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医生讲述的88个故事
10799900000050

第50章 魔鬼契约会毁了你——赌瘾

“经典故事”

贪赌者的人生悲剧

这是由两个不幸家庭组合起来的新家。三年前,周某的丈夫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撒手人寰;四年前,吴某的妻子跑电三轮时,被抢劫的歹徒杀害。2003年,吴某与周某各自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走到了一起。次年,这个新的家庭增添了一个小生命。吴某做菌类生意,周某在家务农并照管孩子。虽然经济负担沉重,一家人过得紧巴巴的,日子倒也平静。

这种平静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妻子发现丈夫沾染上赌博恶习之时。

一段时间以来,周某感觉不对劲:吴某做菌类生意,按说一天至少有几十上百元的收入,可是,总不见吴某拿钱回家。问及丈夫,他就支支吾吾。追问之下,吴某承认自己将钱拿去赌博了,并信誓旦旦地向妻子保证,从此再不赌了。

然而,吴某并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

于是,一出新的悲剧开始在这个曾经伤痕累累的家庭上演。

一天早上,周某再次问及吴某做生意的钱以及他向自己前夫的父亲借的6000元钱的去向。电话中,吴某告诉妻子,做生意的钱借给朋友了,至于那6000元,是一个82岁老人的钱,再怎么他也不会拿去糟蹋了。吴某称,他正在前老丈母家帮忙杀过年猪,马上就回家。

周某跑去问丈夫说及的那个朋友,是不是借了吴某的钱。朋友回答,没借过,倒是吴某还欠他500元钱。“钱肯定又拿去赌了,恶习不改,5个孩子咋养得起?”无奈的周某只得回家等着丈夫归来。然而,到了下午5点左右,周某等回来的却是奄奄一息的丈夫。原来,吴某在前老丈母家杀完猪后,连饭都没吃,到前妻的坟上走了一圈,就在山坡上喝下了瓶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剧毒药品——“乐果”。喝了毒药的吴某被人发现后,亲戚们赶紧将他送到医院抢救,见情况危机又赶紧往省医院转院。当天晚上,吴某就离开了人世。

吴某留下的遗书称,“农贸市场张某、王某他们昨天把我叫去赌钱,他们几个商量套走了我30000多元现金”。在遗书中,吴某对孩子们心存愧疚。

到这里,悲剧并没有结束。在乘车从医院返家途中,看着停放在车上的丈夫逐渐僵硬的尸体,周某哭成了泪人。汽车上高速公路后,周某屡次要跳车寻短见,都被车上的人及时发现了。当天晚上,放不下心的亲人守候着周某,第二天凌晨,周某用铅笔写了份遗书,将身上仅有的30多元钱塞进二女儿的书包后,乘亲人们不注意,跑出了家门。待周某的家人跟着追出门时,已找不到周某的踪影。打听之下,有人称,上午7点左右,看见有个中年妇女从大桥跳了下去。而桥下,是深不见底的激流。

“心理解惑”

赌瘾的心理解析

赌博是以某种简单方便或带有娱乐性的方式,使参与者的财富做重新分配。持有寻求刺激心理者、好奇消遣心理者、投机取巧心理者,最可能与赌博一拍即合,逐渐上瘾,成瘾难戒。

参赌者否认事物两性均衡的客观存在,主观上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潜意识中总相信自己会赢多输少,或者输了肯定会赢。这种心理错觉,是把“客观概率”消融在“主观概率”中,即判断事物时倾向于有利于己的低概率而否认不利于己的真实概率。如果他们在寺庙中去卜卦,连续十次都是阳卦,他肯定相信十一次是阴卦,而事实上这次或以后的许多次,仍然可能是阳卦。因为,客观概率中的阴阳卦各占一半,并不受先前结果的制约和影响。正是这种“概率错位”心理,才会促之赌红眼,赌进其身家性命。

“心理调节”

摆脱赌瘾的纠缠

戒除赌博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已嗜赌成性又要想戒除赌博,那他无异于向自己发动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赌博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如果想克服赌博癖好,那就必须拥有坚定的意志。首先要认识到赌博的危害性,认识到十赌九输的特点,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并避免出席任何赌博场合,可以培养其他可取代赌博的嗜好,比如,钓鱼、看书、打球等。定时运动(如慢跑)及学习松弛的技巧(如冥想或瑜伽),或进行休闲活动(如听音乐、与朋友逛街),借此驱走闷气,控制精神压力,舒缓紧张的情绪。

嗜赌者可以对自己的赌博行为及时进行记录,这样可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的赌博行为,找出赌博的倾向和模式。患者可能会发现,每当自己感到苦闷或失落、手上持有现金,或需要用钱时,便会赌博。这些记录便可帮助患者找出抑制赌博的有效方法。患者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恰当地满足不同的需要。必要时可以给自己定一个限额,无论正在赢钱或输钱,只要赌款达到所定的限额,便立即停止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