只像袋鼠妈妈一样的小口袋,但它不是装小负鼠的,它的小幼儿会爬在它背上,它把尾巴翘起,小负鼠的尾巴钩在大负鼠的尾巴上,这样,小负鼠就不会从背上滑下来了。

提示

轮船:船身——红色

船舱口——黄色

小旗——红色

海豚:背鳍——蓝色

眼珠——黑色

舌头——红色

云:浅蓝色

音符:彩色

海水:浅蓝色

爱听音乐的海豚

有一艘大船在海上航行,船上放着欢快的乐曲。人们发现,在船的周围游集着许多海豚,它们欢快地游着,好像也在欣赏美妙的音乐。后来,乐曲停了,海豚就游开了。当乐曲重新播放时,它们又游回来了。原来,海豚也和幼儿一样,喜欢听音乐呢!

提示

黄鼠狼:棕色

眼睛:黑色

刺猬:灰色(黑色)

眼睛:黑色

黄鼠狼吃刺猬

黄鼠狼就是黄鼬。有人说,黄鼠狼偷鸡,其实,黄鼠狼喜欢吃蛇、老鼠,还喜欢吃刺猬呢!

刺猬浑身是刺,连老虎、狮子都不想吃它,从哪里下手呢?可是,黄鼠狼自有办法。

刺猬碰上黄鼠狼,先把身体蜷成一个刺球儿,看你黄鼠狼怎样下手。这黄鼠狼很有耐心,它围着刺猬转了几圈,就等在旁边。刺猬见外面没有动静,就想伸出头来看看,当它稍一松开,马上闻到一股很臭很臭的臭味,原来是黄鼠狼对准它放了一个屁。

刺猬马上就昏迷了,身体也软了,身上的刺也都倒了下来,黄鼠狼一点不费力地就把刺猬给吃了。

原来,黄鼠狼的臭屁像麻醉剂一样,在生活中,既能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又能帮助它捕食。

提示

树干:棕色

树叶:绿色

果食:橘黄色

小花:红色

花叶:绿色

面包树

幼儿喜欢吃又松又软又香的面包,面包是哪里来的呢?是面包师傅做的呀!现在,妈妈要告诉你一种面包,不是面包师傅做的,而是树上长出来的。

在印度、斯里兰卡等一些国家,就有这种会长面包的的面包树。面包树长得很高很高,有四、五层楼那么高,叶子很大,从树根、树干到树枝,全长满一个个圆圆的果实,大的像西瓜,小的像橘子,果实嫩的时候是绿色的,成熟了就变成了金黄色,远远看去,就好像树上悬挂着许多烤黄的面包。

面包果的营养非常丰富,但它不能生吃。你只要把它切成碎片,放在火上烤一烤,就会发出面包的香味,尝一尝,又酸又甜,嗨,味道好极了!

它不但能烤着吃,还能做果酱和酿酒呢!

提示

小狗:粉红色

眼睛、鼻头:黑色

脚轱辘:红色

插线板:黄色

能干的机器狗

你看,这只机器狗和真的狗像不像?这是英国的一位工程师研制出来的,它的腿上有四只轮子,除了会走会跑外,还有很多本领,它可能干啦!

工程师在它的“肚子”里装上了无线电收音机和录音机,所以,它除了能帮主人看家以外,当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它还会录下来访客人的录音,主人回家后,打开录音机就知道哪位客人来过了。

晚上或休息天,主人要带着它去散步,在幽静的林间小道上,机器狗还能播放新闻节目或主人喜欢的其他节目,给主人带来欢乐。更有趣的是,如果在散步的时候,碰上了一条真正的狗,它会主动地迎上去和真狗一起玩耍、打逗、嬉闹,如果那只真狗想打架的话,机器狗会毫不客气地与它厮打,而且,它肯定不会输。你说,这机器狗是不是很有趣?

