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青少年成长必读系列)
10782900000179

第179章 帽店的招牌

1776年7月4日,在费城第二届大陆会议上,杰弗逊把写好的《宣言》草案上交给委员会审查。自己坐在会议室外,等候消息。过了很久,也没听到结果,他等得有些着急了,几次站起来又坐下去。坐在他旁边的富兰克林看他这样子,唯恐会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于是拍拍杰弗逊的肩,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是帽店学徒,三年学徒期满后,决定自己开一个帽店。年轻人觉得,有一个醒目的招牌非常有必要,于是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草样,上写:“约翰·汤普森帽店,制作和现金出售各式礼帽。”同时还画了一顶帽子附在下面。送做之前,他特意把草样拿给他的朋友们看,请大家“提意见”。

第一个朋友看过后,不客气地说:“帽店”一词后面的“出售各式礼帽”语义重复,建议删去。第二位朋友则说:“制作”一词也可以省略,因为顾客并不关心帽子是谁制作的,只要质量好、式样称心,他们自然会买——于是,这个词也免了。第三位说:“现金”二字实在多余,因为本地市场一般习惯是现金交易,不时兴赊销,顾客买你的帽子,毫无疑问会当场付现金的。这样删了几次以后,草样上就只剩下“约翰·汤普森出售各式礼帽”和那顶画的帽样了。“出售各式礼帽”?最后一个朋友对剩下的词也不满意。“谁也不指望你白送给他,留那样的词有什么用?”他提笔把“出售”划去,想了想,连“各式礼帽”也一并“斩”掉了。理由是:“下面明明画了一顶帽子嘛!”

帽店开张后,招牌挂出来了,上面醒目地写着:“约翰·汤普森”几个大字,下面是一个新颖的礼帽图样。来往顾客,看到后没有一个不称赞这个招牌做得好的。

听完这个故事,杰弗逊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他明白了老朋友的意思。最后,《宣言》草案经过众人的精心推敲、修改,更加完美,成了字字金石、万人传诵的不朽文献。

读故事,悟道理: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的能力即使再强,和大众比起来,也是微不足道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群策群力,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个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