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向大庆精神学习
10798000000004

第4章 分 学习大庆精神,建设有灵魂的组织

人如果没有了精神支柱,就只剩下一个躯壳,企业如果没有了灵魂,就像是一台没有动力和润滑剂的机器,只能一步步磨损、衰竭直至散架。

人如果没有了精神支柱,就只剩下一个躯壳,企业如果没有了灵魂,就像是一台没有动力和润滑剂的机器,只能一步步磨损、衰竭直至散架。单纯靠制度、靠奖惩能在一时、一定范围内提高效能,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员工“为谁干、为什么干”的深层问题。相同的制度,员工是发自内心地遵守,还是得过且过地应付,结果往往大相径庭。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大庆油田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蕴含的强烈的主人翁情节、执著的责任意识、忘我的奉献精神、严谨的优良作风、诚信的职业道德和一以贯之的人本思想深入人心,融入每名员工的血液,凝聚成企业的灵魂,激发出了旺盛的士气、人气,体现在行动上是协调一致、整齐划一,体现在结果上是高效率和无往不胜的竞争力,使大庆企业成为精神变物质的典型范例。

可以说,基业常青是很多企业家的梦想,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

2005年由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编写的第一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称,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有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在北京中关村注册的企业寿命超过8年的不到3%。

当然,中国也有企业长时间续存的,如北京同仁堂,始创于康熙8年(1669),至今已经存活了337年!同仁堂以“修合济世”为己任,在选料上十分讲究,在制作上精益求精,严格遵循“炮制虽烦,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祖训。因此,所制药品质量优良,疗效显著。这种“修合无人问,存心有天知”的敬畏及敬业精神,把他们的经营与关注人们的身体健康联系在了一起。

为什么有的组织寿命短,有的组织寿命长?那些存活期极短的企业,之所以无疾而终,除了经营不善等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构建自己企业的灵魂,为利而利,逐利而居。

一个能诞生、成长、壮大的组织一定是一个有激情、有灵魂的组织。

“世界失去联想,人类将会怎样。”相信大家对联想的这句广告语并不陌生。与四通、科海、京海同为1984年成立的联想却走出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1984年11月,柳传志等11人拿着计算所所长曾茂朝给的20万创业费,成立了联想公司,他们开始也去倒卖彩电,结果一把就被骗走了14万。痛定思痛,柳传志想要做与众不同的东西,开发自己的产品。不甘于与“倒爷”为伍,也不愿沦为IBM、HP等跨国公司的附庸。

不论联想初期十年的“技工贸”战略,还是以后的“贸工技”的调整,联想也搞过多元化,但它始终没离开自己的主业,也没放弃自己的理念。

2004年11月15日,联想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纪念·思考”的二十周年万人纪念大会,回顾了从1984年11月以20万起家,到2004年11月年营业额425亿的艰难又辉煌的历程。柳传志做了《继往开来,迎接联想新时代》的演讲,再次强调“产业报国”的思想。他说:“联想控股的最高追求,就是愿景,即以产业报国为己任,致力于成为一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控股公司。”

当有记者问道:如何将“产业报国”的思想用到那一万多名员工的身上呢?联想的价值观要不要变?

柳传志答道:“这个问题我们也在思考,我想以后联想确实会觉得缺点什么,不提产业报国了,我们为什么干?”

柳传志的回答再一次向我们证明:没有理想的企业长不成巨人,有灵魂的组织才会有光明而荣耀的未来。

当然,企业追逐利润本没有错,因为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属性,但企业获得利润只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不是企业生存的理由。企业生存的理由应该从企业的外部去寻找,即从外部寻找其存在的意义。正是基于这一点,远大空调总裁张跃曾深有感触地说:“伟大的公司要面临很多挑战。那些基础的质量、技术的挑战,我都觉得不大,价值观的挑战是最大的。在中国要做公司,要做一个真正100%符合常人道德观的公司很不容易,但是我们一直在坚持这样做,并且将永远地坚持下去。”

惠普公司创始人威廉·休利特曾说:“回顾一生的辛劳,我最自豪的,很可能是协助创设一家以价值观、做事方法和成就,对世界各地企业管理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公司;我特别自豪的是,留下一个可以永续经营、可以在我百年之后恒久继续作为典范的组织。”

管理大师韩第说:“人会死去,而组织可以永续生存。当然只有很少的几个可以。”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企业成为优秀的企业而永续生存,就从现在开始构建像大庆企业那样有灵魂的组织吧。

阅读思考题:

1.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企业基业常青?

