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只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一些失败的机会,磨炼孩子的意志力,才能让孩子在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
现今的家长大都溺爱自己的孩子,只重视孩子的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记忆力等显性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意志力、自信心和勇敢等潜在能力的培养,而这些恰是提高显性能力的必要保证。家长只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一些失败的机会,磨炼孩子的意志力,才能让孩子在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
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孩子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如果孩子面对的竞争过于激烈,并且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经常遭遇挫折和失败,孩子有可能会产生消极心理,变得害怕竞争、惧怕挫折。当他再次面对竞争场景和环境时,就可能产生心理上的“自我淘汰”,也就是因害怕挫折与失败,而在竞争行动之前就先行自我淘汰,觉得自己不如人,肯定输,就干脆不做任何努力了。还怎能去争取胜利呢?自我淘汰心理是对孩子极有害的消极心理。
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胆怯懦弱是普遍存在的,男孩也不例外。交往中,沉默寡言、孤僻拘谨,往往屈从于别人的意志;生活中,态度消极,往往缩手缩脚、唯唯诺诺;学习上,不奋力进取、力争上游,往往敷衍了事,容易满足。有些家长常常为自己的孩子懦弱退缩、缺乏勇气而焦急苦恼。其实,男孩也会恐惧,家长应该首先走出这样一个误区,不要因为你的孩子是男孩,就剥夺了他胆怯的权利。人人都有过胆怯,甚至连大人也不例外,但关键是面对孩子的胆怯和懦弱,家长应如何引导。勇敢和坚强是男孩子不可或缺的品质,因此,聪明的父母应该懂得,只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养成勇敢、坚强的个性,孩子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战胜困难并走向成功。
从前,四川有两个和尚,一个很有钱,每天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另一个很穷,每天除了念经的时间之外,就得到外面去化缘,日子过得非常辛苦。有一天,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很想到印度去拜佛,求取佛经,你看如何?”有钱的和尚说:“路途那么遥远,你要怎么去?”穷和尚说:“我只有一个钵、一个水瓶、两条腿就够了。”有钱的和尚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想去印度也想了好几年,一直没成行的原因是旅费不够。我的条件比你好,我都去不成,你又怎么去得成?”
过了几年,穷和尚从印度回来,还带了一本印度的佛经送给有钱的和尚。有钱的和尚看他果真达成愿望,惭愧得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贫穷的和尚尽管条件非常差,但他有坚韧的性格和勇气。而富和尚尽管条件非常不错,却缺乏坚韧。到最后,富和尚没有成功而穷和尚却成功了。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如果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就没有勇气,就无法战胜困难,就谈不上成功。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许多这样、那样的挫折。但是,每当遇到挫折时,他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父母就已经把挫折“摆平”了。其实,家长们这样做并不是真为孩子好,而是亲手为孩子挖了一口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的机会,所以,他们根本不懂得何谓坚强。有尝试才能有成功,只有经过勇敢的尝试才会有坚强的意志。因此,家长只有鼓励孩子大胆地去做事,不要害怕失败,只有经过这种反复的练习,才会使孩子变得勇敢而坚强。
在生活中,孩子知道应该坚持完成作业,实际上却做不到。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不会做的问题,常想依靠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不想独自战胜困难,不能享受战胜困难的幸福感。因此,父母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不能太主动,以免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切不可代替或一味迁就。要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在孩子克服困难后要给予充分肯定。
当孩子面临困难和挫折时,父母要教会孩子正确地看待造成自己失败的原因,教孩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还要教会孩子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孩子只有认识了解自己,才能量力而行,才不至于盲目、冒险、脱离实际。要教孩子一旦行动,不达目的不罢休。勇敢不等于盲目,坚强不等于摔倒了不哭,而是要勇敢地站起来,辨别方向继续向前走。成长建议每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许多麻烦,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家长要教会孩子恿敢地去面对,而不是退缩。在生活中家长可以让孩子长期坚持做某一项事情以锻炼意志力。在孩子“摔倒”时,不要急于去扶,而是让孩子直面人生,独立面对困难和痛苦,经受住锻炼和考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勇敢而坚强地面对人生中的任何困难,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