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10786600000032

第32章 生命尽头的不懈追求

1957年,齐白石已是95岁高龄了。老人一生养生有道,平日不饮酒,只有在吃过寒性大的食物后才饮一小杯,以解寒凉。

他自年轻时接受朋友劝告戒烟,几十年再没动过。老人喝茶只喝清淡的茶,有时喝白开水。

他没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平时很喜欢走路,直到80多岁时,还常从西单辟才胡同步行到前门大街饭馆用餐。往返路程甚远,他却毫无倦意。

他认为自己长寿的原因之一是在画完画后,悬挂于壁,自己就坐在对面细细端详,这样就会感觉心情非常舒畅。

他曾对人谈及养生之道有三:谨言语、节饮食、省睡眠。他平日除作画之外,就种花养鱼及饲养虾、蟹、小鸡等动物,以观其形态动作,很少与人说话。

有客人来谈话,他就端坐静听,有时讲小故事,数语即毕,饶有风趣。饮食不多,定时定量。

他每天睡眠不超过八小时,清晨即起,学生来后就作画,切磋琢磨。午睡靠在躺椅上,小憇便醒,继续作画,天黑才休息。

这样有规律的生活伴了齐白石一生。现在,他感觉明显的老了,精神不振,爱睡觉,不爱说话;食欲不好,记忆力也有所减退。虽然还常画画,但经常画一半就以为画完了,或题字时只题一部分就放下了笔;写字也常多一笔或少一笔的。

1957年春夏之际,齐白石老人开始患病。党和政府非常关心他的身体情况,特地请有名的中西医师来为他看病。

一天早晨,风和日暖,齐白石老人起床后,没用别人扶持;自己从卧室走到了画室,他要作画。

老人的五子齐良已赶紧铺开纸,准备好了颜料等东西。

齐白石和往常一样,挽起袖子,不慌不忙地选出想用的笔,又用手摸了摸纸,仔细辨别了纸的正反面,然后拿起笔,对着纸停视了片刻,就小心翼翼地蘸了洋红,齐良已一看用大笔蘸洋红,就知道父亲要画牡丹了。

牡丹花是老人最喜欢画的花卉之一,齐白石一生画过多少幅牡丹,自己都记不清了。每年牡丹花开的季节,老人都到公园去赏花,观赏牡丹花的各种姿态。

他画的牡丹千姿百态,富丽堂皇,欣欣向荣。

这一天,齐白石的情绪很好,兴致极高,用墨用色,信手拈来,笔尖用极重的洋红,画得淋漓尽致,颜色美艳绝伦。

花叶由下到上是墨绿至老黄,有墨有色,色墨交替。色未干时用苍劲的笔法勾的叶筋,时隐时显,使得茁壮的叶子能分出阴阳向背和前后的层次来。

画好最后一片叶子,老人让良已把画用铁夹子夹在横在屋里的一根铁丝上,这是他的老习惯。

齐白石说:“作画是在桌上。看画是在墙上。所以,画完必须挂起才能看出好坏。”

他坐在椅子上看了许久,又拿回画案上,特别小心地添了几笔动叶,再挂起来。

直到这时,他才苍劲地题上了“九十五岁白石”的字样。这幅牡丹花是老人一生中最后一幅画。

1957年9月15日清晨,齐白石老人感觉身体不适,家人赶紧请来一位中医给他诊治,服了一剂汤药,病情未见好转,不久就昏迷了。消息传到中国美术家协会,负责同志立即到北京医院请来了专家会诊,使用了各种办法,但齐白石老人的病情没有好转。

1957年9月16日15时,齐白石的病情恶化,16时,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送下,他被转到北京医院抢救。

虽然经过多方努力,老人终因心脏过于衰弱,于18时40分与世长辞了。

齐白石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上,整整生活、耕耘了95个春秋。

世界画苑的一枝奇葩凋谢了。

丹青大师齐白石结束了他将近一个世纪的多彩的生命历程,安详地躺在北京医院洁白的病榻上。

洁白的墙壁,洁白的天花板,洁白的被褥,一切部是白的。宁静、圣洁、肃穆,像他的一生。

在齐白石弥留之际,他的儿子、儿媳,孙儿们紧紧地守护在他的身旁。

他们注视着医生们忙碌而有次序进行抢救。希望富有经验的医学专家们能有回天之力,能够把老人从死神的手里争夺过来。因为人民需要他,社会主义新时期蓬勃发展的艺术事业需要他。

齐白石自己希望能活到120岁,能够为人民创造更多更精美的画,然而,他去了,放下了手中的彩笔。

在齐白石辞世后的半个小时,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美术界的同行们、朋友们和他的门生,纷纷来到他的遗体旁,默默地伫立着,流着泪,向这位画坛巨匠致以最后的敬意。

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这人们都是知道的。但是,作为一个受到国内外人民广泛敬仰和热爱的大师,人们还是觉得他走得太早、太突然了。

