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10785700000025

第25章 疯狂征兵的惨剧

759年2月,叛军安庆绪固守邺城,城中粮草缺乏,兵力不足,而官军以20万人马将其团团围住,但因军中未设主帅,故而攻城不力。

此时唐肃宗在李辅国、张良娣等人的挑唆下,排挤唐玄宗旧臣,把宦官李辅国视为亲信,任命为元帅府行军司马的高位,势倾朝野。又任命不学无术,靠装神弄鬼迎合皇帝的王玙为相,朝廷上乌烟瘴气。

在地方,官吏们报喜不报忧,忙着歌颂清平盛世,而由于遭受严重的旱灾及缺乏青壮劳力的缘故,致使农村土地荒废,无法春种的现实却不愿上报。

此时杜甫心中唯一的心愿就是彻底消灭叛军,永远结束战争。

这时,史思明在魏州,即今河北大名东北,自称大圣燕王,并从魏州引兵救邺。接近邺城时,史思明排除小股部队不断骚扰或袭击唐军,唐军一出击,叛军立刻退回;唐军一退,叛军又出营抄掠。

日夜轮番骚扰,弄得唐军心烦意乱。史思明还派部队伪装成唐军,专门袭击或抢劫唐军运粮的船只和军队,断绝唐军的粮道。围城的唐军得不到粮草,军心开始动摇。

三月初三,双方在安阳北面展开决战,两军正在激烈交战时,突然刮起大风,吹沙拔木,天昏地暗,几步之间就已看不清楚了。

人马大惊,双方都溃散了,唐军向南方奔逃,叛军向北方奔逃。唐军损失惨重,战马跑散了三分之二以上,甲仗、兵器几乎丢弃光了。郭子仪退保洛阳,洛阳城的官员和百姓,纷纷逃入山谷。

此时,杜甫也连忙带着杜占从洛阳出发,赶往华州。傍晚时抵达洛阳城西35公里的新安县城。正准备投宿,忽然听到凄惨的哭声。

他走近一看,原来是县吏正在点兵出发。士兵中间,有许多是不满20岁的男孩,杜甫感到非常惊异,就上前询问。

“县城里再没有壮丁了。”县吏无可奈何地说,“昨夜州府下达公文要人,催促很紧,只好挨次序选拔这批没有成年的中男到前方去。”

中男指的是十六七岁的男子。

“他们还是孩子,长得这么矮小,怎能守卫王城洛阳啊!”杜甫叹了口气。

队伍很快要出发了,哭声更加凄惨。少数长得比较壮实一点的孩子还有母亲来送行,大多数骨瘦如柴的孩子,孤苦伶仃地站在那里,没有一个亲人相送。

杜甫十分同情他们,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得编了一些宽慰人心的话,劝慰那些送行的母亲们:

“别太难过了,听县吏说,他们这批新兵要送到郭子仪那里去,一边操练,一边守卫洛阳,那不过是些挖掘战壕,放养战马之类的轻活罢了。而且还能够吃饱饭,比在家饿肚子强多了。况且朝廷的军队平定叛乱是顺应天意民意的,这帮孩子是会受到爱护和照顾的。擦干眼泪,笑着为他们送行吧!”

人们不知道是听了他的话,还是接受了现实,哭声弱了。

夜幕徐徐落下,士兵开始出发。在沉沉的暮色中,杜甫听到河水在缓缓向东流去,而哭泣的声音仿佛还在青山一带环绕。

他仰望星空,希望从天色的变化中得到某些启示。而此刻的天空却一片混浊,泼墨似的乌云不断地压下来,好像故意要把整个世界再次搅个天翻地覆。

兄弟两人晓行夜宿,不觉又走了两天。这天黄昏时分,他们在陕州,即今河南陕县,东边石壕村的一户人家投宿。

接待他们的是老农夫妻俩。杜甫兄弟两人进屋,一看屋里的摆设,就知道他们的生活也很困难。于是两人讨了碗水喝,就睡下了。

半夜里,杜甫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没吭声,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汉大吃一惊,叫道:“不好,县吏又来抓人了!”。

那老婆婆一面答应着,一面前去开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他的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只剩下他一个,不知哪一天他也会战死,我们就再也没有指望了。”说着说着,老婆婆放声痛哭起来。

“行了,行了!就没别的人了?”那个差役不耐烦地又问。

老婆婆擦了擦眼泪,凄惨地说“不瞒长官说,就剩下一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儿啦,孙儿他娘,还没有改嫁。可怜她,进进出出连条完整的衣裙都没有。”

那些差役似乎不相信她的话,又在屋里屋外搜寻,最后打开杜甫他们的房门,正想捉拿他们兄弟,杜甫便讲明了身份,并且说:“这一家人全在此,昨晚我借宿在这儿,并未看见其他人。请你们高抬贵手,放过她们吧!”