2.怎样构建有灵魂的组织?

建立核心价值观,创建百年基业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持久和最根本的信仰,是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崇尚的精神。无论对于企业整体还是员工个体,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把标尺,时刻衡量着我们自身的存在意义和行为方式。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持久和最根本的信仰,是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崇尚的精神。无论对于企业整体还是员工个体,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把标尺,时刻衡量着我们自身的存在意义和行为方式。

“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是大庆人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它产生于大庆石油会战的初期。当时,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撕毁合同,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非常迫切。据统计,1959年我国石油产品的自给率仅为40.6%。为缓解供求矛盾,不得不耗用大量外汇进口原油和成品油。即便如此,石油产品的供应仍然十分紧张。民用油中数量最大的煤油和柴油,商业部门年底库存量1959年比1958年分别降低15%和24%,1960年比1959年又分别下降了38%和23%。高级航空燃料油则全部依赖进口,许多公共汽车背上了煤气包,部队执勤、训练也因缺油受到影响。因此,国家需要石油工业大步快上。

在这种形势下,4万多人的会战队伍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一下子集中到了草原覆盖、沼泽遍地、只有几百户人家和几处牧场的萨尔图地区。这里年平均气温为3.4度,有5个月平均气温在零下4.9度以下,有6个月冻土深度达2米多;半年风雨,土地泥泞不堪。生产方面,设备不齐全、不配套,汽车、吊车缺少。生活上,无住房,无床铺,粮食定量不足。面对重重困难和矛盾,会战初期党的临时办事机构——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做出了《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广大会战职工围着篝火学“两论”,对各种困难和矛盾进行反复的讨论。

1960年3月,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的钻井队队长王进喜在学习“两论”时,联系自己1959年参加全国劳模会在北京看见的一件事说:“我看到北京街上跑的汽车有的背了个大包,就问别人,人家说因为我们国家缺少汽油,烧的是煤气。我一听,心里真难受,我们这么大个国家,汽车没汽油烧还得了?我是一个石油工人,让国家作这么大难,还有脸问!会议期间听说东北发现了大油田,当时就找到部门领导申请到这个油田工作,恨不得一下子到大庆,把大油田拿下来,把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非为党,为中国人民争口气不可!”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宣传王进喜这个典型,推动“两论”学习活动,很快在会战队伍中形成了统一的思想:“我们石油资源太少,产量太低,技术落后,不能满足国家需要,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困难,是所有矛盾中的一个最主要的矛盾……从国家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来看,上的话,无非是石油职工多流些汗,多吃些苦,这是局部的、第二位的困难;因而,上有困难,不上就更有困难。”基于这样的认识,油田广大职工下定了“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决心,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和“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概,一心艰苦创业。

从大庆人迈出勇敢而坚实的第一步开始,“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就成为大庆人永恒不移的精神主线,它贯穿于大庆人每一步艰苦奋斗的行迹——高速度、高水平地探明了一个特大油田,完成了大庆炼油厂建设的第一期工程,推动了中国石油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石油教育事业……大庆石油会战取得的一项又一项辉煌成果,都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牵引。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就是不因为疾病、灾难等意外死亡的话,也会慢慢地以自然规律而寿终止寝。但是一个有灵魂的组织,却可以超越自然人的生命而永续生存。

大庆企业为什么能够超越个人生命而永续生存?因为它是一个有灵魂的组织,它有着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并凝聚着大庆石油人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崇高希望。

那么到底如何构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让企业永续生存呢?

