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运城名人(大运之城精品丛书)
10792500000007

第7章 后稷

后稷,帝喾之子,与尧是同父异母兄弟,姓姬,名弃,传说是周的始祖。后稷在尧、舜时任农官,受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传说现在的稷山县就是后稷的故乡和教民稼穑的地方。

后稷母亲是有邰氏女,名姜嫄,为帝喾之妃。姜嫄在郊野践巨人足迹怀孕生下他,以为不吉,先弃之不管,后见其不死,复又抱回抚养,因此起名为“弃”。弃在儿时,就喜种五谷麻菽,长大之后,精于农耕,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奠基人。

据说,远古洪水泛滥,黎民阻饥,四岳举禹作司空,后稷、伯益协助禹治水治国。在大禹治水的同时,后稷奉舜之命,让诸侯百姓开荒种田,在山上植树,并凿井修渠,适时播种,解决了粮食困难。后稷在“教民稼穑”中吃苦耐劳,呕心沥血,终因劳累过度,死于稷王山(今山西省稷山县北)。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他教民稼穑的稷王山建了稷王陵和稷王庙,庙东南建了稷王塔,刻有“后稷明堂”四个字。明初开始,每年农历四月十七都要遣官致祭,以示人们对这位农业始祖的怀念。在闻喜县冰池村东有姜嫄墓,据说后稷最初就被弃在冰池村东。后稷也和许多中国历史早期有贡献的传说人物一样,被后世尊为帝王,各地设庙祭祀,以示人们对这位农业始祖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