那些差役并没有理睬杜甫,转而向老妇人厉声问:“真的就这些了?实在没人,就拿出三百文钱来。”

“真的没有别人了”,老婆婆听了杜甫的话,更加斩钉截铁地回答。

“没人就交钱,少罗嗦!”

老婆婆看看觉得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道:“钱是没有……那好吧,既然前方这样吃紧,你们看我这老婆子行不行?虽说我人老了点儿,没有多大用处,但连夜赶去,说不定还来得及给士兵们做顿早饭呢。”

这帮人看见实在没有什么油水可捞,只好说“哼,你这老婆子,倒还识相!那,快跟老爷们走吧!”

杜甫听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差吏竟把一个老妇人抓到前方去!他心里充满着同情,但又无能为力。

听见官兵走远了,屋内传来嘤嘤的哭泣声,杜甫知道是那个儿媳在哭。家中的男人死的死,逃的逃,现在连婆婆夜被抓了,自己还守着个吃奶的孩子,这日子怎么过呀!听着,听着,杜甫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黎明时分,门“吱呀”一响,是老汉悄悄回来了。

那儿媳知道自己唯一的亲人回来了,连忙上前,将婆婆被抓走的事告诉了他。

老汉满腔怨愤地说:“本来一家几口,父慈子孝,又添了个孙儿,本想日子这样下去挺好。谁想到天天打仗,四处抓兵,竟然连我家那老太婆也不放过!”

杜甫本想安慰几句,老汉接着又说:“我看见他们又到村西一家去抓人了,正巧那家小子娶媳妇,县吏喝多了,醉得像头死猪。我估计,等他醒了酒,肯定要把新郎官抓走的!”。

“不会吧!怎么说也要等新婚过后吧”杜甫将信将疑地说。

“不信,你就瞧着,现在这帮人像疯狗一样,谁管你是不是新婚,见人就抓。小伙子是逃不了了!”老汉连连摇头叹气。

经过这一夜的折腾,杜甫兄弟两人再也待不下去了,于是酬谢了老汉,重新上路。

昨夜的一幕,深深震撼了杜甫。一首题为《石壕吏》的不朽诗篇,随着悲剧的进程,就这样诞生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两人继续往西赶路,只见石壕村,死气沉沉,没有一丝的生气。

这时,身旁走过两个村民,他们正在议论着:“哎,真惨啊,昨晚拜的堂,今天新郎官就要去河阳。”

“谁家不是这样啊,你看咱们村子里,老的老小的小,哪里还看得见什么男人?”

两个人边走边说,杜甫听了,心里酸酸的。

这时他们两人,依然来到了村西头,只见一户人家的门口贴着大大的喜字,可屋里却传来阵阵的哭声。

杜甫感到奇怪,可是想想那老汉和那村民的话,明白了,这家就是他们谈及的刚成亲,就要夫妻分别的那家人。

只听屋中一个女子悲切的声音,“菟丝子只有缠在蓬麻上面才能够生长,所以杜蔓长不了。我嫁给你这个当兵的,还不如扔在路边,自生自灭地好。咱们昨夜才刚刚成亲,连你家的床席还没有睡暖,今早你就要出行,这不是太着急了吗?虽说这次到洛阳去出征,路程不是很远,可是咱俩成婚才一天,我的名分还没定,怎好去见公婆呀?”

听着这个新媳妇的哭诉,杜甫的心猛地收缩了一下,刚才还不相信老汉的推测,谁知现在竟变成了事实!

再看那个新郎,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毫无表情地站在门口,听凭妻子哭诉着身世的不幸,没有泪水,也没有一句安慰的话语,他分明是被平生第一次生离死别震呆了。

新嫁娘还在涕泪交流地哭诉着:“想想以前在家中,爹娘总是嘱咐我,要守在闺房里,不要随便抛头露面,又教我做得一手好的家务,只盼望我能够有个好的归宿。”

嫁给你他们是如此高兴,夸我有福气。谁知道,新婚还没完,你就要去那九死一生的地方,你叫我以后怎么生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你却不如鸡狗。

我也曾发誓要跟随你去,可又怕好心办错事,留在军队里面,使士气不振。我怕要是随你去了,家中爹娘没人照料。

这时,那个酒气冲天的县吏来了,他伸了个懒腰,又打了个呵欠,吩咐差役们把昨夜捉到的人集中起来,准备出发。

新娘知道生离死别就在眼前,反而收起眼泪,理了理散乱的鬓发,镇静地对丈夫说:“去吧,别挂念着我和爹娘,到前方去打仗吧,只有打赢了,你才可能有机会回来。我只伤心自己是个穷人家的闺女,这件新嫁衣是花了好长时间才做起来的,从今儿起,我再也不穿它了,就当着你的面脱掉,这满脸的胭脂水粉,可能是我这辈子最美的一次打扮,从今后它们也远离我而去。你看天上的鸟儿,不管是大是小,都是成双成对地飞呀飞呀,可是人间的事儿却常常不能称心如意。去吧,你放心地去吧,我会永远守着你。”

那新郎官到这时似乎才从震惊中清醒,两行泪水涌泉似地夺眶而出。

他紧紧地抱了一下新娘,将眼泪揩拭干净,努力做出一副一个男子汉的样子,说道:“我已经成婚,便要承担责任,先是为国,后是为家。你好生照顾爹娘,我,走啦!”

