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0809500000002

第2章 绪论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演进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导人们观察、思考、解决重大发展问题并自觉进行发展实践的基本原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对发展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发展观也是与时俱进、不断演变的。纵观发展观的演化历程,可以发现发展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并不相同。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可以把科学发展观之前的发展观的演化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关于发展观的演化历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阶段划分,比如,有人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等。

第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发展观。1650年到1776年,即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期间的大约一个半世纪,在英国建立并发展了经济发展理论,对发展的认识从此开始,并对后世人们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展示了一条通向国富民强的现代化之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统帅一切的传统发展理念在全球得到广泛的认同。在这种物质至上的发展观指导下,人类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这一发展观一直盛行于战后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种发展观把发展局限于经济增长,把财富的增长以至财富的增长速度当做衡量发展的基本尺度,认为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经济增长,只要经济增长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能提高,社会贫困现象就会消除。如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罗斯托等人就认为,贫困国家之所以贫困,根本原因是“经济馅饼不够大,关键的问题是必须把馅饼做得大些”。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在二战以后人类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包括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在这一阶段,对经济发展进行评价主要采用传统的经济指标,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GDP或GNP。然而随着经济的增长,这种发展观及其产生的社会后果也逐渐显露,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但没有给人们带来普遍的福祉,真正消除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反而使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但没有能解决诸如失业、文盲、疾病、社会动荡、分配不公等问题,反而增添了道德失范、政治腐化动荡、价值信仰危机、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经济发展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对GNP和高速增长目标的强烈追求,甚至上升为发展的唯一目标和动力。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下,人们为了片面地追求增长,寅吃卯粮,杀鸡取卵,超越了资源环境在该时期的利用极限,过早地造成资源短缺或枯竭,环境也因此而急剧恶化。这些又引起了生态平衡被破坏的连锁反应,各种不良后果相互作用,复合叠加,最终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阶段:综合发展观。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全球人口剧增、食物缺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大量失业、社会两极分化等一系列全球性难题的涌现,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受到了严峻挑战,促使人们开始对传统的以GDP增长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行反思。人们逐步从更宽的视野去审视发展,逐步认识到忽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经济增长,不可能带来人们所期望的普遍福利。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开始改变。在发展文献中,对发展含义的解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把增长与发展这两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如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汉斯·辛格指出增长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增长就是指人均产品量的增加,它通常以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表示。发展包含了增长,不仅包含人均产品量的增加,还包含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许多经济学家指出了结构调整对增长的意义。如克拉克提出三次产业间的转移、刘易斯提出二元结构模型等,都指出结构上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意义,许多国家也逐渐将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改善等当做发展的内容。

在这一阶段,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发展应该以人为中心,发展的目的是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普遍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使全体成员分享发展成果的社会全面进步。因此,人们对发展的理解,除了对GDP的追求外,还加入了许多人文内容,如用教育卫生状况、人均寿命、人均营养水平、人均能源消费、生产格局、城市文化等一系列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且提出了为保障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而投入财富的指标,即人文GDP的概念。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工作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推出的人类发展指数。这种发展观纠正了以物为主的发展,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这种发展观比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更全面更成熟,表明了人们对发展内涵的认识已由单一性片面性向多元性全面性拓展。

第三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各国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引发了人们对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思考,一种更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由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二十一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观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认同,人类的发展观也开始步入可持续发展时期。可持续发展就是“努力寻找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协调,其评价标准也主要采用绿色GDP(GGDP)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谓绿色GDP,是指从传统GDP中扣除经济发展中环境和资源受到破坏部分的虚数和人文部分的虚数后剩下的GDP。也可以将其界定为:在不减少现有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下新创造的财富。目前,绿色GDP的发展理念正日益走进我们的生活,引领着人类经济社会朝着更加健康和谐的道路上发展。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应当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增长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的增加。发展则意味着随着产出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进步。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群众参与、社会公平、社会文化等等。增长是手段,发展是目的。没有增长不可能有发展,有了增长却不一定有发展。

