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趣味经济100问
10794700000027

第27章 “效用”——如何选择使你利益最大

为什么在情人节那一天你愿意出比平时贵十倍的价钱买一束与平时没什么两样甚至更差劲的玫瑰花?而且你的感觉是一个字:值。原因很简单,在这天送出去的玫瑰将带给你不一般的幸福感,你在为你的幸福感或者说满足感花钱。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效用。“效用”是用来衡量消费者从一组商品和服务之中获得的幸福或者满足的尺度。有了这种衡量尺度,我们就可以在谈论效用的增加或者降低的时候有所参考,因此,我们也可以在解释一种经济行为是否带来好处时有了衡量标准。

功利主义的学说把效用最大化看做衡量一种社会组织的道德标准。按照这种学说,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边沁(1748-1832)和密尔(1806-1876)主张社会应该以总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也就是以大多数人的幸福最大化为目标。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是基于在经济约束中寻求效用最大化的人来定义的。按照这种假设的行为衡量标准,效用不是由像幸福、满足这种心理状态来决定的。

效用被经济学家们用于构造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反映了个体或者社会在维持一种水平的满足状态时需要的商品的数量。个体效用和社会效用是一个效用方程的因变量。当把效用曲线同生产约束曲线或消费约束曲线联合起来分析时,可以得到帕累托效率曲线。即为了改进我们的分析我们创造的描述偏好的一种数学方法。在现代经济学中,效用和效用函数仅仅被看做是描述偏好的一种数学方法。

我们这本书作为经济学的通俗读物,意在通过用通俗的语言,帮助广大的读者更多地了解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经济学知识,所以,在这里,我们将不深入探讨效用函数的解析方式。我们侧重分析一下效用的分类及效用对消费者的引导作用及意义,从而使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通过效用学习,在消费时,实现选择的利益最大化。

我们常说的经济学上的效用分两种,一种客观效用,即劳动价值论中的使用价值,是指具体的劳动创造的客观效用。客观效用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产品必须有客观效用,才能成为交换的对象,所以任何产品都是客观效用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产品的客观效用是产品的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实质内容。它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之外,不因人、因时、因地而变化,例如,粮食能够充饥,这种客观功能的存在,对任何地点、时间和任何人都一样。因此,客观效用易于测定,也便于相互比较。

还有一种叫主观效用,即边际效用论中的效用,是指人们从消费某种产品中感觉到的满足程度。它是一种主观效用。主观并不等于唯心。但由于它是人们的主观评价,将因人、因时、因地而变化。而且只能自我比较,难以相互比较。也就是说,可以比较不同产品对同一个人的主观效用,却无法比较同一产品对不同人的主观效用。例如,辣椒具有刺激胃口的客观效用,对爱吃辣的人来说,不怕辣甚至怕不辣,具有很高的主观效用,但对怕吃辣的人来说,主观效用却是负数,越辣越难受。

一般的,客观效用会左右消费者偏好,而消费者偏好它会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它受人的欲望和对物品的主观评价的影响。由于人的欲望或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而不同的物品在满足不同需要方面存在差异性,因而一个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偏好不同,这就会导致消费者对物品的购买作出不同的决策。

而一种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必须同时具有客观效用和主观效用。客观效用是主观效用的前提和基础。主观效用是客观效用的目的和归宿。一种产品,只有在客观上、主观上都具有某种效用,才符合人们需要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作为理性消费者,我们在学习了经济学上的“效用”理论后,我们可能要问,如何选择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即尽可能的实现在收入既定时,消费效用最大化;在获取效用的同时,开支最小?

专业的回答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即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人的满足度是一样的,无差异曲线越远离原点,满足度越高。因此,理性的人希望自己的无差异曲线越高越好。但这里不能不考虑一个预算线的问题,预算线是基于一个人所有的准备消费掉的钱来算的,同一条线表示同一个消费水平,消费水平越高,线就越远离原点。但受制于消费能力,人只能达到预算线内的各种组合。

总之,要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通俗点的说法就是:同价选质,同质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