在构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须是企业真正信奉的东西,并反映企业家价值观。

就像一件东西,被描述得很美好,可你自己都不认为它是否存在或是否有用处,是很难再让别人信服的,更不用说从中得到想要的结果了。核心价值观也是如此,自己企业的价值观一定是自己真正信奉的,不能靠生搬硬套别人的价值观得来。

而且,作为企业领导人,企业家是企业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许多企业的价值观便是企业家价值观的体现。

(2)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须与企业的终极目标相协调。

企业的终极目标告诉员工企业最终要取得什么样的结果,在取得这一结果的奋斗路上,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对组织的发展策略进行影响。这两者是“方向”与“内心信念”的关系,必须相协调。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是为了提供信念支撑,为了更有效地达到终极目标。

华为的终极目标是: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它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崇尚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华为的核心价值观阐释了企业的经营宗旨和行为规范。在这种尊重员工、重视团队精神、注重奉献、创新、追求共赢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这一目标是有现实意义的;而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述这些价值观是必要的。也就是说,价值观与终极目标两者是达成了一致的。

(3)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须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适应。

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取最大的利润,这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追求利润并非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企业的最终目的在于以事业提升人民共同生活的水准,促进社会的进步。

“通过化学能使美好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是美国杜邦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环境。”这是美国罗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创造物质财富奉献于社会。”这是中国宝山钢铁的核心价值观。

上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仅表明了它们改善生活环境、促进人类进步的企业理想,而且表达了重要的社会存在价值和员工的工作价值。

(4)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须与员工的个人价值观相结合。

企业价值观不能脱离多数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否则难以实现群体化,也就不能成为员工的行动指南。员工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使这种价值观成为全体员工——上至高级主管下至基层工人——心中的真理,成为他们判断是非、决定行为价值取向的准则。企业的凝聚力、感召力、内在驱动力都来源于此。

万科的核心价值观是: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人才是万科的资本,它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相一致的。

柯达的“尊重个人、正直不阿”也是与员工个人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

万达的“万达是我家,我爱我家”也是与员工奉献公司、寻求发展的价值观相一致的。

马明哲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要一只眼睛看成略,一只眼睛看组织,并且看组织的这只眼睛不能色盲、不能老花,尤其不能近视。”要保证看组织的这只眼睛不色盲、不近视,就要看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明确的经营理念。

阅读思考题:

1.什么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2.怎样构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愿景激起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愿景呼唤企业真正走向强大,不仅仅是使企业战胜竞争者和扩大规模。一个高尚的愿景清晰地表明了员工的希望和梦想,触及他们心灵和精神,帮助他们看到自己做出的贡献。

愿景呼唤企业真正走向强大,不仅仅是使企业战胜竞争者和扩大规模。一个高尚的愿景清晰地表明了员工的希望和梦想,触及他们的心灵和精神,帮助他们看到自己做出的贡献。

企业家们常这样说:“我们需要愿景,中国的企业需要愿景。”

愿,因人而生。作为企业的领袖,企业家的个人愿景是他们不断奋斗的内心原动力,而且像指南针一样,牢牢地指向企业的愿景。当企业家把“个人愿景”放大成与员工共享的“共同愿景”时,企业就有了灵魂。

企业的生命和人一样。“共同愿景”是企业中“我们想要创造什么”的图像。当这种共同愿景成为企业全体成员一种执著的追求和内心一种强烈的信念时,它就成了企业凝聚力、动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20世纪60年代初期,大庆第三口探井喷油。甩开钻探后探井陆续喷油,证实了大庆是个油田连片、油层成串的大油田。这时会战领导机关决定战略转移,挥师北上,集中力量,拿下油层厚度大、油井产量高的有利地区;同时决定尽快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当时,编制油田开发方案的是一批刚从大中专院校毕业的技术人员和没毕业的实习生。以前他们只从书本上看到过一些油田开发方案的例子,一下子要编制自己的大油田开发方案,困难很多,不知如何下手。一些外国人说什么“大庆油田原油凝固点高,含蜡量高,又黏又稠,只有搬到印度尼西亚才能开采”,并吹嘘,离开他们“中国人就不能开发这样大的油田”。年轻的科技人员对此十分气愤,坚定地表示:我们有能力找到大油田,也一定能够开发好大油田。他们以“两论”为武器,发扬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决心高速度、高质量地编制出油田开发方案。正是这样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0几岁的科研和工程技术队伍,从1962年到1964年,先后完成了萨尔图油田开发设计方案的初步研究、碎屑沉积油藏注水开发油层研究、利用平面物理模型研究油水运动规律和小层动态分析方法研究等项目。这些成果都达到了当时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为什么大庆人愿意为大庆油田做出那么多贡献?原因就是他们和大庆油田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现实生活中,组织成员有了共同的愿景,也明确了共同的使命和各项具体目标,组织的面貌一定是焕然一新的。然而遗憾的是,很多组织的士气和效率依然不能令领导和组织成员满意。人们也苦于无法知道真正的原因。其实症结就在于组织成员没有打心底里热爱自己的工作,或者说领导者忽略了自身一个至关重大的职责——让下属清晰地认识和体会到自己岗位、工作的乐趣以及岗位和工作的意义。