从发展观的演化进程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发展这一概念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具体体现。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改善。把发展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对发展本质的曲解。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发展是有史以来人类实践的历史性课题,也是现代社会各国群雄竞争的时代性课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对于“怎样发展”,几代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努力。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其形成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发展问题即提上了中国共产党的日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战略决策,并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

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又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在实践中还是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

新世纪之初,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并把人的全面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内涵在深化。

党的十六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和拓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作出了一系列新论述。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我们要致力于中国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国庆讲话中指出:抗击非典斗争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我们长期坚持的重大指导方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因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我国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其本质是以人为本,目的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必须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清醒认识其本质与核心,切实弄清其根本要求。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重要文件里第一次响亮地提出这样的要求。

“以人为本”就是社会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位。人既是创造社会的主体,也是享受社会的主体,还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要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要着眼于满足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坚持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把人们对物质、精神、文化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我们党把执政为民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而坚持以人为本恰恰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坚持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为了群众,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我们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区域发展也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基本生存的需要早就满足了,像上海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37.2%。地区发展水平不一样,人们的需求也不一样,我们要努力满足13亿不同层次的人的需要。同时还要看到,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群众利益。

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具体体现在为群众切实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上,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应该看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实际上,从发展观的演化历程来看,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根本。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这个“硬道理”的最终落脚点。在实现发展的过程中,第一要致力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让大家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并进一步迈向富裕;第二要致力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第三要致力于提高环境质量,使人的全面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协调相适应。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条基本原则,也是首要的内容。讲发展首先就要讲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指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整体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结果,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先导,三者紧密相连、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统一于社会发展之中。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二条基本原则,它是实现全面发展的立足点和着眼点,社会全面进步是通过协调发展来实现的,没有协调发展不可能全面发展。协调发展,首先就要协调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关系,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说,就是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结构、质量、效益目标的重要前提。但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只有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指导经济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三条基本原则,也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和重要保证。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实现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发展内涵认识所达到的较高境界,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们党总结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做出的战略选择。

(三)“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解决城乡差距过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城乡差距持续扩大,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不统筹城乡发展,不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其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我国地域广大,自古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就很不平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发展更快,地区差距拉大了,这既有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体制、政策选择、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因素。统筹区域发展,既要保持比较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更要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这都是国家既定的政策。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双重的要求:一方面,要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优势,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这是比较长的时期内国家经济实力增长的主要依托,也是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财力物力支撑;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有利于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发展,包括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开放,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革等等。地区差距不仅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表现在省市自治区之间,也表现在省市自治区内部不同市、县之间的差距,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也需要统筹兼顾,共同发展,这是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指导上应该引起关注的。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其实质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只有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解决失业、贫困、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以及社会分配等方面的问题,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迫切需要,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既定目标。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进一步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把合理保护开发和节约自然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特别要重点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的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和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从古代的屈服和崇拜自然到产业革命以来大规模征服自然以及破坏自然,发展到现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类不断觉醒的标志。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则;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订立、修订和完善进程,努力争取使之符合我国发展的利益,我们不能简单地同国际规则“接轨”,而是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相互协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还要有应对国际经济摩擦的思想准备和积极应对的措施,包括完善涉外经济体制,制定应对国际经济摩擦的战略和政策,提高出口商品档次和质量,实施“走出去”战略等等。

(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

“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它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并且从理论上作了更精辟的概括,更加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更加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统一性,这是对发展目标的理论创新。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它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发展过程。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它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生活环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必然要求和终极目标。我们要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在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必要性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在思想上弄清楚为什么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既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意义重大。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又快又好地发展生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共同富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价值追求,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就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五个统筹”都体现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第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必然结果。党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同时,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有了重大变化。在国际上,由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凸现,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国内,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解决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紧迫;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在新的更高发展平台上,必须解决好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才能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必然要求我们党在指导发展的理论上有新的概括,以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提出来的。

