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潜伏在职场
10783100000023

第23章 最傻的那个人,或许是最聪明的

在职场上,有一个现象很值得注意,那就是有一些人看上去显得非常傻。别人高谈阔论时,他们通常并不发表意见,似乎很木讷。但当一项重要的工作令大家束手无策时,他们却不声不响地完成了。他们不在乎工作是否忙碌,也不在乎是不是要加班,他们会尽量地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工作上。他们笨吗?他们傻吗?等发现他们有所成就时,再回答这个问题吧。那时的你会忽然发现,最傻的那个人,或许是最聪明的。

案。例

提起周静,大家无不惊叹于她的升迁之路。高职毕业之后,在本科生云集、研究生成群的大公司里,她从前台接待开始做起,然后以火箭般的速度,在3年之内就登上了部门经理的宝座。是过人的聪慧,还是侥幸的好运,大家众说纷纭。但公司的老员工都知道,从前台到行政部经理,她一直都是公司里“最傻”的员工。

周静毕业那年,当她闯过了初试和面试之后,周静进入了最后一轮考察:在人力资源部实习3天。

人力资源部经理安排给周静一项任务。将公司往年的部分文件整理归类,并在计算机里建档保存。然而,就在周静忙碌了一天就要下班时却传来了坏消息 ——总公司紧急通知暂停招聘新员工。

“这不是耍我们吗!”参加实习的其他学生纷纷跑到人力资源部经理办公室,表示不满。直到下班前,焦头烂额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才送走了最后一个愤愤不平的学生。

经理回到办公室,却发现周静还在成堆的文件里忙碌着。经理很客气地说: “真不好意思,让你白忙活了一天。没办法,这是总公司临时的决定……下班了,快回家吧!你明天就不用来了。”

周静站起身来,说:“没什么,只是这些文件我都整理一半了,如果换成别人,又要从头开始。活儿没干完心里不踏实,我明天再来,一个上午就足够了。”

同学们都说周静傻,与其给人家白白出力,还不如抓紧时间找别的工作。而周静只是微微一笑。

第二天中午离开的时候,周静留下的是一排排装订好的文件夹和一间整洁的档案室。

两个月后,求职屡屡碰壁,只能在小店打零工的周静,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那位人力资源部经理打来的,说现在公司有职位,邀请她前去应聘。原来,人力资源部经理在向公司总经理汇报招聘情况的时候,特别提到了周静的表现。总经理对这个“最傻的求职者”印象很深,指示人力资源部经理留下了她的联系方式。当公司完成调整,重新招聘员工的时候,人力资源部经理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周静。就这样,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里,周静重新迈入了这家公司的大门。

初入公司,学历最低又没有经验的周静,被安排去做前台接待。在大家的眼里,这个岗位的工作就是接听电话,做来客登记,从来没人干到两年以上。选择这样的职位可谓毫无前途可言。但周静却毫无怨言,她微笑着接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并表示:“前途不是选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上班第一天,周静就换掉了那本破破烂烂的登记簿,扯下了脏兮兮的电话联系表,取而代之的是16开的大本,封面是自己打印的公司简介,至于电话联系表,她连续几个晚上熬到11点,也熟记在心了。有人不理解,说花上10秒钟查查电话联系表不就知道了,何必犯傻去死记硬背。周静说自己的工作就是要“问不倒,答得快”,不只是电话和房间号,有关公司的一切,自己都要心中有数。

一次,几个客户来洽谈合作,周静安排他们在大厅稍等。客户们坐在一起,谈到对这个新合作伙伴的业绩不太了解,周静主动走上前去,很有礼貌地说:“如果可以的话,占用各位一点时间,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周静把公司近几年的销售业绩、市场份额、运行情况说得有条有理。等到销售经理前来迎接的时候,客户们赞不绝口:“你们公司了不得,一个普通的员工对自己公司的业绩都能脱口而出,我们对你们公司很有信心……”事后,总经理问周静是怎么记住那一长串数字的。周静回答:“公司年会和每次例会,我把各个部门的情况都作了详细的记录。”总经理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

很快,这个热情而细心的前台,成为了公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实,周静的很多做法,当初都被同事们嘲笑。比如午餐之后,周静总要把大厅打扫一遍。有人说你别傻了,公司付钱给物业公司了。周静说:“物业公司的清扫时间,比公司下午上班晚半个小时,中午时间进出的员工很多,地板上满是脚印,如果来了客户,肯定会影响他们对公司的第一印象。”就这样,周静在最没有前途的岗位上,却做得像金子那样闪闪发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优秀员工”的称号和额外的奖金,破天荒地第一次落在了周静这个“最傻”的前台接待员头上。

就这样,这个公司里最傻的员工,走上了职业生涯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