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领导力新论
10781200000005

第5章 自然力与社会力的关系

一、自然力与社会力统一于生产力

(一)自然力与自然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传统理论将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把自然只看做是生产实践活动的客体,明显地是从人对自然的单向作用角度去理解生产活动,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表现。当代环境日益恶化及其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使人类不得不反思传统的生产力理论,反思自然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由此“自然生产力”逐渐进入人们的批判视野。自然界不仅被作为人们生产活动的对象、客体,也被作为生产活动的基础和要素。自然界对于人类生产来说,其基本特征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质和自然力,而自然物质又是自然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对于什么是自然生产力,学者们所下的定义各不相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把自然生产力理解为在人类之前就已经存在着的自然界固有的生产能力;另一类是把自然生产力理解为与人类生产活动相联系的自然力量。也有人将两者合二为一,认为:狭义的自然生产力是指纯粹的自然力(如瀑布、河流等),而广义的自然生产力则不仅包括自然力,还包括自然资源、生产所必备的自然条件、人自身的自然条件等等。

不管如何定义,自然生产力有两点是可以明确和肯定的:首先,自然生产力是一种自然力,自然力是自然界存在的一切物质力量及其运动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自然环境都具有自然力。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环境是纯粹自然力作用的结果。进入人类社会以后,则是自然力与人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强调自然生产力首先是一种自然力,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无视自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强大作用。其次,自然生产力是一种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只能通过人的劳动来实现,自然力要成为生产力,也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类劳动相连接,那些与人类生产活动无关的自然力是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只是纯粹的自然力,而不能称为自然生产力。从以上两个方面把握自然生产力,可以将其理解为:与人类生产活动效率相联系的一切自然物质力量。

(二)社会力与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生产力,指人类把自然物改造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力量。工具和科学技术是这种力的延伸和标志。随着人们物质需要的日益增长,社会生产力逐步演变为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所以,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力的基础。但由于社会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而人又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网络中,人的个人力量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生产力离不开生产关系,人的群体力量的发挥则离不开领导力的作用,所以,社会力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

(三)自然力与社会力是生产力的两翼

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互相依存,共同形成现实的劳动生产力。一方面,人类生产活动如果没有自然力的参与就无法进行;另一方面,没有人类活动将自然力引入社会生产过程,自然力也只是自然力,而不能成为自然生产力。

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互相渗透,二者总是相互交织或者说“合并”在一起的。作为社会生产力主体的人类与其他各种生命系统一样,只有在参与整个自然物质循环的前提下,才能够存在。而自然力无论是作为劳动的前提、劳动的物质资料或是劳动过程的一个环节以及劳动终端废弃物的接收者,都自始至终与社会生产力相连接,至于某些生产部门,如农业、林业等,则更是显著地表现出一幅自然力与人力交织的图景。

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又是相互制约的。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关系表现为:一是自然力对社会生产力的主体,即人的能力的制约。人的种族差异、性别差异、个体生理心理特性等方面的自然差异,总是制约着人的生产活动,虽然人的社会属性在不断完善并越来越摆脱自身的自然属性的束缚,但人永远不可能彻底摆脱自然性。二是自然力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生产力特点的制约。比如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这使得不同地区有着明显的产业特色。三是自然力对社会生产率的制约。这在农、林、牧、渔及采矿业等生产部门中尤为明显。社会生产力对自然生产力的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力只有被人类利用才构成自然生产力;二是自然力在多大程度上转变为自然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生产力,也受着社会生产力,尤其是科学技术水平的调控。

由于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就构成了现实生产力的两翼。自然生产力是与人类生产活动效率相联系的一切自然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力是与人类生产活动效率相联系的一切社会力量,所以,也可以认为,自然力与社会力是生产力的两翼。

二、领导力在自然力、社会力中的地位

(一)领导力在社会力中居核心地位

在经济力、政治力、文化力、群众力、国力、领导力等这些社会力要素中,领导力居于核心地位,对其他社会力起着组织、驾驭、引导的作用。因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领导及其组织通过对社会活动进行正确的决策,确定活动的目的、内容、步骤、方式方法,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对群众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才能促进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有目的的发展,才能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经济力、政治力、文化力和综合国力。领导力在社会力系统中要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领导者及其集团必须对社会力的特征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与自然力相比较,社会力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社会性。经济力、政治力、文化力、群众力、国力等,都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某一状况的反映。领导者和领导集团必须从经济等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制订发展的路线、战略、方针、政策,并动员起举国一致的力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社会力的另一特征是它的非独立性。在没有人类社会的时候,社会力是不存在的,但自然力仍然存在。因此,社会力不能离开自然力而独立存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社会力与自然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领导力主体的领导者及其集团必须十分重视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自然力,使社会力与自然力达到最佳耦合状态。