第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的必由之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怎样才能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呢?实践表明,不发展,不可能做到“三个代表”;发展不科学,也不可能做到“三个代表”。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解决和处理不同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只有科学发展,才能真正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

第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半个多世纪里,我们有了巨大的发展,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也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不少值得吸取的教训。社会主义在实践和探索中前进,党的工作和理论能否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要求,把握规律,富于创造的生动写照。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问题的进一步回答,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第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是我们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更快更好地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它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是硬道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以人为本,注重“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各方面加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很高,经济自主增长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今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虽有所缓解,但尚未根本解决。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还有可能反弹;煤电油运仍相当紧张;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无论是消除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都要求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深入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客观实际,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真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一句话,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整个发展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到“六个必须”。

一是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对今后五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提出的总要求。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和储蓄率高的比较优势,面临着国际产业重组加快的外部环境,这些都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主动。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周期性波动的现象,应对不当就有可能发生大的起落。如果经济出现大幅波动,就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调整,经济发展就会欲速则不达,贻误宝贵的战略机遇。过去我们在这方面是有深刻教训的。特别要看到,自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的上升周期,一些产业的过度扩张形成了相当大的过剩生产能力,一旦市场需求发生收缩,就会引起经济大的波动。因此,应把握好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努力实现总供求均衡,防止大幅度的经济波动,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了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协调,加快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着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总是由结构矛盾引起的,只有加快结构调整,才能实现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就“十一五”时期来说,除了调整供给体系,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是总需求结构的调整。总需求结构调整,需要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这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妥善应对国际贸易冲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正确选择;需要正确处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的同时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是“十一五”期间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九五”计划中,中央就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这些年来,各方面为此做了很大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实现根本转变,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仍在继续。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大,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出路就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果增长方式再转变不过来,将严重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建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根本性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日益成为发展的严重瓶颈制约。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过低,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象非常明显;产业技术水平低造成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浪费,对环境和生态也构成较大破坏;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加剧了贸易摩擦。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扭转。另一方面,“十一五”时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国外技术储备急于获得新市场,国内人才和科技储备已有相当基础,巨大的内需市场将创造创新的广阔空间,我们要抓住机会,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建立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

四是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建议》提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建议》提出,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议》提出的重要方针。“十一五”期间,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并努力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区域协调机制。我国经济是一个整体,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着眼于更宽广的思路,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全国整体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建议》把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作为“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点内容,提出要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域的局限;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经济、技术和人才合作;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

五是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基本特征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时期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选准切入点。《建议》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矛盾新特点,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着手,特别是从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问题入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长期目标和近期任务的有机结合,是现实状态与前进路径的高度统一。扩大就业是“十一五”期间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建议》强调,在产业发展方面,更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企业,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更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引导和扩大就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要更加注重规范和完善分配秩序,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十一五”期间必须加快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好《建议》提出的各项工作,更广泛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六是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破制约发展的各种难题,必须依靠改革开放。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但必须看到,改革任务尚未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很多尖锐矛盾和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改革不到位和体制不完善。《建议》强调,要以更大决心、更大气力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否则,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就难以解决,“六个必须”原则中的前五个必须的要求就难以实现。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大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深化。在新的形势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我国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保持国内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建议》强调,要树立宽广的世界眼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行互利共赢的政策导向,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妥善处理贸易争端,注重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把利用外资和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稳步推进企业海外投资,增强在不断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这“六个必须”的原则是“十一五”期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这“六个必须”,存在着严密的内在联系,必须全面落实。前五个必须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导向,明确了宏观经济、产业发展格局、国际贸易和投资、城乡和区域发展、环境和生态保护及社会发展等主要领域的大政方针,第六个必须则提出了实现上述政策导向所必须采取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是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我们应按照“六个必须”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