24.情商训练游戏

开关取物、放物

方法

找一只能开关的小盒,内放一些小玩具。让幼儿在你的语言指示下开关取物,如:“幼儿把盒子打开,给妈妈拿出一块积木”或“幼儿把蜡笔放进盒子”等。

目的

训练合作能力和提高语言能力。

坐飞机

方法

让幼儿骑到爸爸的肩上,抓住幼儿双手说:“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请乘客坐好。”爸爸慢慢站起,在地上转一两圈,然后说:“到站了,请乘客下机。”让幼儿下来。

目的

体验合作运动的欢乐。

看书翻页

方法

在给幼儿看书时,有意识地让幼儿自己翻书页,开始幼儿总是五个指头一齐上,一叠叠地翻,你要反复地给他示范,让他慢慢学会用三个手指以至两个手指一次翻一页,最后一页页地翻。

目的

训练手指的小肌肉运动,增强灵活性。

做馒头

方法

把幼儿的手洗干净,然后将揉好的面团端出来,教宝宝做小馒头,随幼儿任意捏成什么形状。然后将“小馒头”蒸出来,幼儿看见自己的劳动成果,会异常兴奋和得意。

目的

锻炼手指动作,培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听指令

方法

你说出一个命令,教幼儿去执行,引导幼儿将语言与实物联系起来,如:“把奶奶的眼镜拿起来”,“把柜子上的糖盒拿来”,“把你的积木拿来,我们一起搭积木”等。

目的

锻炼语言理解和记忆力。

开火车

方法

你做车头,幼儿做车厢,告诉幼儿:“火车马上就要开了,乘客同志请上车。呜……”边摇动双臂边向前跑,让幼儿紧紧跟在你的身后,同时发出“咔嚓-咔嚓”声。跑一段路后,你说:“火车到站了,乘客同志请下车。”也可让幼儿当车头,你当车厢玩。

目的

发展想像力和配合动作。

给娃娃看病

方法

准备一个玩具娃娃、一套玩具医生用具。幼儿当医生,你抱着娃娃来看病,对幼儿说:“我的幼儿病了,请你给看看吧。”教幼儿拿出听诊器给娃娃听听,并告诉得了什么病。如是“感冒”,让幼儿给“开些感冒药”;如是“发烧”,让幼儿给“打一针”。

目的

尝试担任角色。

展示鞋、衣服或玩具

方法

问小儿“你的鞋子在哪?”或“把你的鞋子给我看看,鞋子呢?”如果测试时小儿没有穿鞋,可以问另一件他所知道的东西(衣服、帽子或玩具)。

让人知道自己的要求

幼儿有事需要帮助,这时就要告诉幼儿:“如果要妈妈帮助你,就要说‘妈妈帮我;如果要爸爸抱你,就要说’爸爸抱我‘。”反复几次后,幼儿就知道说了。

模仿动物动作和叫声

将以前教过或看过的动物向幼儿提问,如“小兔子怎么跳的?”、“小猫咪怎么叫的?”、“小鸟怎么飞的?”等等。只要幼儿做对了,就要给予表扬,错了就要及时纠正并鼓励。

用蜡笔划线

先让幼儿自发地乱涂画,然后再取一张纸,在上面划一条直线,同时对幼儿说:“看,这么一下。”把笔交给他说:“你来做。”如需要,可重复数次,并以手势示意要他模仿,在他模仿划了一条垂直的线后,家长再划一道水平线(从左边划到右边),同时说:“现在让它这样走,你来做。”注意幼儿笔划的方向。

儿歌

眼睛长在哪里好

眼睛长在额头上,

眼高手低就骄傲。

眼睛长在后脑勺,

光明前程看不到。

眼睛长在头顶上,

目空一切更不好。

眼睛长在老地方,

五官端正多俊俏!

(提示:妈妈边念儿歌边在幼儿头上比划)

小小羊

小小羊,乖娃娃,

吃起草来不独霸,

一会儿叫“妹妹”,

一会儿叫“妈妈”。

数数歌

小黑鸡,两条腿;

大黄牛,四条腿;

小蚂蚁,六条腿;

花蜘蛛,八条腿;

蚯蚓、缮鱼几条腿?

