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赢在心态
10802900000017

第17章 老板心——让你的公司与众不同

什么叫作主人?不管老板在不在,不管公司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你愿意去全力以赴,你愿意帮助公司去创造更多财富,这就是做主人的心态。什么叫作仆人?就是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仆人,是在为别人而工作。

如果你这辈子要做一个主人,要先具备做主人应该具备的一个心态:只要我在做,我就要做到全力以赴。我们可以看到,好的领导者,开始都要做一个很好的跟随者,在做跟随者的时候,如果就是随便做一做,混一混,就不会成为一个很棒的领导者。

像老板一样思考,像老板一样行动,你就具备了老板的心态,你就会去考虑企业的成长,考虑企业的费用,你会感觉到企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你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反之,你就会得过且过,不负责任,认为自己永远是打工者,出力流汗拿工钱,企业的命运与自己无关。如果是这样,你就不会得到老板的认同,不会得到重用,低级打工仔将是你永远的职业。

在商界,高级职业经理人和老板的关系,一向都是非常敏感的话题。频频见诸于报端的,往往是职业经理人离开企业另立山头,从创业之初的“亲密无间”到后来的“口角相向”,甚至“反目成仇”,昔日的搭档摇身一变,成为老板的死对头。

但是,陈义红和李宁,这二人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例外。在李宁的力邀之下,1991年1月,陈义红率部加盟李宁公司,负责组建鞋业部,并出任经理,由此开始了他在李宁公司长达14年的职业生涯。

接下来的十余年中,陈义红先后任烟台李宁鞋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宁体育用品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和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CEO等职务。随着陈义红职位的不断提升,他所做的决策对于整个公司也越来越重要。“任何一个决策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关键是执行时的计划、控制和调整。职业经理人经常会和老板为了一个重要的决策争得不可开交,但我相信我的决策,也愿意承担一切风险,这可能正是我和大多数职业经理人的差别。”陈义红坦言。事实也的确如此,李宁先生就曾评价陈义红“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2002年2月,李宁公司同意大利KAPPA公司(背靠背品牌)签订合同,并成立北京动向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成为KAPPA在中国地区的总代理,陈义红将已日趋成熟的李宁品牌交给了迅速成长起来的管理团队,亲自出任北京动向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6月,陈义红出资购买北京动向80%的股权,正式成为北京动向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板;2005年9月1日,陈义红正式从李宁公司董事会辞任。

从经营者成功蜕变为企业所有者的陈义红坦言,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清楚两种角色的心态,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事实上,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非常微妙,因为所处的位置、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矛盾永远都是存在的,化解矛盾的关键是双方能不能相互妥协和让步。我和李宁这14年来有太多的不同,就是本着这样一个原则,才能一直走到今天,而且很好地走过来了,包括今天我买下动向公司,也是我们关系的一种延续,对于我和李宁公司都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马云是著名商业网站阿里巴巴(Alibaba。com)的创办人、主席、首席执行官(CEO),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他不仅在连工资都开不起的情况下拒绝了几百万美元的投资,还在6分钟内拿到“软银”2000万美元,并于洗手间搞定8200万美元这笔中国互联网金额最大的融资……

马云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从创业之初就认定自己将来是一名出色的老板,创业期间,他一直以老板的姿态要求自己。而对于其他的,马云一直都不是很在意。直到2000年7月17日,《福布斯》第一次将中国企业家刊登在封面上,这个人就是马云。

直到如今,这个让人疯狂的人,带着自己的一颗老板之心,在全球10所大学演讲,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讲台上,他口若悬河的表情和张牙舞爪的样子,令他所讲的内容仿佛难以置信;在哈佛讲台上他与诺基亚总裁激烈辩论,最终赢得了台下一千多名听众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马云天资聪颖,却不得不经历诸多挫折,第一次高考落榜后,马云拉过三轮车,跑过小生意,还曾去酒店应聘服务生却因身高问题被拒。如此几经辗转之后,马云才重新参加高考。

早在1995年,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在美国西雅图,第一次上了互联网——那个神奇的世界。当他尽情地上网冲浪后,竟然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上网后,中午12点前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信中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马云猛然意识到:“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由设计者做好网页向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企业收取的费用。”几个月后,马云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海博网络成立了,他们的产品叫作“中国黄页”。互联网上最早出现的以中国为主题的商业信息网站,正是“中国黄页”。所以国外媒体称马云为中国的Mr。Internet(互联网之父)。

马云的网站开始迅猛发展,全球商人热烈地追捧着他,他的阿里巴巴两次被哈佛选为MBA案例,掀起全美研究热潮;他被“世界经济论坛”选为“未来领袖”;全球十几种语言四百多家媒体对阿里巴巴的追踪报道从未间断过。甚至于2003年7月英国首相布莱尔访华,点名要见“中国的马云”,因为“他正在改变全球商人做生意的方式”。

而马云自己却从来都没有放松过脚步,阿里巴巴公司在完成对雅虎中国的收购与整合之后,重新发布了进入中国市场7年之久的雅虎网站,现在打开雅虎中国网站的用户会突然发现,这个昔日的门户网站彻底变了样,原有的新闻资讯页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异常简洁的中文搜索框,外形和其他搜索引擎Google、百度几乎没有两样。未来雅虎在中国的业务重点方向将全面转向搜索领域。

阿里巴巴成功完成了对雅虎中国的收购事宜,以及人员整合和业务结构的调整。雅虎搜索已将二千余台服务器从美国搬至国内。马云充满自信地说:“从今天起,在中国,雅虎就是搜索,搜索就是雅虎。”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能不感叹马云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老板之心呢?

作为一名老板,做生意自然想的是赚钱。马云说了,对于新雅虎,可以说重回互联网的纯真年代。这些人曾经经历过中国互联网的纯真年代,只想做事,不想赚钱,后来互联网的冬天到来,迫使他们不得不寻找赚钱的机会和门路,但是现在要他们重返不赚钱的互联网纯真年代,不用考虑任何商业模式,只要把搜索服务做好,阿里巴巴的盈利足够支持雅虎中国、淘宝网和其他几个业务网站的发展。

“商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雅虎不挣钱,淘宝不挣钱,那是开玩笑的事,一定是挣钱的,今天我们挣了多少钱,创造了多少就业机会啊。但是,一定是要先考虑,我们在创办一家企业,我们不是创办一个造钱的工具。”

马云坚定的话语感染了很多人。

老板之必要的是干净利索的决断和充满自信的行为举止。

就是凭借这样一颗老板之心,凭借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他们都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都成了老板,都在大风大浪中锻炼了自己。

所谓老板,就是为自己工作的人,他要为企业创造业绩,同时也要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