虽然从前一年开始,大家发现齐白石的生命逐渐在萎缩下去,好遗忘,精力也大大不如从前了。但是,人们同样发现,他的艺术创作力却是异常的旺盛。

党和人民政府想方设法来照料齐白石的身体。一再劝说他不要画了。至少少画些。少接见宾客,静心地、随心所欲地休养好。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由齐燕铭主持的那次会议之后,特约了中西医专家定期地为他检查身体。

在一月份的时候,年迈的白石老人受了点凉,医生赶来为他再次做了全面检查,发现他的心脏和血压都正常。

2月15日,中国木偶艺术剧团的同志们,知道齐白石喜欢看木偶戏,特地选派了二十多位技艺精湛的演员,带着繁重的道具,专程到他的家里,搭台为他演出了精彩的《小放牛》《猪八戒招亲》《秧歌舞》等节目。

齐白石听说木偶艺术团是专门来为他演出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兴高采烈地观看了演出,坐在椅子上同演员们一握手,感谢他们的一片心意。

5月22日,毛泽东专门派了秘书田家英来到跨车胡同,探望齐白石,问候他老人家的生活起居、身体状况。

已经不爱说话的齐白石很是兴奋,侃侃而谈,倾诉自己思念毛泽东,感谢毛泽东,希望有一天能到毛泽东身边,合照一张照片的由衷之情。

客人走了,齐白石伸出手,指着文化部授给他的奖状上的毛泽东像,不停地说:

“毛主席真是太看得起我了。”

1957年9月1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齐白石逝世的消息。这一天的《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和全国各省市的报纸,都刊载了齐白石逝世和以郭沫若为主任的“齐白石治丧委员会”组成的消息。

这一天,简朴庄重的遗体入殓仪式在北京医院举行。

灵柩是他二十多年前亲自设计的,用的是他故乡湖南出产的杉木,漆了几层厚漆。

齐白石的遗体被安放在灵柩之中。按照老人生前的遗愿,随葬的东西,一件是他刻着自己姓名和籍贯的印章,另一件是他使用了将近三十年的漆拐杖。

遗体入殓之后,立即移灵到嘉兴殡仪馆。

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正上方悬挂着“齐白石先生永垂不朽”的白边黑地金字的横额。

灵柩前立着齐白石遗像,上面扎着白布花。中央和国家机关、团体、国际友人以及齐白石生前友好送的花圈、挽联,密密地陈列在灵堂的四周。

周恩来送了花圈。

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挽联上写着:

抱松乔习性,守金石行操,峥嵘九七春秋,不愧劳动人民本色;

抒稻忝风性,写虫鱼生趣,灼烁新群时代,凭添和平事业光辉。

郭沫若的挽联为:

百岁老人,永使百花齐放;

万年不朽,赢得万口同声。

21日,北京市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前来向这位人民忠诚的儿子祭奠,表示最后的深深的故意。

在北京的美术界的同行们,他们四人为一班,轮流肃立灵前,为齐白石守灵。

22日上午10时30分,庄严、隆重的公祭仪式在嘉兴寺举行了。周恩来、陈毅、林伯渠、陈叔通、董必武、李维汉、周扬、沈雁冰,以及各有关单位、人民团体的代表,齐白石生前的友好、门生共400多人,参加了公祭。

各国驻华使馆的代表和齐白石生前的外籍朋友也赶来参加了公祭,向这位为和平事业、为世界艺术的繁荣昌盛而整整奋斗了一生的中国艺术巨匠,表示深深的哀悼。

在低沉的、悲痛的哀乐声中,郭沫若宣布公祭开始,数百人朝着齐白石的遗像,深深地三鞠躬。不少人眼里飘着泪花,许多人压抑不住悲痛的心情,失声痛哭。

在郭沫若致悼词之后,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蔡若虹介绍了齐白石的一生道路和他在艺术上的辉煌业绩,以及他在中国当代绘画史上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

治丧委员会收到了世界和平理事会和17个国家许多团体和个人拍来的四十多封唁电和国内的许多唁电。

齐白石的亲属向与祭者行礼致谢后,起灵了。

灵车和数十辆送灵的车,沿着长街,缓缓行进。齐白石将安葬在老人生前为自己选择的最后安息之所——魏公村的湖南公墓。

灵车经过之处,行人驻足,行车停驶,人们默默地伫立着、目送着齐白石老人远远而去。别了,一代大师,愿您安息在祖国宽厚、仁慈的怀抱里。

墓地质朴无华,和他那水墨画卷一样。墓前的碑石是用花岗石镌刻的,字是篆体。

这是齐白石生前亲自预备下的,上面写着“湘潭齐白石墓”六个大字。旁边是他继室胡宝珠的墓。

到达墓地,举行了安葬的仪式。文艺活动家周扬、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著名文学家夏衍和老人的生前友好、亲属参加了安葬仪式。

在哀乐低鸣声中,灵柩缓缓地放入了墓穴之中。

他走了,然而他的英名和业绩永远留在人类的历史中。全世界人民永远怀念中国人民杰出的儿子、一代丹青大师齐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