蚯蚓、鳝鱼没有腿。

电 灯

屋里有根藤,

藤上结个瓜。

一到太阳落,

瓜里开红花。

(提示:最好能结合实物或图片。)

称呼歌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妈妈的爸爸叫外公。

(提示:可当着本人或照片教幼儿。)

问答歌

谁的尾巴长?

山鸡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兔子尾巴短。

谁的尾巴最好看?

孔雀尾巴最好看。

谁的尾巴尖?

猴子尾巴尖。

谁的尾巴扁?

绵羊尾巴扁。

谁的尾巴往上卷?

小狗尾巴往上卷。

(提示:可指着实物或图片教。)

猫头鹰

小星星,亮晶晶,

猫头鹰借来当眼睛。

抓田鼠,保庄稼,

天黑也能看得清。

找小鸡

许多小小鸡,

不知在哪里?

我抓一把米,

叽叽叽,叽叽叽,

小鸡都来了,

数一数。

一二三四五六七。

瓜果会

羊打鼓,

虎吹号,

猪喝酒,

狗吃糕,

熊吃西瓜不用刀,

小兔吃苹果,

狐狸吃香蕉,

猴子来晚了,

红着脸儿拿个桃。

对对谣

什么红?花儿红。

什么绿?草儿绿。

什么白?云朵白。

什么黑?煤块黑。

什么黄?玉米黄。

什么紫?葡萄紫。

什么蓝?大海蓝。

(提示:可以教幼儿一问一答。)

称呼歌

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妈妈的哥弟叫舅舅,

妈妈的姐妹叫姨姨。

数葫芦

葫芦架,挂葫芦,

大虎小虎抬头数。

大虎数有三个大葫芦,

小虎数有两个小葫芦。

大虎小虎一起数,

大葫芦,小葫芦,

一二三四五,

葫芦架上挂着五个圆葫芦。

小猫咪的六件宝

小猫咪有六件宝,

我说你听请记牢:

夜里眼光特别好,

耳朵灵敏本领高,

胡须探路当向导,

鼻子专把鼠味找,

伸出尖爪抓得牢,

牙齿结实最好咬。

猫咪有这六件宝,

逮住耗子跑不掉。

小雨点

小雨点,真正好,

帮助小树来洗澡。

搓搓背,

擦擦腰,

小树乐得点头笑。

拍手谣

你拍一,我拍一,

天天早起炼身体。

你拍二,我拍二,

天天要带小手绢儿。

你拍三,我拍三,

洗澡以后换衬衫。

你拍四我拍四,

消灭苍蝇和蚊子。

你拍五,我拍五,

有痰不要随地吐。

你拍六,我拍六,

瓜皮果壳别乱丢。

你拍七,我拍七,

吃饭细嚼别着急。

你拍八,我拍八,

勤剪指甲常刷牙。

你拍九,我拍九,

吃饭以前要洗手。

你拍十,我拍十,

脏的东西不要吃。

(提示:和幼儿面对面地坐,一起边拍边念。如果幼儿不能念清楚,不必强求,以后慢慢教,只要他的动作能随节拍即可。)多和少

什么多?

天上星星多。

什么少?

月亮少,只一个。

什么多?

河里鱼儿多。

什么少?

大桥少,只一座。

长和短

什么长?鼻子长,

大象鼻子最最长。

什么短?尾巴短,

兔子尾巴最最短。

春天来啦

太阳,暖啦。

风儿,轻啦。

雷声,响啦。

雨儿,下啦。

小河,满啦。

小草,绿啦。

杨柳,青啦。

桃花,红啦。

小青蛙,叫啦:

“呱呱呱呱,

春天来啦!”

七个阿姨摘果子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七个花篮手中提。

七个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儿、石榴、

柿子、李子、栗子、梨。

风在哪儿

风在哪儿?

摇动的树叶说:

“在这儿!”

风在哪儿?

飘动的白云说:

“在这儿!”

风在哪儿?

鼓起的白帆说:

“在这儿!”

