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引导青少年学习的古代诗文故事
10783700000075

第75章 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出典】

张炎《清平乐》。

【原作】

三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风月。

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干。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作者简介】

张炎(1248~约1320),宋元间词人、词论家。字叔夏,号玉田、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宋高宗时大将张俊后裔。宋亡,一度北游,后南归,纵游于浙东、苏州一带,曾于鄞县设卜市谋生,晚年落拓而卒。工于词,精于声律,是南宋格律派的最后一位重要词人。有《山中白云词》八卷。所作词用字精巧工致,风格雅正清畅。其论词极推崇姜夔,而所作词风格又近之,后人因有“二白”(姜夔词集名《白石道人歌曲》)之称。早年之作多反映贵族公子的优游闲适生活,宋亡后则以追怀往昔为主。擅长咏物,曾以《南浦·春水》词扬名天下,人称“张春水”,又以《解连环·孤雁》一词得名“张孤雁”,与周密、王沂孙诸人多所唱和。所著词论《词源》一书,论词尊崇姜夔,主张意境清空,对词的音律、技巧、风格等亦皆有论述。

【故事】

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元军一举攻下临安,南宋小朝廷彻底被灭掉了。这时候,词人张炎31岁,这亡国使他万分悲痛。

两年以后,元僧杨连真枷掘了南宋皇家的陵墓,这更使张炎义愤填膺。于是他与周密、王沂孙、仇远、康珏、吕同老等14人,分别以龙涎香、白莲、莼、蝉、蟹为吟咏之题,托物表达悲愤,隐指帝后六陵被掘发之事,抒发对国家沦亡的悲愤。

与张炎同时期有位叫郑肖思的诗人画家,南宋灭亡后,他隐居苏州,不忘国耻,坐卧一定要朝南方,并自号所南,表示不忘大宋。郑肖思善于绘画兰花,但作画时往往不画土和根,于是有人问他:

“为什么你画的兰花没有根呢?”

郑肖思沉痛地说:

“国家和疆土都已属他人,亡国之人无家可回,亡国之兰无土可以生长,即使画了根,叫它生在哪里呢!”

一次,张炎听朋友说起郑肖思,深为感动,很想得到郑肖思的一幅无根墨兰。但他又听人说,郑肖思的墨兰“不妄与人,邑宰求之不得”,因此张炎也不敢再存此想法,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天,有人把张炎的这个愿望告诉了郑肖思。谁料,郑肖思立即研墨展纸,为张炎浓笔泼墨,画下了几枝疏兰送给张炎。得到这幅画以后,张炎观赏了很久,不禁由衷地感叹道:

“多么好的兰花啊!可惜它没有生长的土地。”

张炎从兰花傲然挺拔的姿态中,看到了郑肖思不畏强敌的爱国情感,于是产生了敬佩之情。他欣然命笔,写下了《清平乐》词,“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就是这首词中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