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子很高,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一直坐在最后一排,我又特别爱运动,滑冰、游泳、打排球、打乒乓球都会一点,但我最喜欢的是排球。
我妈妈是女排的排球迷,她常常激动地跟我说铁榔头郎平和20世纪80年代女排的五连冠,还有女排精神。有一天,看《童年》节目,郎平来到节目现场,我真的是好激动,终于把这个郎平和妈妈口中的郎平联系起来了。
自此,我对女排更加有了兴趣。我也成了女排球迷,女排的大大小小比赛,我都爱看,我为女排的赢球而欢呼雀跃,也为他们的输球而难过伤心!
可我不想仅仅只做女排的球迷,我还想成为她们中的一员,我想做女排运动员!我想真正地体会女排精神,我想像郎平一样不怕吃苦,不怕坐铁板凳。我想去参加世界比赛,我梦想着自己站在金牌的领奖台上!
当然,我知道,做女排运动员不是自己想做就做的,但这是我的梦想,我的愿望,我一定要坚持,并为之而奋斗!
排球运动的起源
排球运动开始于1895年,在美国马萨诸州霍利约克城,一位名叫威廉·摩根的天主教青年会体育教育督导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感到当时流行起来的篮球运动固然很好,但运动剧烈,不太适合年纪大的人,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他创造了一种新游戏:在网球场上用篮球内胆进行比赛,双方人数不限但要相等,各据一方。将球胆在球网两边来回传托,使其在空中飞来飞去,这就是排球最早的雏形。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比赛人数的多少,球的大小,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
很快这个游戏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地传播起来,最早被摩根和斯普林菲尔德市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林奇署长共同商定命名为“小网”(Mitontte),1896年第一次表演赛之后,改名为“Volleyball”,这个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
“铁榔头”郎平
郎平出生于1960年,她父亲是个体育迷,一有机会,他就带着女儿到住家附近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去看比赛。郎平最喜欢排球。
1973年4月里的一个周末,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选拔,身高1.69米的郎平被北京工人体育场业余体校排球班选中。从这一天起,排球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排球班的训练从6月份开始,一直练到了骄阳似火的8月份。起初,训练的内容还让人感到比较轻松,可后来,难度随之加大起来。在与排球最初接触的日子里,郎平经受了体质与意志的双重考验。最后成了北京工人体育场业余体校排球班的一名正式队员。
1974年初,郎平来到了北京朝阳中学(现北京陈经纶中学),参加了排球队,她在训练时肯于摔打拼杀,弄得一身泥土也不在乎。她比一般女孩子能吃苦,没有一点娇气。有时练接球练得两臂红肿,但她仍能咬牙坚持。无论怎样练,她都从无怨言。郎平脚上的鞋几乎是一个月穿破一双。
1978年,郎平参加全国排球甲级队联赛,崭露头角,被袁伟民教练看中,进了国家队。经过刻苦磨炼,她成为“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在她的带领下,女排夺取了五连冠,郎平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铁榔头”。
“名人名言”
如果你想走到高处,就要使用自己的两条腿!不要让别人把你抬到高处;不要坐在别人的背上和头上。
——尼采·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