(二)领导力在人类利用自然力的活动中居重要地位

自然力是客观存在的,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自然力为人类创造财富,领导力的状况至关重要。领导力对人类利用自然力的影响,主要通过制订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组织、领导科学技术活动,调动科学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来实现。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一个国家领导科学技术发展的能力、领导人们利用自然力的能力,不仅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和表现,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自然力,从领导力层面考虑,不管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都必须解决好两大问题:

1.必须对自然力的特征及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1)认识自然力的必然性。自然界有其自身运动的客观规律和内在机制,虽然人的活动可以影响和改变某些自然力,但却难以创造和抗拒自然力。不仅不可再生资源是人力所不能再造出来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机制也更多地表现为自然机制。要使自然力成为自然生产力,不但要认识其存在及规律,更要服从其规律。

(2)了解自然力的盲目性。自然力的发生是盲目的。这不只是说自然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是无意识、非合作性的,还意味着自然力的作用既有有利于人类生产的一面,也有有害于人类生产的一面。比如台风,它既带来了充沛的雨水,缓解了旱情,也极易造成严重的灾害。这也说明了纯粹的自然力不是自然生产力,自然生产力是人们对盲目的自然力的积极利用。

(3)把握自然力的自发性。自然力的形成是自发的。自然的“馈赠”不需要人类支付代价,但是,如果人类的行为破坏了自然力的正常生成过程,人类要再生它不仅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还可能永远无法使它再生,比如一些已经完全灭绝的物种。所以,人类如果合理地利用自然力,就能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收获;反之,如果不合理地利用自然力,虽然在当下能获得有限的收益,却必定在将来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

(4)弄清自然力的关联性。自然力与整个生态系统有着高度的关联性。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动态的开放系统,是一个具有自组功能的稳定的复杂系统,各种要素间、要素与系统间进行着直接或间接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循环及传递。人类对任何一种自然力的利用,尤其是对生物类资源的改造与利用,都必定会对整个生态系统带来影响,而这种影响很可能是极为巨大的、深远的、不可逆的。

2.必须坚持合理、谨慎、可持续和生态平衡的原则

(1)合理。自然力因其差异性和一定的稀缺性,总是相对的和有限的,但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力的需求和依赖却是绝对和无限的。这种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机体内永恒跳动的脉搏,提示着人类不仅应该思考如何开发利用更多的自然力,更应该思考如何充分地、经济地、合理地利用自然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依据这一理念所建立的循环经济范式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同,在实践中也已被作为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

(2)谨慎。在生产活动中,主体最为关注的往往是直接的、有益的生产成果,而对间接的后果及负面效应往往不予或不够注意。因为人对自然总是不够关心和知之甚少,所以在对某些自然力进行改造和利用时,必须慎而又慎,以防在将来付出比收益更大的代价。机械、物理、量子、化学、生物、生态等自然领域的客观规律(包括人自身的生命规律)对人类的制约能力不可忽视。任何层面上、任何事物的客观规律都是必然的、不能制造和消灭的,因而是不能违背和不可抗拒的。人类永远都只能认识之、谨慎地利用之。顺应规律,自然则给予人类适当的报偿;违背抗拒规律,自然则迟早会给予人类挫折、失败,甚至毁灭性的报复。

(3)可持续。自然力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自然进化有其既定的方向和进程,人类活动的目标只有与自然进化的方向一致,人类对自然力的利用才不会超过和损害自然的再生能力,人类才有可能避免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过程的中断,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4)拓宽视域。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自然力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整个自然系统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以更广阔的视野来认识和利用自然力,不仅要协调某一生产过程中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对各种生产力及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也要考虑自然力因素与其所在的系统之间的生态平衡问题。从更广泛、更深刻的层面上看,还要在环境生产、经济生产、人口生产这三者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之,领导力是驾驭自然力和社会力的力。这一观点不仅提高了领导力的地位,而且对领导力各构成要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