当愿景被所有员工认同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共同愿景”,这个“共同愿景”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所有员工的勇气,这勇气会大到令每一个人都吃惊的程度。这种勇气会促使每一个员工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做任何必须做的事。同时它也会改变成员与组织间的关系,使两者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愿景产生的不可低估的力量,无疑使组织更加团结,意志更加坚定地朝着组织的目标迈进!

阅读思考题:

1.什么是企业愿景?

2.为什么说企业愿景可以激起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共同使命让大庆人朝着一个方向奔跑

一个没有使命的企业,即使在短时期内取得了市场成功,也会失去长久发展的功力,而一个有自己的使命的企业才能成为一个不断创造财富的永动机。

古今中外,所有伟大成就的创造者,都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坚持不放弃。当一个人对某一种思想、某一项工作产生神圣的使命感并坚持不懈努力去实现时,他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去维护它、宣传它,甚至可以为了这种使命而牺牲自己。

在大庆石油大会战时期,我国正处于困难时期,而石油大会战又要求急、上得猛,面对重重困难,王进喜和支书孙永臣响应会战党委号召,组织全队学“两论”。工人学哲学确实有困难,他们在来队实习的大学生们的帮助下,一段段地读,一遍遍地议,结合实际来学习。

有一天,讨论“什么是主要矛盾”。工人们有说吃不饱的,有说生产条件差的,有说家里有困难的……王进喜说:“大家说的是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我看主要矛盾是国家缺油。千矛盾,万矛盾,国家缺油是最主要的矛盾;这困难,那困难,社会主义建设油不够用,是最大的困难。现在大油田找到了,就在我们脚下,就看我们干不干,怎么干了。干,我们困难些,无非是多吃些苦,少睡点觉;不干,国家困难,就要耽误大事情。我们一定苦干大干拼命干,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铁人王进喜所说的“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就是所有石油工人心中的神圣使命,是大庆油田建设为之奋斗和追求的历史使命。正是在这个使命的指导下,所有人才能够团结在一起,为这个共同目标而努力从使大庆企业翱翔于世界企业之林中。

可见,企业使命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使命实际上就是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建立起共同的信念,让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

海尔以“敬业报国,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的企业使命,而联想集团的使命是“联想将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回报股东长远利益,服务社会的文明进步”。华为企业集团的使命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仔细研究这些企业的使命就会发现,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并能够发展壮大,成为各行业的领军企业,就是因为他们为自己的企业设立了一个所有的员工都能够为之一起奋斗的企业使命。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产品并不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他们恰恰是把企业的使命作为营销的最终目标。

在联想集团发展史上,曾经有一段最困难的时候,可谓“内外交困”。内部,高层管理人员间的矛盾到了白热化程度。外部,一是由于市场环境等问题,香港联想出现亏损;二是国内PC市场被国外几个大的品牌厂商占据了绝对市场份额。面对这种形势,柳传志坚定地高举“振兴民族工业的旗帜”,起用杨元庆等年轻人,大举展开本土战略旗帜,一跃成为中国内地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厂商,进而出击国际市场。如果没有“振兴民族工业”的旗帜,柳传志也不可能在当时的形势之下一举扭转联想在中国市场的态势,并从此奠定了中国PC界龙头企业的地位。