然后,那新郎官整了整衣衫,挺了挺胸膛,大踏步地走了。

新娘远远地望着他,静静地,没有了眼泪。

看到这种情景,杜甫又一次心潮起伏,不能控制。他觉得,他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些事情记下来,让人们知道人世间竟有这样悲惨而又壮烈的事情。

这些平凡的人们,却做着如此不平凡的事情,他们舍弃了自己的亲人,只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大家的太平,就没有小家的安宁。那些读圣贤书和位高权重的人啊,你们难道就不感到羞愧?

杜甫一路走,一路想,思绪被这件事牵引着,最后拿出笔,写下了这首饱含热泪的五言古诗《新婚别》:

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名,何以拜姑蟑?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脱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杜甫把这首诗和《石壕吏》念给杜占听,杜占听了深受感动,说:“大哥,这一路走来,所见所闻真的太惨了。我还听说一个老兵的故事。”

一个刚从邺城溃散回来的老兵,思乡心切,途中偷偷地溜了,想回家侍奉老母亲。可是回到故乡,走进村子一看,到处都是蒿草荆棘,原来居住的一百多户人家,死的死,逃的逃,仅仅剩下一两个寡妇,而自己的老母亲也在几年前饿死了。

老兵回到以前的家中,发现这里已经是废墟一片,刚想离开,却见一只狐狸从草丛中跳了出来,对着自己怒目嚎叫,好像在说:“这是我的地盘,你个外人,最好给我离得远远的。”

老兵心里一阵凄凉,家乡虽然已经荒废,但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于是这个老兵还是住下来,扛着锄头下地耕种,想凑合着渡过余年。

谁知,县令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派人把他抓了回去,征入营中去敲击战鼓。老兵临行之际,环顾四周,竟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不禁仰天长叹:“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这兄弟俩人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一路上但见兵荒马乱,黎民涂炭,朝廷为了补充兵员,实行毫无章法的拉兵政策,不分男女老少,见到就抓,到处是触目惊心的惨象。

杜甫还见过这样一对老夫妇,子孙全阵亡了,只剩下老两口,这老汉心中悲愤,也不想活了。恰巧官府派人下乡抓丁,老汉就扔掉拐杖,主动上前,要求去前方战场。

老婆婆哭哭凄凄地位老头子送行,还不住地叮嘱:“你年纪大了,多吃点,千万别饿着!”

这时,那老汉刚才的豪情也消失了,看见老婆婆单薄的身子,说道:“你呀,我不在你身边,你要学会照顾自己,多穿点衣服,别冻着。”

人生的三大悲剧之一是老来丧子,这老两口,子孙全阵亡了,本应该相依为命,可是现在却仍不能相依相守,凄凄惨惨作了死别。

杜甫他们继续西行,不久就来到了潼关,看见士兵们正在紧张忙碌地建筑城堡,以作防敌之用。自从邺城失利以后,官军向西退缩,叛军乘势推进。潼关占据大门的位置,它的得失关系到战争的最终胜利,设防显得更加重要。

杜甫眼望潼关,不禁想起三年前官军在此处的一场惨败。

那时叛军逼近潼关,守将哥舒翰本来想凭借天险和叛军周旋,等待时机,再一举歼灭叛军。谁知,那杨国忠出于私心,不顾大局,竟然唆使玄宗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战。哥舒翰无奈,只好出关,最后20万人马全军覆没。

这惨痛的教训使杜甫不得沉默,他请潼关守吏转告守关的那个将领千万不要学哥舒翰,不要麻痹轻敌。忠言逆耳,但这却是杜甫的肺腑之言。

一路走来,他早已对地方官吏失去了信心,这群人在百姓面前比虎狼还凶狠,而在敌人面前却比兔子还胆小。

华州快到了,杜甫的心情始终不能平静。他痛苦着矛盾着:一方面,他为人民的不幸而悲伤;另一方面,他又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考虑而支持人民去作出牺牲。

他回顾了一下路上的所见所闻,觉得必须把它们全部记录下来,让世人对现实有进一步地了解。于是继《新安吏》《石壕吏》《新婚别》之后,他又写了《无家别》《垂老别》《潼关吏》。

这一组诗歌,所写的人生酸楚事,以其血泪积蕴强烈地震憾着善良人们的心,使人终生难忘。同时在诗中跳动着作者一颗忧国与忧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