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幽默脑轻松
10803500000060

第60章 偷换角色的幽默

故意将自己换成他人,好像没有自知之明,实为大智若愚之幽默。

偷换角色幽默术是指将对方谈话中的指向对象偷偷地转向另外一方的幽默技巧。这个另外一方可能是对方本人,也可能是另外第三者。明明对方是在说甲,你却以为是在说乙;明明对方是在说你,你却以为对方在说自己。当然这种以为是一种假装糊涂。如果是真的糊涂,就不存在“换”的问题了。既然是换,就必须有两个角色,或者说两个对象。一个是真,一个是假;对方是真,你却说假,故作愚蠢,偷换角色,幽默便往往在这种角色错位中随即产生。

偷换角色幽默术的关键是一个“换”字,能否换得巧,换得妙,幽默的效果大小与之有很大关系。要想换得天衣无缝也不太可能,但只要让对方在听到你的话后,马上产生一种错觉:你把角色理解错了,随后又立刻想到这是你故意的,他就立刻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你的幽默也就成功了。

偷换角色的方法前提是你在正确理解对方的指向对象后,想出一个另外的用对方的话也能解释得通的虚假对象,然后以此为你的真实对象说出你的“俏皮话”。这种“俏皮话”如果说得巧妙,具有很强的幽默效果。

例如,在一个小村庄里,人们都来庆贺一位99岁高龄的老人过生日,村长自然也来捧场。他很自豪,因为在他的村中出了这么一位大寿星是远近闻名的事。只见他高兴地向老人道喜:“老伯伯,衷心地祝贺你:我希望明年能给您庆贺百岁大寿!”

老人很认真地打量了村长一番,然后说:“为什么不行呢?您身体好像挺结实……”

在这里,老人就巧妙地运用了偷换角色幽默术。村长的意思很明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村长希望老人能再活一年。可老人偏偏把这种真实的意思想成是村长希望他自己能再活一年,于是很幽默地说出安慰村长的话。两者谁能再活一年的可能性大小是显而易见的。可老人偏不认这个理,他很巧妙地把自己的角色换成了村长的。指向对象经过老人这么一偷一换,反过来却定在了村长身上,幽默效果是很强的。相信周围的人会立刻捧腹大笑。

不妨向大家再奉上一则把角色偷换到第三者身上的例子:

两位年迈体衰的老人来到一家位于海边的福利院。一天早晨,一位名叫奥尔伯特的侍者陪他们出去散步。这时,一只海鸥从低空飞过,拉出一团鸟粪正好落在一位老人光秃秃的头顶上。奥尔伯特见了,忙关切地对老人说:“请待在这儿别动,我回去取手纸。”

就在奥尔伯特匆匆奔向他们的住所时,这位老人指着他的背影,对另一位老人说:“这个笨蛋!等他取来手纸,那只海鸥至少已经飞出一英里了。”

这位老人也真够幽默的。明明是拿手纸给他擦屎,他却把它说成给海鸥擦屁股。把角色从自己转换到“第三者”海鸥身上了,典型的偷换角色幽默术。并且这种偷换是如此高超,以至于产生了极强的幽默效果。

幽默是智慧的闪光,是一种美的体现,而不是庸俗无聊的为笑而笑。它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需要多种技巧去表达。偷换角色幽默术正是这诸多技巧中的一种。利用角色的转换,使人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在预期的失落中引人发笑,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