一个没有使命的企业,即使是在短时期内取得了市场成功,也会失去长久发展的动力,而一个有自己的使命的企业才能成为一个不断创造财富的永动机。企业的使命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当企业所有的员工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他们才能够认可企业的规范和尺度,从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也才能够使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企业要想飞得更远,获得长久的发展,企业使命的确立是必要的,而且企业使命一定要是能够激励人们共同奋斗的长久目标,而不是个人的眼前利益。无论是大庆企业的使命还是联想、海尔、华为的使命都是“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在这些超越了个人利益的信念引领下,企业才能够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得到员工的认同,从而在自己的领域里展翅翱翔。

“唯利是图”和“卓越愿景”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显而易见,以赢利为目标的企业围绕利润和简单的价值收益转圈,最终的结果不是盈就是亏。相反,胸怀远大愿景的企业,担负的不仅仅是赢利的任务,它们担当了更高的责任,这一类型的企业无论最终成功还是失败,它们所具备的企业精神都是值得人们赞颂和崇敬的。

当然,我们并不排除企业的目标是盈利。一个不盈利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而且会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企业只有盈利才能够创造财富,既解决了员工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员工个人的价值,同时还能够通过税收为社会服务,这自然就超出了个人私利的范围,而是在为社会服务。

那些优秀企业的企业使命里总是包含着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松下电器的企业使命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舒适,并为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强生公司的企业使命是“一切为了摇篮”,迪斯尼的企业使命则是“给千万人带来快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企业使命都体现了公司的社会责任感,都是在为大众造福。这样的企业使命才能够带动所有的员工焕发出极大的热情,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阅读思考题:

1.为什么说企业使命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

2.构建企业使命时要本着一个怎样的宗旨?

企业精神,永葆大庆企业不退色

企业精神对于企业来说,是灵魂之于躯体的关系,而企业的灵魂赋予到每一个员工身上,会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我价值评价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不仅会成为激励员工不断上进的动力,更会成为推动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任何企业要真正的做大、做强,首先必须使企业具有灵魂,具有核心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每一个人的发展和成长都是在某种精神力量的指引下进行的,组织的成长也一样。借助于企业内部的精神力量,企业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应对挑战。

1988年7月,大庆地区发生了50年不遇的特大水灾。地处油田北部的采油六厂,地势低洼,遭灾最重,绝大部分井站被淹。一座座泵站、计量间,一口口油井变成了水上孤岛。为了坚持生产,没地方弄船,采油工人们就用油桶、木方、门扇扎成筏子当交通工具。往日的“旱鸭子”们,如今撑起竹篙,摇起双桨,穿行在芦苇荡里,巡回在井站间。

204队井长傅新成所管的两个计量间、15口油井都被水淹,浅处齐腰,深处没顶。从未见过这样大水的女采油工们被惊呆了。24岁的共产党员傅新成说:“水再大,咱们也要战胜它。你们不会水负责检查水浅的井,水深的我全包了。”其实,他也不会水。他想,我是党员,困难时刻要走在先。他用6个空汽油桶扎成一个筏子,用铁锹当桨,巡回检查在5口水深过人的油井间。有一天,风大浪高,他到水深2米多的4—193井去检查。筏子颠簸得太厉害,把他掀到水里。他死死抓住捆油桶的绳子,才没出危险。这一天他把5口井全检查了一遍,取回40多个资料数据,处理了几处险情。4—193井电屏被淹,他及时赶到用砖垫高,保证了安全生产。回家时浑身水淋淋的,没一处干地方。有人说:“你不会水,太危险了!”他笑着说:“咱是油田雁翎队,还怕那个。”

203队井长王君,原定6月14日结婚,因忙着热洗耽误了,改在7月20日。可大水一来,他什么都不顾了。他用木料扎了个筏子,坚持在各井间检查。一口抽油机井,因水淹基础倾斜,底座螺丝松动,他同两名工人乘筏子赶到,钻进水里摸着抢修加固;有口边远井,水深2米以上,他也按时去加药、热洗和巡回检查……就这样,每天在井上干十几个小时,1个多星期没回家,早把结婚的事忘在脑后。两家老人等急了,派他对象来找他,他才想起结婚的日子早过了,忙给未婚妻道歉。未婚妻一看这水漫金山的形势很理解,两人商量把婚期又改在10月18日。

431号中转站周围已是一片汪洋,只有苇叶芦秆露出水面,站内积水已达30厘米深。人没法进站,副站长童庆丽就领着工人们用汽油桶扎个大筏子,每天乘它上下班。女工们不会撑船,小童就拿起长竹竿负责接送大家。这样她又管生产,又当“艄公”,没黑没白,风吹雨淋,没几天就累病了。领导和同志们劝她回家休息两天,她不肯,坚持上站。一天,她发现热洗泵声音异常,供液不足,就爬到3米高的热洗炉上检查放空阀,保证了正常生产。厂矿领导来检查灾情,问她能不能坚持生产,她说:“只要泵房不漂走,我们就能开泵生产。人在阵地在!”

