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
10780300000018

第18章 (一)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

古今中外的大量学者、专家,一直以来都力图对文化这个概念进行清晰的解读和准确的把握,但直到目前,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无法定论的局面。这里所说的文化当然指的是狭义的文化,即毛泽东所说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及党的中央领导人始终给予文化以极大的关注。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这是第一次明确使用“文化力量”这一提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都凸显了文化建设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所面临的革命和建设任务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党都十分重视文化的作用和功能。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文化现代化的艰辛历程。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毛泽东还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他还深刻地指出:“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着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可以看出,毛泽东表述的文化是与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对应的精神文化特别是意识形态,他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明文化、意识形态对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巨大的能动作用的。

毛泽东非常重视文化在社会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就明确指出:“文化革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并为它们服务的。”“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他认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更加具体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是:

第一,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缺一不可。毛泽东指出:“以社会主义为内容的国民文化必须是反映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的。”建国时,毛泽东曾说过:“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他提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要做好八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当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起来时,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新制度最后巩固起来,必须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坚持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还必须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进行经常的、艰苦的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一定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也指出:“要进行建设,就要有文化,建设愈向前发展,对文化的要求也愈迫切。”这些论述都是在强调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必须切实重视。

第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服务。毛泽东说过:“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他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又说:“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这是因为,一定形态的文化一旦形成,就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即服务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文化产生以后,会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以及对经济、政治起作用的能力。这就是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它表现为一定的观念、意识、精神、思想、心理状态、心理素质等等。所以,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就能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第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统帅和灵魂。正由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由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占据领导地位的,所以它能起到统帅和灵魂的作用。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之后,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又一次讲到:“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毛泽东多次谆谆告诫我们的党员和干部:不能成天忙于事务而放松思想政治工作,那样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到邪路上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现实正从反面证实了这一点,也提醒我们从中汲取深刻的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邓小平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提出了一些关于文化发展的重要论断。这些论断包括:文化工作要服从于政治任务,超政治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文化工作的任务就是加强民族的爱国的宣传教育,就是提倡科学、宣传真理,反对愚昧无知、迷信落后,加强马列主义宣传;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文化的劳动者,所有劳动者也都需要文化,等等。这些论述可以看做是后来邓小平新时期文化思想的必要的准备和铺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基础。在全党和全国人民执著于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时候,作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的主要精力也放在经济建设上,这是基于我们经济落后的基本国情。但这并不是说邓小平对文化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必要的重视。邓小平的文化思维和文化判断隐含在他的政治理念之中,他从来不是孤立地观察和思考文化现象,也从来不把文化价值看成单一的、形式意义上的理念,而是把与文化相关的人、社会、价值作为一个整体来揭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自然条件与文化发展、文化的历史传承性等文化发展的根本规律。

邓小平始终是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上来观察思考文化问题的。从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到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再到1992年的南方谈话,从文化到思想路线到政治,邓小平以他丰富的革命实践、政治阅历和深刻思考,敏锐地洞察着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冲突,并以此揭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症结。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邓小平文化理论的灵魂和支柱。邓小平的文化理论是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体现出来的,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他认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1992年视察南方时,邓小平提出:“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反复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几年生产是上去了,但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流毒还没有减少到可能的最低程度,甚至解放后绝迹已久的一些坏事也在复活。”“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他还说:“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个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邓小平多次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精神文明建设要长期抓下去,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正是根据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和十四届六中全会分别通过了两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刻,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命题,并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第一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命题,这是对邓小平精神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正如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江泽民认为:除了结合时代特点对民族传统文化加以推陈出新以外,还必须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熔铸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问题,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并全面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肯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使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一起,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还首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五大,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他又进一步指出:“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准确认识和把握。先进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发展水平最高、充分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促进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和条件。江泽民关于先进文化的论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总之,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论、社会主义文化论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再到江泽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表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历程中,都把文化工作看做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把文化和文化建设看做是党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法宝和武器。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号召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强调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同时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提出了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发出了“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这是我党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的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