青蛙

一只青蛙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

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只青蛙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

扑通扑通跳下水。

谁会这样

谁会飞?

鸟会飞。

鸟儿怎样飞?

扑扑翅膀去又回。

谁会跑?

马会跑。

马儿怎样跑?

四脚离地身不摇。

谁会游?

鱼会游。

鱼儿怎样游?

摇摇尾巴点点头。

谁会爬?

虫会爬。

虫儿怎样爬?

许多脚儿慢慢爬。

(提示:妈妈念儿歌,幼儿边回答边做动作。幼儿回答不清楚时妈妈要给予提示和补充。)25.体能训练游戏

登高跳

方法

准备一个约10~15厘米高的小凳子或椅子,扶幼儿登上去,然后双手拉着幼儿的手,教幼儿双脚从高处跳下。待幼儿跳得熟练后,可放手让幼儿自己登高跳下,并逐渐增加高度。

目的

训练平衡感和跳跃动作。

玩球

方法

教幼儿两手抱住球,双臂伸直,把球高举过头顶,让球从颈后滚下去。然后,帮幼儿找球或让幼儿自己找球。可反复玩。

目的

训练大肌肉运动和双手控制球的能力。

走斜坡

方法

准备一条宽35~40厘米,长一米左右的厚木板,一端垫高约10厘米做成斜坡,或利用户外的自然斜坡。

开始时你可用一只手扶着幼儿走上斜坡,待幼儿走稳后,可鼓励幼儿勇敢地独自走斜坡。

目的

提高四肢协调和平衡能力。

踢球

方法

用一个较大的皮球,滚到幼儿脚下,让幼儿不扶东西练习踢球动作。

目的

练习抬脚和踢的动作。

走窄道

方法

用粉笔划线或用两条绳做成“羊肠小路”,让幼儿在“路”上独立行走。也可领幼儿到室外的小路上独自行走。

目的

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

藏猫儿

方法

成人先在室内藏好,叫幼儿来找。当幼儿找不到时,家长可呼唤幼儿的名字,也可露出身体的一部分,让幼儿容易找到。可多换几个地方让幼儿去找。

看谁捡得快

方法

把各种彩色纸或小玩具撒在地面,每样东西相距1~2米,让幼儿捡起来,放在小篮里。可让幼儿和其他小朋友比赛,看谁捡得最多。

目的

练习走、蹲、弯腰动作。

滚球、投球

方法

让幼儿滚球玩,或让他把球投进一个较大的箱内。

目的

培养注意力,练习走、投、按的动作。

上楼梯或滑梯

方法

幼儿自己扶好楼梯或滑梯扶手,上楼梯或滑滑梯。

目的

发展攀登动作。

老鹰捉小鸡

方法

你担任老鹰,幼儿当小鸡,相互追逐;或互换角色。

目的

发展走、跑的技能。

汽车比赛

方法

准备两辆玩具小汽车,你和幼儿各拿一个,在平坦的地上或桌面上进行比赛,你发出口令:“预备——开始!”一起将汽车推出去,谁的汽车跑得远谁赢。

目的

学习竞赛活动。

插钉子(42秒内完成)

方法

把插好钉子的木板放在幼儿面前,让他看着你把钉子取下来堆放好。测试者先指钉子,再指洞,对幼儿说:“把这些钉子放进去,放到洞里去。”当他完成这一操作时,给予赞赏,把钉子再取下,让他再来1次,给他3次测试,并记下幼儿的整个操作时间。

插钉子(70秒内完成)

方法

把放好木钉的钉板放在幼儿面前,在他看着钉板的情况下,把木钉取下,堆成一堆放在板子一端(离幼儿近的)靠中央的地方,然后先指一下木钉,再指洞,对他说:“把它们都放进洞里去。”当幼儿完成这一操作时,给予表扬,再把木钉取下堆好,又对幼儿说:“现在再把它们放进去。”或“再来一次”。如此测试3次。从幼儿拿起第一颗木钉开始,直到把6颗钉子插好为止,记下每次所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