是什么力量使大庆石油人能够在不会水情况下认真检查被水淹的井?是什么力量使大庆石油人宁愿耽误结婚时间,也不离开油井?是什么力量使得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挑战?是大庆精神,是大庆人特有的精气神。当这些大庆人在大庆精神的感召下,为了一个崇高的正义目标而汇聚在一起时,那将产生何等巨大的力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激励人民为国家、为民族振兴而英勇奋斗的强大思想动力。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也不可能自立于世界企业之林。

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构成了大庆石油企业精神的核心和基础。

组织精神是一种群体精神,或者说是群体意识,它代表了组织内绝大多数成员的统一意识。组织精神同时是对本组织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好传统、好风气的继承,凝聚着组织成员在长期的时间活动中的追求和方向。

组织精神作为组织内部成员群体心理定式的主导意识,是组织愿景、使命、宗旨、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构成组织的精神基石。

要让组织精神体现愿景和使命的力量,就要强调企业精神的作用。企业要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仅有现代企业制度是不够的,必须同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精神体系,获得精神动力的支持。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人员活力的集中体现,是激励企业全体人员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企业精神标志着一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带有特征性的价值观和战略眼光。

中国石油企业集团公司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努力发展壮大公司实力,致力于产业报国,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为目标,所以其倡导的企业精神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其实,世界上成功的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企业精神。蒙牛的成功就是企业精神的胜利。

从1999年7月诞生,到打造出“中国驰名商标”、跻身中国乳业四强之列,蒙牛乳业只用了4年时间,并以年均递增350%的速度创造了我国乳业发展的“第一速度”。蒙牛产品是唯一的“中国航天员专用乳制品”;蒙牛液态奶“消费者综合满意度”列同类产品第一名;蒙牛是中国第一家参加APEC峰会的民营企业;蒙牛是国内第一家捐款抗击“非典”的企业,累计为抗击“非典”捐款捐物1200余万元;蒙牛以“强乳兴农”为企业使命,与百万农民结成命运共同体,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如果只是依靠牛根生一个人,显然是破不了如此多的纪录的。在蒙牛的官方网站上,我们看到了蒙牛企业文化的综合表述:“以诚信构筑蒙牛文化的核心;以强乳兴农为蒙牛的使命;用学习沟通和自我超越的企业精神打造百年蒙牛品牌,用5~10年的时间成为中国和世界乳业的领先品牌。”

蒙牛是这样演绎自己的企业精神的:

“企业以蒙牛为名,是将牛的勤劳、坚韧与奉献作为一种崇高的企业精神,唤起人们对牛的新近、敬畏,也是对真、善、美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更象征着孺子牛精神在企业的光大。产品以蒙牛命名,象征来自蒙古大草原的牛,它吃的是青青绿草,挤出的是纯正鲜牛奶,这独特资源优势就天然好品牌。”

有趣的是,蒙牛还有两个非常独特的节日:一是每年的7月19日,是蒙牛的学习节,这是一次全体员工将学习成果与半年工作成果总结相结合的一次团队分享共赢的节日。另外一个就是“感恩节”,11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五。蒙牛将这一天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对合作者、支持者、消费者进行真诚答谢和感恩活动。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蒙牛企业精神中的诚信、感恩、尊重、合作、分享和创新。

企业精神对于企业来说,是灵魂之于躯体的关系,而企业的灵魂赋予到每一个员工身上,会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我价值评价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不仅会成为激励员工不断上进的动力,更会成为推动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任何企业要真正地做大、做强,首先必须使企业具有灵魂,具有核心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阅读思考题:

1.是什么力量使得大庆企业永不退色?

2.企业精神对于企业来说有怎样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